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看中国,心态为何发生变化?
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4月12日,韩国展厅在海口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亮相。(视觉中国)
民调显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韩国人增多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但近几年韩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民调却显示,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偏差严重,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国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前几代人更多的国家。长期关注中韩关系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视中国为威胁”是韩国民间对华认知中最核心的部分,影响和左右着其他认知。综合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民调结果来看,认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构成威胁”的受访者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从2008年到2022年,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比例从14.6%上升到了44%。
斯洛伐克智库“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韩民间关系的调查,前不久仍引发韩国《中央日报》和美国《外交学者》等媒体的关注。这项有1364名韩国成年人参与的民调结果显示,81%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负面”或“非常负面”的态度,该比例是在56个调查对象国中最高的。而2015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类似调查中,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韩国人仅占37%。《外交学者》分析认为,从年龄来看,二三十岁的韩国人“厌华”情绪最强烈,而经济条件越好的韩国人“厌华”情绪越弱。
对CEIAS的这项民调,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采样小,81%的‘厌华’结果并不能代表韩国人如何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但他也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韩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嫌中”情绪近些年确实越来越严重。
韩国研究机构和媒体经常搞“最亲近国家”之类的调查。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2020年12月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66.3%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对韩国造成负面影响”,认为“正面影响”的只有15.5%。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绝大部分韩国人将美国视为“最亲近的国家”,这从侧面显示出韩美同盟关系具有相对稳固的民意基础。詹德斌表示,不可否认的是,韩国涉华民调中的一些问题非常具有挑衅性、偏狭性和诱导性,但各种调查结果都近似,这显然还是值得警醒的。
而《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近几年做的民调结果显示,中韩两国民众有很多相近之处。如2022年底“中国影视作品公众认知与需求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10个国家中,35.9%的韩国受访者最爱看中国宫斗题材作品。今年1月“中日韩企业管理者经济预期调查”的结果显示,面对供应链持续混乱,中韩两国企业代表分别有42.6%和43.8%选择“要加强合作”。2015年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联合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进行的“二战胜利70周年中韩两国如何看日本”的民调结果显示,“韩国受访者比中国受访者更看好中韩关系的发展”,视中国为“建立密切经济关系”的首选国。该民调还有一项“好感度”打分(满分10分,最低1分),结果中国受访者给韩国人和日本人分别打出5.9分和3.8分,韩国受访者给中日的分数分别为5.7分和4.2分。
2021年11月,韩国现代中国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以“如何看韩日反华情绪扩散”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上,首尔市立大学汉语文化系的一位教授在讲述“韩国青年一代的网络反华情绪现状”时,也公布了一份2018年进行的以韩中日三国20多岁大学生为对象的民调结果,其中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为2.14分(满分5分),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83分。民调还显示,越是自称“进步”的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越低。该教授认为,韩国人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对华错误认知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结构性变化”
据《韩民族日报》报道,在2021年的这次研讨会上,部分韩国学者认为,韩国网络空间中显露出的“厌华”情绪大体上是基于认为“中国怀有侵略韩国的野心”而形成的危机感和不安感。
在詹德斌看来,伴随着中韩建交后30余年的全面交往,两国民间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增多,有的表现在个体层面,有的表现在国家层面。这些矛盾很多由具体问题引起而发酵,而当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时,自觉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对对方产生厌恶情绪。
举例来说,韩国主流媒体大约从2002年初开始大量报道中国沙尘暴、雾霾等对韩国空气质量的影响,甚至韩国中小学教材中也有“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内容。在韩国,一些有识之士反驳这一言论反而会遭到媒体的尖锐批评。除环境问题外,经常被炒作的还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韩国人爱吃的泡菜很多进口自中国,但一项民调显示,50%以上的韩国人不信任中国农产品的安全性或品质。有相对客观的韩媒澄清说,从中国进口的泡菜很多都是韩国知名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并返销韩国的,炒作中国产泡菜“质量问题”无疑让这些韩企非常尴尬。
针对新冠疫情,韩国一些保守媒体和政客也跟着个别西方国家使用污名化的名称或“甩锅”中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造成韩国民间对华认知恶化的原因中,疫情曾列在第二位。此外,部分韩国媒体不断给中国扣上“窃取韩国技术或剽窃知识产权”的帽子,或在报道中指责“中国人在韩购房置地导致房价上涨”、刻意夸大“中国人在韩国犯罪”。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如“萨德”入韩事件、海域划界和中韩渔业纠纷等都会影响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詹德斌认为,一些韩国民众错误地将中韩实力对比和相互依赖的结构性变化、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以及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等问题归罪于中国。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的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中韩建交前一年(1991年),韩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GDP的86%。在与中国的对比中,韩国人的这种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20年韩国GDP规模下降到只是中国的1/9,仅相当于中国广东省的规模。
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秋庆镐近日表示,韩国对华贸易大规模顺差的时代已落幕。詹德斌认为,随着中韩技术优势缩小,韩国对华贸易逆差将越来越大。此外,韩国近年来进口的上万种商品中,有1800多种特别依赖中国,其中镁、氯化钙、尿素等的依赖度都在90%以上。他发现“中国风险”一词开始被韩国社会广泛使用,要求减小对华贸易依赖的呼声也有所增多。
在熟悉韩国历史和国民心态的中韩学者看来,近代以来韩国成功构建了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历史教育、经济发展、政治转型和文化振兴等建立起了高度的民族尊严、自豪感和优越感。当一些韩国人认为其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遇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挑战”时,遂产生了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在前些年“韩流”盛行时期,有韩国学者表示,韩国主导亚洲潮流的趋势让中国产生了“危机感”。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影视剧、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平台在全球越来越受青睐,韩国民众的心态也出现变化。加上在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都加大了韩国民众的对华误解和误判。
