GDP30强城市洗牌:重庆武汉福州泉州西安排位上升凭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 彭艳秋
2023-02-14 17:36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2022年中国内地GDP30强城市经济数据公布。

2022年中国GDP10强城市格局发生变化,重庆超过广州,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城”,武汉则实现了对杭州的超越。除了10强,2022年,福州、泉州也超过了济南、合肥,升至全国第18、19位,西安超过了南通、东莞,升至第22位。

2022年中国内地GDP30强城市。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制表 澎湃新闻记者 彭艳秋 王亦赟

浙江工商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倪树高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内部就是地方经济的竞争。去年重庆超过广州,武汉超过杭州,福州泉州超过济南合肥,西安超过南通东莞等情况,可见城市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城市的GDP是基于区域范围、人口、产业及其他生产要素,尤其是城市发展政策所成就。所以单纯看GDP,是一个综合的经济概念。城市竞争的胜出,从规律性看,一是遇到了什么机遇;二是做对了什么;三是没有做错什么。”倪树高指出,去年的产业赛道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矿产及制品、高端装备等;去年的不利因素在于疫情的叠加。在这些赛道上产业比重高且疫情冲击小的城市,一般都表现不错。去年疫情之下大部分城市的服务业都受到冲击。

2023年2月12日,重庆,坐落于长江北岸的果园港,一派繁忙景象。视觉中国 资料图

重庆与广州

2022年,重庆超过广州,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城”。2022年重庆GDP为29129.03亿元、同比增2.6%,广州为28839亿元、同比增1%,重庆高出290亿元,两地增速均低于全国的3%。重庆与广州2023年的GDP预期目标均为6%以上。

具体来看2022年两城的经济数据。从三次产业看,2022年广州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09.29亿元,同比增长1.07%,占GDP比重为27.4%;重庆2022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693.86亿元,增长3.3%,占GDP比重为40.1%。重庆的二产占比更高,且增速更快。

广州的三产比重较高,去年受疫情影响明显。广州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611.40亿元,同比增长0.97%;同期重庆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423.12亿元,增长1.9%。

从“三驾马车”来看,广州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出口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重庆的社零总额同比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施工进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2022年,广州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98.15亿元,同比增长1.7%。2022年,广州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0948.4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6194.8亿元,同比下降1.8%。重庆202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3%;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7%;进口总值2913亿元,同比增2.9%,出口总值为5245.3亿元,同比增1.5%。

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重庆与广州还有不小的差距。重庆2022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66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0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3元。同期广州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4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92元。 

武汉与杭州

2022年,武汉实现了对杭州的超越。2022年武汉GDP为18866.4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同期杭州GDP为18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武汉高出杭州113.43亿元。武汉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增长6.5%以上。

从近年的变化来看,2020年之前,武汉GDP位居杭州之前。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GDP比杭州高出850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武汉经济总量被杭州超过,杭州高出490亿元。去年,武汉GDP三年来首次超过杭州。从三次产业看,2022年武汉第二产业增加值6716.65亿元,增长7.3%,占GDP比重为35.6%。同期,杭州第二产业增加值5620亿元,增长0.4%,占GDP比重为30%。武汉的二产占比更高,且增速更快。

倪树高指出,武汉与杭州,在过去十年左右时间就是一对赛手。“杭州过去做对了数字经济,而武汉经济的特点是综合。处于中国内地核心位置的武汉,虽然面积没有杭州大,但平原比重高,城市扩展空间大,集聚的人口比杭州多;第二产业包括了矿产及加工、汽车、装备制造及光电信息等高技术产业。武汉去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3%,其中采矿业增长64.8%,远高于杭州。杭州去年数字经济失速、传统制造不快,所以落下来了。” 

福州泉州西安排位上升

2022年,福州、泉州GDP总量超过了济南、合肥,西安则超过了南通、东莞。

福州2022年GDP为12308.23亿元,泉州为12102.97亿元。2022年,济南GDP为12027.5亿元,合肥为12013.1亿元。2022年西安GDP为11486.51亿元,南通为11379.6亿元,东莞为11200.32亿元。

从2023年GDP增速预期目标来说,合肥建议生产总值增长定在6.5%以上,福州、泉州定在6.5%左右,济南、东莞定在5.5%以上,南通预期目标为增长5.5%左右。

倪树高分析称,福州和泉州是福建的两大城市,2020年11月,福建正式宣布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福州通过“强省会”和“强门户”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去年福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0%。这也是福建战略奏效的表现,福州去年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万景石化、福蓉源铝型材、福清核电6号机组等一批项目投资也提供了带动作用。 

“泉州是福建的民营经济大市,鞋、衣服等轻工产品给人印象深刻。近些年,泉州在努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扩容提质。泉州去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3%,工业投资增长21.6%,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产业在大力发展。城市扩容提质加上疫情影响小,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8%,城市服务业增速在全国是领先的。”倪树高说。

对于西安的排位上升,倪树高指出,西安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速,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0.7%,为西安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重要支撑。西安的汽车产业增速56%,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分别为31.4%、27.8%。这些都是去年的热门赛道。西安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0%,主要集中在西安具有硬科技优势的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方面。疫情之后,西安的文化旅游业也在快速恢复。

冷静看待城市GDP排序变化

如何看待城市经济数据的竞争?

对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看中国大城市GDP数据排序的相对变化,需要保持冷静。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才资金等资源持续向沿海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中国必然也会出现GDP规模越来越大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而这些大城市内部GDP排序的相对变化,有些可能是趋势上的超越,有些只是暂时的排序变化。

“只要经济在持续集聚,大城市的企业生产率和工资收入持续提高,这些大城市仍然保持人口流入,未来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需要注意到另一面,这些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GDP差距在扩大,中小城市人口面临持续流出,如果一味强调城市GDP规模的做大,中小城市并没有优势。在这个意义上,更应该关注人均意义的GDP。这无论对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的居民来说,更有意义。”钟辉勇说。

“起起落落总有时,作为竞赛对手的城市,GDP总量事实上相差不多,只要做好了,来年还是能够赶上去的。”倪树高表示。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石敏俊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省份采取了“强省会”“强中心”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有效果的。强中心比较突出的,比如成都、武汉、西安。

“这是有必要的,因为中心城市的实力太弱,缺少辐射带动能力。但首位度需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过高以后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就会受到影响。有些省份中心城市的首位度过高,后面的城市出现断崖式的落差,没有形成一个体系,一枝独秀。”石敏俊指出,因此,更多的还是强调怎么把周边带动起来发展,发挥辐射作用,走向“网络化发展”。这样的规模变大,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另外,要看是城市还是区域。事实上有一些城市是区域,典型的如重庆,中心城区较小,周边全是郊区。面积相差较大的城市进行比较时,密度更重要,单位面积上的经济量,更有价值一些。”石敏俊指出,疫情、行政、体制等因素也会影响区域经济。GDP总量的背后,要更多地重视人均指标、经济活力、辐射带动能力、产业结构等。“长期来看,文化因素塑造的生态,看不见摸不着,比较缓慢,但实际上真真切切地发挥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偶发短期因素也在影响区域经济格局。”

    责任编辑:王杰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徐亦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