韩国东亚研究院近年来进行的“为何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调查显示,有40%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尊重韩国”。在詹德斌看来,韩国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部分原因是中韩实力对比已发生实质性逆转,但韩国社会还处在俯视中国,甚至贬低中国的阶段,还未适应也不愿适应将中国视为一个崛起的强国,特别是一些民主化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以所谓的“制度优势”自居。
美国因素无疑也影响到韩国民众的对华态度。据詹德斌介绍,上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就对韩国知识分子的对华认知产生过巨大影响。中韩建交后,韩国长期奉行“安美经中”(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的对外政策,但这个政策成功的前提是中美关系总体上处于战略稳定的状态。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从以合作为主导转向以竞争为主导,韩国在中美之间的战略回旋空间正在缩小,由之前的“左右逢源”转变为“左右为难”,这自然也影响到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多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中韩友好的真正意义”
韩国民众对华认知受负面情绪困扰,中韩民间交流该如何走上正常轨道?“对中国持有负面认知的韩国年轻人中,大部分是受韩国媒体和网络的误导。”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受疫情影响,过去3年两国民间交流明显减少,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更多依赖媒体和网络,这其中不乏对华歪曲报道。他建议中方能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面对面对话等方式,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两国友好的真正意义,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权起植说,各国青年都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但也容易改正错误认识,因此,要对中韩民间交流,特别是青年层面的交流抱有希望。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从2019年起每年都举办韩中友好青年论坛,创造韩中青年对话的机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建议韩国多引进中国高水准的文艺作品和书籍,多搞一些有关中国话题的高质量演讲,通过这些方式让韩国年轻人认识到中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逐渐打消他们觉得“中国只是人多、钱多”的刻板看法。
“以去年中韩纪念建交30周年为起点,我希望中韩关系能在新的30年里向前向好发展。”谈到重塑韩国民间对华认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要警惕部分韩国民众的“厌华”情绪会牵制韩国政府推行友好的对华政策,并给外部力量离间中韩关系提供空间。他建议中韩政府层面要合力解决共同的难题,发掘新的利益增长点,如尽快升级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加强两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供应链稳定和对第三方市场的共同开发等。两国民众和媒体都要“平视”对方,积极评价对方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并通过频繁交流消除心理隔阂和误解。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位韩国朋友几年前第一次准备到中国旅游时,担心治安状况不好,在厦门游玩了几天后,他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从那时起,这位韩国朋友就对中国产生好感,后来还带着母亲到中国旅游。
詹德斌认为,尽管政治制度不同,但中韩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共性仍非常多。目前民间出现的“共性越多、矛盾越大”的奇怪现象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瞬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中韩民间交流也将出现新的面貌。权起植也表示,随着韩中交流逐渐增加,韩国青年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将会减少。
韩国人看中国,心态为何发生变化?
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4月12日,韩国展厅在海口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亮相。(视觉中国)
民调显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韩国人增多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但近几年韩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民调却显示,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偏差严重,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国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前几代人更多的国家。长期关注中韩关系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视中国为威胁”是韩国民间对华认知中最核心的部分,影响和左右着其他认知。综合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民调结果来看,认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构成威胁”的受访者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从2008年到2022年,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比例从14.6%上升到了44%。
斯洛伐克智库“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韩民间关系的调查,前不久仍引发韩国《中央日报》和美国《外交学者》等媒体的关注。这项有1364名韩国成年人参与的民调结果显示,81%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负面”或“非常负面”的态度,该比例是在56个调查对象国中最高的。而2015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类似调查中,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韩国人仅占37%。《外交学者》分析认为,从年龄来看,二三十岁的韩国人“厌华”情绪最强烈,而经济条件越好的韩国人“厌华”情绪越弱。
对CEIAS的这项民调,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采样小,81%的‘厌华’结果并不能代表韩国人如何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但他也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韩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嫌中”情绪近些年确实越来越严重。
韩国研究机构和媒体经常搞“最亲近国家”之类的调查。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2020年12月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66.3%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对韩国造成负面影响”,认为“正面影响”的只有15.5%。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绝大部分韩国人将美国视为“最亲近的国家”,这从侧面显示出韩美同盟关系具有相对稳固的民意基础。詹德斌表示,不可否认的是,韩国涉华民调中的一些问题非常具有挑衅性、偏狭性和诱导性,但各种调查结果都近似,这显然还是值得警醒的。
而《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近几年做的民调结果显示,中韩两国民众有很多相近之处。如2022年底“中国影视作品公众认知与需求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10个国家中,35.9%的韩国受访者最爱看中国宫斗题材作品。今年1月“中日韩企业管理者经济预期调查”的结果显示,面对供应链持续混乱,中韩两国企业代表分别有42.6%和43.8%选择“要加强合作”。2015年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联合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进行的“二战胜利70周年中韩两国如何看日本”的民调结果显示,“韩国受访者比中国受访者更看好中韩关系的发展”,视中国为“建立密切经济关系”的首选国。该民调还有一项“好感度”打分(满分10分,最低1分),结果中国受访者给韩国人和日本人分别打出5.9分和3.8分,韩国受访者给中日的分数分别为5.7分和4.2分。
2021年11月,韩国现代中国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以“如何看韩日反华情绪扩散”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上,首尔市立大学汉语文化系的一位教授在讲述“韩国青年一代的网络反华情绪现状”时,也公布了一份2018年进行的以韩中日三国20多岁大学生为对象的民调结果,其中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为2.14分(满分5分),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83分。民调还显示,越是自称“进步”的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越低。该教授认为,韩国人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对华错误认知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结构性变化”
据《韩民族日报》报道,在2021年的这次研讨会上,部分韩国学者认为,韩国网络空间中显露出的“厌华”情绪大体上是基于认为“中国怀有侵略韩国的野心”而形成的危机感和不安感。
在詹德斌看来,伴随着中韩建交后30余年的全面交往,两国民间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增多,有的表现在个体层面,有的表现在国家层面。这些矛盾很多由具体问题引起而发酵,而当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时,自觉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对对方产生厌恶情绪。
举例来说,韩国主流媒体大约从2002年初开始大量报道中国沙尘暴、雾霾等对韩国空气质量的影响,甚至韩国中小学教材中也有“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内容。在韩国,一些有识之士反驳这一言论反而会遭到媒体的尖锐批评。除环境问题外,经常被炒作的还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韩国人爱吃的泡菜很多进口自中国,但一项民调显示,50%以上的韩国人不信任中国农产品的安全性或品质。有相对客观的韩媒澄清说,从中国进口的泡菜很多都是韩国知名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并返销韩国的,炒作中国产泡菜“质量问题”无疑让这些韩企非常尴尬。
针对新冠疫情,韩国一些保守媒体和政客也跟着个别西方国家使用污名化的名称或“甩锅”中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造成韩国民间对华认知恶化的原因中,疫情曾列在第二位。此外,部分韩国媒体不断给中国扣上“窃取韩国技术或剽窃知识产权”的帽子,或在报道中指责“中国人在韩购房置地导致房价上涨”、刻意夸大“中国人在韩国犯罪”。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如“萨德”入韩事件、海域划界和中韩渔业纠纷等都会影响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詹德斌认为,一些韩国民众错误地将中韩实力对比和相互依赖的结构性变化、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以及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等问题归罪于中国。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的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中韩建交前一年(1991年),韩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GDP的86%。在与中国的对比中,韩国人的这种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20年韩国GDP规模下降到只是中国的1/9,仅相当于中国广东省的规模。
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秋庆镐近日表示,韩国对华贸易大规模顺差的时代已落幕。詹德斌认为,随着中韩技术优势缩小,韩国对华贸易逆差将越来越大。此外,韩国近年来进口的上万种商品中,有1800多种特别依赖中国,其中镁、氯化钙、尿素等的依赖度都在90%以上。他发现“中国风险”一词开始被韩国社会广泛使用,要求减小对华贸易依赖的呼声也有所增多。
在熟悉韩国历史和国民心态的中韩学者看来,近代以来韩国成功构建了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历史教育、经济发展、政治转型和文化振兴等建立起了高度的民族尊严、自豪感和优越感。当一些韩国人认为其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遇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挑战”时,遂产生了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在前些年“韩流”盛行时期,有韩国学者表示,韩国主导亚洲潮流的趋势让中国产生了“危机感”。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影视剧、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平台在全球越来越受青睐,韩国民众的心态也出现变化。加上在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都加大了韩国民众的对华误解和误判。
韩国东亚研究院近年来进行的“为何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调查显示,有40%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尊重韩国”。在詹德斌看来,韩国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部分原因是中韩实力对比已发生实质性逆转,但韩国社会还处在俯视中国,甚至贬低中国的阶段,还未适应也不愿适应将中国视为一个崛起的强国,特别是一些民主化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以所谓的“制度优势”自居。
美国因素无疑也影响到韩国民众的对华态度。据詹德斌介绍,上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就对韩国知识分子的对华认知产生过巨大影响。中韩建交后,韩国长期奉行“安美经中”(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的对外政策,但这个政策成功的前提是中美关系总体上处于战略稳定的状态。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从以合作为主导转向以竞争为主导,韩国在中美之间的战略回旋空间正在缩小,由之前的“左右逢源”转变为“左右为难”,这自然也影响到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多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中韩友好的真正意义”
韩国民众对华认知受负面情绪困扰,中韩民间交流该如何走上正常轨道?“对中国持有负面认知的韩国年轻人中,大部分是受韩国媒体和网络的误导。”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受疫情影响,过去3年两国民间交流明显减少,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更多依赖媒体和网络,这其中不乏对华歪曲报道。他建议中方能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面对面对话等方式,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两国友好的真正意义,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权起植说,各国青年都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但也容易改正错误认识,因此,要对中韩民间交流,特别是青年层面的交流抱有希望。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从2019年起每年都举办韩中友好青年论坛,创造韩中青年对话的机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建议韩国多引进中国高水准的文艺作品和书籍,多搞一些有关中国话题的高质量演讲,通过这些方式让韩国年轻人认识到中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逐渐打消他们觉得“中国只是人多、钱多”的刻板看法。
“以去年中韩纪念建交30周年为起点,我希望中韩关系能在新的30年里向前向好发展。”谈到重塑韩国民间对华认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要警惕部分韩国民众的“厌华”情绪会牵制韩国政府推行友好的对华政策,并给外部力量离间中韩关系提供空间。他建议中韩政府层面要合力解决共同的难题,发掘新的利益增长点,如尽快升级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加强两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供应链稳定和对第三方市场的共同开发等。两国民众和媒体都要“平视”对方,积极评价对方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并通过频繁交流消除心理隔阂和误解。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位韩国朋友几年前第一次准备到中国旅游时,担心治安状况不好,在厦门游玩了几天后,他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从那时起,这位韩国朋友就对中国产生好感,后来还带着母亲到中国旅游。
詹德斌认为,尽管政治制度不同,但中韩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共性仍非常多。目前民间出现的“共性越多、矛盾越大”的奇怪现象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瞬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中韩民间交流也将出现新的面貌。权起植也表示,随着韩中交流逐渐增加,韩国青年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将会减少。
韩国人看中国,心态为何发生变化?
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4月12日,韩国展厅在海口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亮相。(视觉中国)
民调显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韩国人增多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但近几年韩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民调却显示,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偏差严重,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国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前几代人更多的国家。长期关注中韩关系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视中国为威胁”是韩国民间对华认知中最核心的部分,影响和左右着其他认知。综合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民调结果来看,认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构成威胁”的受访者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从2008年到2022年,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比例从14.6%上升到了44%。
斯洛伐克智库“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韩民间关系的调查,前不久仍引发韩国《中央日报》和美国《外交学者》等媒体的关注。这项有1364名韩国成年人参与的民调结果显示,81%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负面”或“非常负面”的态度,该比例是在56个调查对象国中最高的。而2015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类似调查中,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韩国人仅占37%。《外交学者》分析认为,从年龄来看,二三十岁的韩国人“厌华”情绪最强烈,而经济条件越好的韩国人“厌华”情绪越弱。
对CEIAS的这项民调,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采样小,81%的‘厌华’结果并不能代表韩国人如何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但他也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韩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嫌中”情绪近些年确实越来越严重。
韩国研究机构和媒体经常搞“最亲近国家”之类的调查。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2020年12月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66.3%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对韩国造成负面影响”,认为“正面影响”的只有15.5%。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绝大部分韩国人将美国视为“最亲近的国家”,这从侧面显示出韩美同盟关系具有相对稳固的民意基础。詹德斌表示,不可否认的是,韩国涉华民调中的一些问题非常具有挑衅性、偏狭性和诱导性,但各种调查结果都近似,这显然还是值得警醒的。
而《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近几年做的民调结果显示,中韩两国民众有很多相近之处。如2022年底“中国影视作品公众认知与需求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10个国家中,35.9%的韩国受访者最爱看中国宫斗题材作品。今年1月“中日韩企业管理者经济预期调查”的结果显示,面对供应链持续混乱,中韩两国企业代表分别有42.6%和43.8%选择“要加强合作”。2015年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联合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进行的“二战胜利70周年中韩两国如何看日本”的民调结果显示,“韩国受访者比中国受访者更看好中韩关系的发展”,视中国为“建立密切经济关系”的首选国。该民调还有一项“好感度”打分(满分10分,最低1分),结果中国受访者给韩国人和日本人分别打出5.9分和3.8分,韩国受访者给中日的分数分别为5.7分和4.2分。
2021年11月,韩国现代中国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以“如何看韩日反华情绪扩散”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上,首尔市立大学汉语文化系的一位教授在讲述“韩国青年一代的网络反华情绪现状”时,也公布了一份2018年进行的以韩中日三国20多岁大学生为对象的民调结果,其中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为2.14分(满分5分),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83分。民调还显示,越是自称“进步”的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越低。该教授认为,韩国人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对华错误认知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结构性变化”
据《韩民族日报》报道,在2021年的这次研讨会上,部分韩国学者认为,韩国网络空间中显露出的“厌华”情绪大体上是基于认为“中国怀有侵略韩国的野心”而形成的危机感和不安感。
在詹德斌看来,伴随着中韩建交后30余年的全面交往,两国民间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增多,有的表现在个体层面,有的表现在国家层面。这些矛盾很多由具体问题引起而发酵,而当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时,自觉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对对方产生厌恶情绪。
举例来说,韩国主流媒体大约从2002年初开始大量报道中国沙尘暴、雾霾等对韩国空气质量的影响,甚至韩国中小学教材中也有“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内容。在韩国,一些有识之士反驳这一言论反而会遭到媒体的尖锐批评。除环境问题外,经常被炒作的还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韩国人爱吃的泡菜很多进口自中国,但一项民调显示,50%以上的韩国人不信任中国农产品的安全性或品质。有相对客观的韩媒澄清说,从中国进口的泡菜很多都是韩国知名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并返销韩国的,炒作中国产泡菜“质量问题”无疑让这些韩企非常尴尬。
针对新冠疫情,韩国一些保守媒体和政客也跟着个别西方国家使用污名化的名称或“甩锅”中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造成韩国民间对华认知恶化的原因中,疫情曾列在第二位。此外,部分韩国媒体不断给中国扣上“窃取韩国技术或剽窃知识产权”的帽子,或在报道中指责“中国人在韩购房置地导致房价上涨”、刻意夸大“中国人在韩国犯罪”。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如“萨德”入韩事件、海域划界和中韩渔业纠纷等都会影响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詹德斌认为,一些韩国民众错误地将中韩实力对比和相互依赖的结构性变化、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以及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等问题归罪于中国。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的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中韩建交前一年(1991年),韩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GDP的86%。在与中国的对比中,韩国人的这种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20年韩国GDP规模下降到只是中国的1/9,仅相当于中国广东省的规模。
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秋庆镐近日表示,韩国对华贸易大规模顺差的时代已落幕。詹德斌认为,随着中韩技术优势缩小,韩国对华贸易逆差将越来越大。此外,韩国近年来进口的上万种商品中,有1800多种特别依赖中国,其中镁、氯化钙、尿素等的依赖度都在90%以上。他发现“中国风险”一词开始被韩国社会广泛使用,要求减小对华贸易依赖的呼声也有所增多。
在熟悉韩国历史和国民心态的中韩学者看来,近代以来韩国成功构建了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历史教育、经济发展、政治转型和文化振兴等建立起了高度的民族尊严、自豪感和优越感。当一些韩国人认为其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遇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挑战”时,遂产生了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在前些年“韩流”盛行时期,有韩国学者表示,韩国主导亚洲潮流的趋势让中国产生了“危机感”。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影视剧、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平台在全球越来越受青睐,韩国民众的心态也出现变化。加上在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都加大了韩国民众的对华误解和误判。
韩国东亚研究院近年来进行的“为何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调查显示,有40%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尊重韩国”。在詹德斌看来,韩国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部分原因是中韩实力对比已发生实质性逆转,但韩国社会还处在俯视中国,甚至贬低中国的阶段,还未适应也不愿适应将中国视为一个崛起的强国,特别是一些民主化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以所谓的“制度优势”自居。
美国因素无疑也影响到韩国民众的对华态度。据詹德斌介绍,上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就对韩国知识分子的对华认知产生过巨大影响。中韩建交后,韩国长期奉行“安美经中”(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的对外政策,但这个政策成功的前提是中美关系总体上处于战略稳定的状态。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从以合作为主导转向以竞争为主导,韩国在中美之间的战略回旋空间正在缩小,由之前的“左右逢源”转变为“左右为难”,这自然也影响到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多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中韩友好的真正意义”
韩国民众对华认知受负面情绪困扰,中韩民间交流该如何走上正常轨道?“对中国持有负面认知的韩国年轻人中,大部分是受韩国媒体和网络的误导。”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受疫情影响,过去3年两国民间交流明显减少,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更多依赖媒体和网络,这其中不乏对华歪曲报道。他建议中方能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面对面对话等方式,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两国友好的真正意义,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权起植说,各国青年都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但也容易改正错误认识,因此,要对中韩民间交流,特别是青年层面的交流抱有希望。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从2019年起每年都举办韩中友好青年论坛,创造韩中青年对话的机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建议韩国多引进中国高水准的文艺作品和书籍,多搞一些有关中国话题的高质量演讲,通过这些方式让韩国年轻人认识到中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逐渐打消他们觉得“中国只是人多、钱多”的刻板看法。
“以去年中韩纪念建交30周年为起点,我希望中韩关系能在新的30年里向前向好发展。”谈到重塑韩国民间对华认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要警惕部分韩国民众的“厌华”情绪会牵制韩国政府推行友好的对华政策,并给外部力量离间中韩关系提供空间。他建议中韩政府层面要合力解决共同的难题,发掘新的利益增长点,如尽快升级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加强两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供应链稳定和对第三方市场的共同开发等。两国民众和媒体都要“平视”对方,积极评价对方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并通过频繁交流消除心理隔阂和误解。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位韩国朋友几年前第一次准备到中国旅游时,担心治安状况不好,在厦门游玩了几天后,他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从那时起,这位韩国朋友就对中国产生好感,后来还带着母亲到中国旅游。
詹德斌认为,尽管政治制度不同,但中韩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共性仍非常多。目前民间出现的“共性越多、矛盾越大”的奇怪现象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瞬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中韩民间交流也将出现新的面貌。权起植也表示,随着韩中交流逐渐增加,韩国青年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将会减少。
韩国人看中国,心态为何发生变化?
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4月12日,韩国展厅在海口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亮相。(视觉中国)
民调显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韩国人增多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但近几年韩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民调却显示,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偏差严重,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国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前几代人更多的国家。长期关注中韩关系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视中国为威胁”是韩国民间对华认知中最核心的部分,影响和左右着其他认知。综合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民调结果来看,认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构成威胁”的受访者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从2008年到2022年,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比例从14.6%上升到了44%。
斯洛伐克智库“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韩民间关系的调查,前不久仍引发韩国《中央日报》和美国《外交学者》等媒体的关注。这项有1364名韩国成年人参与的民调结果显示,81%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负面”或“非常负面”的态度,该比例是在56个调查对象国中最高的。而2015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类似调查中,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韩国人仅占37%。《外交学者》分析认为,从年龄来看,二三十岁的韩国人“厌华”情绪最强烈,而经济条件越好的韩国人“厌华”情绪越弱。
对CEIAS的这项民调,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采样小,81%的‘厌华’结果并不能代表韩国人如何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但他也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韩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嫌中”情绪近些年确实越来越严重。
韩国研究机构和媒体经常搞“最亲近国家”之类的调查。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2020年12月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66.3%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对韩国造成负面影响”,认为“正面影响”的只有15.5%。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绝大部分韩国人将美国视为“最亲近的国家”,这从侧面显示出韩美同盟关系具有相对稳固的民意基础。詹德斌表示,不可否认的是,韩国涉华民调中的一些问题非常具有挑衅性、偏狭性和诱导性,但各种调查结果都近似,这显然还是值得警醒的。
而《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近几年做的民调结果显示,中韩两国民众有很多相近之处。如2022年底“中国影视作品公众认知与需求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10个国家中,35.9%的韩国受访者最爱看中国宫斗题材作品。今年1月“中日韩企业管理者经济预期调查”的结果显示,面对供应链持续混乱,中韩两国企业代表分别有42.6%和43.8%选择“要加强合作”。2015年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联合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进行的“二战胜利70周年中韩两国如何看日本”的民调结果显示,“韩国受访者比中国受访者更看好中韩关系的发展”,视中国为“建立密切经济关系”的首选国。该民调还有一项“好感度”打分(满分10分,最低1分),结果中国受访者给韩国人和日本人分别打出5.9分和3.8分,韩国受访者给中日的分数分别为5.7分和4.2分。
2021年11月,韩国现代中国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以“如何看韩日反华情绪扩散”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上,首尔市立大学汉语文化系的一位教授在讲述“韩国青年一代的网络反华情绪现状”时,也公布了一份2018年进行的以韩中日三国20多岁大学生为对象的民调结果,其中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为2.14分(满分5分),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83分。民调还显示,越是自称“进步”的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越低。该教授认为,韩国人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对华错误认知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结构性变化”
据《韩民族日报》报道,在2021年的这次研讨会上,部分韩国学者认为,韩国网络空间中显露出的“厌华”情绪大体上是基于认为“中国怀有侵略韩国的野心”而形成的危机感和不安感。
在詹德斌看来,伴随着中韩建交后30余年的全面交往,两国民间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增多,有的表现在个体层面,有的表现在国家层面。这些矛盾很多由具体问题引起而发酵,而当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时,自觉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对对方产生厌恶情绪。
举例来说,韩国主流媒体大约从2002年初开始大量报道中国沙尘暴、雾霾等对韩国空气质量的影响,甚至韩国中小学教材中也有“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内容。在韩国,一些有识之士反驳这一言论反而会遭到媒体的尖锐批评。除环境问题外,经常被炒作的还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韩国人爱吃的泡菜很多进口自中国,但一项民调显示,50%以上的韩国人不信任中国农产品的安全性或品质。有相对客观的韩媒澄清说,从中国进口的泡菜很多都是韩国知名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并返销韩国的,炒作中国产泡菜“质量问题”无疑让这些韩企非常尴尬。
针对新冠疫情,韩国一些保守媒体和政客也跟着个别西方国家使用污名化的名称或“甩锅”中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造成韩国民间对华认知恶化的原因中,疫情曾列在第二位。此外,部分韩国媒体不断给中国扣上“窃取韩国技术或剽窃知识产权”的帽子,或在报道中指责“中国人在韩购房置地导致房价上涨”、刻意夸大“中国人在韩国犯罪”。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如“萨德”入韩事件、海域划界和中韩渔业纠纷等都会影响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詹德斌认为,一些韩国民众错误地将中韩实力对比和相互依赖的结构性变化、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以及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等问题归罪于中国。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的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中韩建交前一年(1991年),韩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GDP的86%。在与中国的对比中,韩国人的这种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20年韩国GDP规模下降到只是中国的1/9,仅相当于中国广东省的规模。
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秋庆镐近日表示,韩国对华贸易大规模顺差的时代已落幕。詹德斌认为,随着中韩技术优势缩小,韩国对华贸易逆差将越来越大。此外,韩国近年来进口的上万种商品中,有1800多种特别依赖中国,其中镁、氯化钙、尿素等的依赖度都在90%以上。他发现“中国风险”一词开始被韩国社会广泛使用,要求减小对华贸易依赖的呼声也有所增多。
在熟悉韩国历史和国民心态的中韩学者看来,近代以来韩国成功构建了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历史教育、经济发展、政治转型和文化振兴等建立起了高度的民族尊严、自豪感和优越感。当一些韩国人认为其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遇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挑战”时,遂产生了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在前些年“韩流”盛行时期,有韩国学者表示,韩国主导亚洲潮流的趋势让中国产生了“危机感”。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影视剧、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平台在全球越来越受青睐,韩国民众的心态也出现变化。加上在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都加大了韩国民众的对华误解和误判。
韩国东亚研究院近年来进行的“为何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调查显示,有40%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尊重韩国”。在詹德斌看来,韩国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部分原因是中韩实力对比已发生实质性逆转,但韩国社会还处在俯视中国,甚至贬低中国的阶段,还未适应也不愿适应将中国视为一个崛起的强国,特别是一些民主化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以所谓的“制度优势”自居。
美国因素无疑也影响到韩国民众的对华态度。据詹德斌介绍,上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就对韩国知识分子的对华认知产生过巨大影响。中韩建交后,韩国长期奉行“安美经中”(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的对外政策,但这个政策成功的前提是中美关系总体上处于战略稳定的状态。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从以合作为主导转向以竞争为主导,韩国在中美之间的战略回旋空间正在缩小,由之前的“左右逢源”转变为“左右为难”,这自然也影响到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多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中韩友好的真正意义”
韩国民众对华认知受负面情绪困扰,中韩民间交流该如何走上正常轨道?“对中国持有负面认知的韩国年轻人中,大部分是受韩国媒体和网络的误导。”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受疫情影响,过去3年两国民间交流明显减少,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更多依赖媒体和网络,这其中不乏对华歪曲报道。他建议中方能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面对面对话等方式,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两国友好的真正意义,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权起植说,各国青年都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但也容易改正错误认识,因此,要对中韩民间交流,特别是青年层面的交流抱有希望。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从2019年起每年都举办韩中友好青年论坛,创造韩中青年对话的机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建议韩国多引进中国高水准的文艺作品和书籍,多搞一些有关中国话题的高质量演讲,通过这些方式让韩国年轻人认识到中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逐渐打消他们觉得“中国只是人多、钱多”的刻板看法。
“以去年中韩纪念建交30周年为起点,我希望中韩关系能在新的30年里向前向好发展。”谈到重塑韩国民间对华认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要警惕部分韩国民众的“厌华”情绪会牵制韩国政府推行友好的对华政策,并给外部力量离间中韩关系提供空间。他建议中韩政府层面要合力解决共同的难题,发掘新的利益增长点,如尽快升级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加强两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供应链稳定和对第三方市场的共同开发等。两国民众和媒体都要“平视”对方,积极评价对方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并通过频繁交流消除心理隔阂和误解。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位韩国朋友几年前第一次准备到中国旅游时,担心治安状况不好,在厦门游玩了几天后,他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从那时起,这位韩国朋友就对中国产生好感,后来还带着母亲到中国旅游。
詹德斌认为,尽管政治制度不同,但中韩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共性仍非常多。目前民间出现的“共性越多、矛盾越大”的奇怪现象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瞬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中韩民间交流也将出现新的面貌。权起植也表示,随着韩中交流逐渐增加,韩国青年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将会减少。
韩国人看中国,心态为何发生变化?
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4月12日,韩国展厅在海口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亮相。(视觉中国)
民调显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韩国人增多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但近几年韩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民调却显示,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偏差严重,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国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前几代人更多的国家。长期关注中韩关系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视中国为威胁”是韩国民间对华认知中最核心的部分,影响和左右着其他认知。综合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民调结果来看,认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构成威胁”的受访者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从2008年到2022年,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比例从14.6%上升到了44%。
斯洛伐克智库“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韩民间关系的调查,前不久仍引发韩国《中央日报》和美国《外交学者》等媒体的关注。这项有1364名韩国成年人参与的民调结果显示,81%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负面”或“非常负面”的态度,该比例是在56个调查对象国中最高的。而2015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类似调查中,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韩国人仅占37%。《外交学者》分析认为,从年龄来看,二三十岁的韩国人“厌华”情绪最强烈,而经济条件越好的韩国人“厌华”情绪越弱。
对CEIAS的这项民调,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采样小,81%的‘厌华’结果并不能代表韩国人如何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但他也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韩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嫌中”情绪近些年确实越来越严重。
韩国研究机构和媒体经常搞“最亲近国家”之类的调查。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2020年12月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66.3%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对韩国造成负面影响”,认为“正面影响”的只有15.5%。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绝大部分韩国人将美国视为“最亲近的国家”,这从侧面显示出韩美同盟关系具有相对稳固的民意基础。詹德斌表示,不可否认的是,韩国涉华民调中的一些问题非常具有挑衅性、偏狭性和诱导性,但各种调查结果都近似,这显然还是值得警醒的。
而《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近几年做的民调结果显示,中韩两国民众有很多相近之处。如2022年底“中国影视作品公众认知与需求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10个国家中,35.9%的韩国受访者最爱看中国宫斗题材作品。今年1月“中日韩企业管理者经济预期调查”的结果显示,面对供应链持续混乱,中韩两国企业代表分别有42.6%和43.8%选择“要加强合作”。2015年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联合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进行的“二战胜利70周年中韩两国如何看日本”的民调结果显示,“韩国受访者比中国受访者更看好中韩关系的发展”,视中国为“建立密切经济关系”的首选国。该民调还有一项“好感度”打分(满分10分,最低1分),结果中国受访者给韩国人和日本人分别打出5.9分和3.8分,韩国受访者给中日的分数分别为5.7分和4.2分。
2021年11月,韩国现代中国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以“如何看韩日反华情绪扩散”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上,首尔市立大学汉语文化系的一位教授在讲述“韩国青年一代的网络反华情绪现状”时,也公布了一份2018年进行的以韩中日三国20多岁大学生为对象的民调结果,其中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为2.14分(满分5分),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83分。民调还显示,越是自称“进步”的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越低。该教授认为,韩国人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对华错误认知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结构性变化”
据《韩民族日报》报道,在2021年的这次研讨会上,部分韩国学者认为,韩国网络空间中显露出的“厌华”情绪大体上是基于认为“中国怀有侵略韩国的野心”而形成的危机感和不安感。
在詹德斌看来,伴随着中韩建交后30余年的全面交往,两国民间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增多,有的表现在个体层面,有的表现在国家层面。这些矛盾很多由具体问题引起而发酵,而当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时,自觉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对对方产生厌恶情绪。
举例来说,韩国主流媒体大约从2002年初开始大量报道中国沙尘暴、雾霾等对韩国空气质量的影响,甚至韩国中小学教材中也有“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内容。在韩国,一些有识之士反驳这一言论反而会遭到媒体的尖锐批评。除环境问题外,经常被炒作的还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韩国人爱吃的泡菜很多进口自中国,但一项民调显示,50%以上的韩国人不信任中国农产品的安全性或品质。有相对客观的韩媒澄清说,从中国进口的泡菜很多都是韩国知名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并返销韩国的,炒作中国产泡菜“质量问题”无疑让这些韩企非常尴尬。
针对新冠疫情,韩国一些保守媒体和政客也跟着个别西方国家使用污名化的名称或“甩锅”中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造成韩国民间对华认知恶化的原因中,疫情曾列在第二位。此外,部分韩国媒体不断给中国扣上“窃取韩国技术或剽窃知识产权”的帽子,或在报道中指责“中国人在韩购房置地导致房价上涨”、刻意夸大“中国人在韩国犯罪”。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如“萨德”入韩事件、海域划界和中韩渔业纠纷等都会影响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詹德斌认为,一些韩国民众错误地将中韩实力对比和相互依赖的结构性变化、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以及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等问题归罪于中国。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的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中韩建交前一年(1991年),韩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GDP的86%。在与中国的对比中,韩国人的这种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20年韩国GDP规模下降到只是中国的1/9,仅相当于中国广东省的规模。
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秋庆镐近日表示,韩国对华贸易大规模顺差的时代已落幕。詹德斌认为,随着中韩技术优势缩小,韩国对华贸易逆差将越来越大。此外,韩国近年来进口的上万种商品中,有1800多种特别依赖中国,其中镁、氯化钙、尿素等的依赖度都在90%以上。他发现“中国风险”一词开始被韩国社会广泛使用,要求减小对华贸易依赖的呼声也有所增多。
在熟悉韩国历史和国民心态的中韩学者看来,近代以来韩国成功构建了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历史教育、经济发展、政治转型和文化振兴等建立起了高度的民族尊严、自豪感和优越感。当一些韩国人认为其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遇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挑战”时,遂产生了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在前些年“韩流”盛行时期,有韩国学者表示,韩国主导亚洲潮流的趋势让中国产生了“危机感”。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影视剧、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平台在全球越来越受青睐,韩国民众的心态也出现变化。加上在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都加大了韩国民众的对华误解和误判。
韩国东亚研究院近年来进行的“为何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调查显示,有40%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尊重韩国”。在詹德斌看来,韩国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部分原因是中韩实力对比已发生实质性逆转,但韩国社会还处在俯视中国,甚至贬低中国的阶段,还未适应也不愿适应将中国视为一个崛起的强国,特别是一些民主化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以所谓的“制度优势”自居。
美国因素无疑也影响到韩国民众的对华态度。据詹德斌介绍,上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就对韩国知识分子的对华认知产生过巨大影响。中韩建交后,韩国长期奉行“安美经中”(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的对外政策,但这个政策成功的前提是中美关系总体上处于战略稳定的状态。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从以合作为主导转向以竞争为主导,韩国在中美之间的战略回旋空间正在缩小,由之前的“左右逢源”转变为“左右为难”,这自然也影响到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多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中韩友好的真正意义”
韩国民众对华认知受负面情绪困扰,中韩民间交流该如何走上正常轨道?“对中国持有负面认知的韩国年轻人中,大部分是受韩国媒体和网络的误导。”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受疫情影响,过去3年两国民间交流明显减少,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更多依赖媒体和网络,这其中不乏对华歪曲报道。他建议中方能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面对面对话等方式,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两国友好的真正意义,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权起植说,各国青年都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但也容易改正错误认识,因此,要对中韩民间交流,特别是青年层面的交流抱有希望。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从2019年起每年都举办韩中友好青年论坛,创造韩中青年对话的机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建议韩国多引进中国高水准的文艺作品和书籍,多搞一些有关中国话题的高质量演讲,通过这些方式让韩国年轻人认识到中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逐渐打消他们觉得“中国只是人多、钱多”的刻板看法。
“以去年中韩纪念建交30周年为起点,我希望中韩关系能在新的30年里向前向好发展。”谈到重塑韩国民间对华认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要警惕部分韩国民众的“厌华”情绪会牵制韩国政府推行友好的对华政策,并给外部力量离间中韩关系提供空间。他建议中韩政府层面要合力解决共同的难题,发掘新的利益增长点,如尽快升级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加强两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供应链稳定和对第三方市场的共同开发等。两国民众和媒体都要“平视”对方,积极评价对方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并通过频繁交流消除心理隔阂和误解。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位韩国朋友几年前第一次准备到中国旅游时,担心治安状况不好,在厦门游玩了几天后,他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从那时起,这位韩国朋友就对中国产生好感,后来还带着母亲到中国旅游。
詹德斌认为,尽管政治制度不同,但中韩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共性仍非常多。目前民间出现的“共性越多、矛盾越大”的奇怪现象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瞬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中韩民间交流也将出现新的面貌。权起植也表示,随着韩中交流逐渐增加,韩国青年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将会减少。
韩国人看中国,心态为何发生变化?
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4月12日,韩国展厅在海口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亮相。(视觉中国)
民调显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韩国人增多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但近几年韩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民调却显示,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偏差严重,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国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前几代人更多的国家。长期关注中韩关系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视中国为威胁”是韩国民间对华认知中最核心的部分,影响和左右着其他认知。综合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民调结果来看,认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构成威胁”的受访者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从2008年到2022年,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比例从14.6%上升到了44%。
斯洛伐克智库“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韩民间关系的调查,前不久仍引发韩国《中央日报》和美国《外交学者》等媒体的关注。这项有1364名韩国成年人参与的民调结果显示,81%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负面”或“非常负面”的态度,该比例是在56个调查对象国中最高的。而2015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类似调查中,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韩国人仅占37%。《外交学者》分析认为,从年龄来看,二三十岁的韩国人“厌华”情绪最强烈,而经济条件越好的韩国人“厌华”情绪越弱。
对CEIAS的这项民调,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采样小,81%的‘厌华’结果并不能代表韩国人如何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但他也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韩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一直存在,“嫌中”情绪近些年确实越来越严重。
韩国研究机构和媒体经常搞“最亲近国家”之类的调查。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2020年12月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66.3%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对韩国造成负面影响”,认为“正面影响”的只有15.5%。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绝大部分韩国人将美国视为“最亲近的国家”,这从侧面显示出韩美同盟关系具有相对稳固的民意基础。詹德斌表示,不可否认的是,韩国涉华民调中的一些问题非常具有挑衅性、偏狭性和诱导性,但各种调查结果都近似,这显然还是值得警醒的。
而《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近几年做的民调结果显示,中韩两国民众有很多相近之处。如2022年底“中国影视作品公众认知与需求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10个国家中,35.9%的韩国受访者最爱看中国宫斗题材作品。今年1月“中日韩企业管理者经济预期调查”的结果显示,面对供应链持续混乱,中韩两国企业代表分别有42.6%和43.8%选择“要加强合作”。2015年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联合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进行的“二战胜利70周年中韩两国如何看日本”的民调结果显示,“韩国受访者比中国受访者更看好中韩关系的发展”,视中国为“建立密切经济关系”的首选国。该民调还有一项“好感度”打分(满分10分,最低1分),结果中国受访者给韩国人和日本人分别打出5.9分和3.8分,韩国受访者给中日的分数分别为5.7分和4.2分。
2021年11月,韩国现代中国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以“如何看韩日反华情绪扩散”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上,首尔市立大学汉语文化系的一位教授在讲述“韩国青年一代的网络反华情绪现状”时,也公布了一份2018年进行的以韩中日三国20多岁大学生为对象的民调结果,其中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为2.14分(满分5分),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83分。民调还显示,越是自称“进步”的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越低。该教授认为,韩国人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对华错误认知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结构性变化”
据《韩民族日报》报道,在2021年的这次研讨会上,部分韩国学者认为,韩国网络空间中显露出的“厌华”情绪大体上是基于认为“中国怀有侵略韩国的野心”而形成的危机感和不安感。
在詹德斌看来,伴随着中韩建交后30余年的全面交往,两国民间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增多,有的表现在个体层面,有的表现在国家层面。这些矛盾很多由具体问题引起而发酵,而当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时,自觉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对对方产生厌恶情绪。
举例来说,韩国主流媒体大约从2002年初开始大量报道中国沙尘暴、雾霾等对韩国空气质量的影响,甚至韩国中小学教材中也有“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内容。在韩国,一些有识之士反驳这一言论反而会遭到媒体的尖锐批评。除环境问题外,经常被炒作的还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韩国人爱吃的泡菜很多进口自中国,但一项民调显示,50%以上的韩国人不信任中国农产品的安全性或品质。有相对客观的韩媒澄清说,从中国进口的泡菜很多都是韩国知名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并返销韩国的,炒作中国产泡菜“质量问题”无疑让这些韩企非常尴尬。
针对新冠疫情,韩国一些保守媒体和政客也跟着个别西方国家使用污名化的名称或“甩锅”中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造成韩国民间对华认知恶化的原因中,疫情曾列在第二位。此外,部分韩国媒体不断给中国扣上“窃取韩国技术或剽窃知识产权”的帽子,或在报道中指责“中国人在韩购房置地导致房价上涨”、刻意夸大“中国人在韩国犯罪”。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如“萨德”入韩事件、海域划界和中韩渔业纠纷等都会影响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詹德斌认为,一些韩国民众错误地将中韩实力对比和相互依赖的结构性变化、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以及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等问题归罪于中国。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的根源在于中韩实力对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中韩建交前一年(1991年),韩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GDP的86%。在与中国的对比中,韩国人的这种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20年韩国GDP规模下降到只是中国的1/9,仅相当于中国广东省的规模。
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秋庆镐近日表示,韩国对华贸易大规模顺差的时代已落幕。詹德斌认为,随着中韩技术优势缩小,韩国对华贸易逆差将越来越大。此外,韩国近年来进口的上万种商品中,有1800多种特别依赖中国,其中镁、氯化钙、尿素等的依赖度都在90%以上。他发现“中国风险”一词开始被韩国社会广泛使用,要求减小对华贸易依赖的呼声也有所增多。
在熟悉韩国历史和国民心态的中韩学者看来,近代以来韩国成功构建了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历史教育、经济发展、政治转型和文化振兴等建立起了高度的民族尊严、自豪感和优越感。当一些韩国人认为其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遇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挑战”时,遂产生了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在前些年“韩流”盛行时期,有韩国学者表示,韩国主导亚洲潮流的趋势让中国产生了“危机感”。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影视剧、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平台在全球越来越受青睐,韩国民众的心态也出现变化。加上在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都加大了韩国民众的对华误解和误判。
韩国东亚研究院近年来进行的“为何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调查显示,有40%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尊重韩国”。在詹德斌看来,韩国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部分原因是中韩实力对比已发生实质性逆转,但韩国社会还处在俯视中国,甚至贬低中国的阶段,还未适应也不愿适应将中国视为一个崛起的强国,特别是一些民主化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以所谓的“制度优势”自居。
美国因素无疑也影响到韩国民众的对华态度。据詹德斌介绍,上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就对韩国知识分子的对华认知产生过巨大影响。中韩建交后,韩国长期奉行“安美经中”(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的对外政策,但这个政策成功的前提是中美关系总体上处于战略稳定的状态。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从以合作为主导转向以竞争为主导,韩国在中美之间的战略回旋空间正在缩小,由之前的“左右逢源”转变为“左右为难”,这自然也影响到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多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中韩友好的真正意义”
韩国民众对华认知受负面情绪困扰,中韩民间交流该如何走上正常轨道?“对中国持有负面认知的韩国年轻人中,大部分是受韩国媒体和网络的误导。”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受疫情影响,过去3年两国民间交流明显减少,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更多依赖媒体和网络,这其中不乏对华歪曲报道。他建议中方能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面对面对话等方式,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两国友好的真正意义,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权起植说,各国青年都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但也容易改正错误认识,因此,要对中韩民间交流,特别是青年层面的交流抱有希望。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从2019年起每年都举办韩中友好青年论坛,创造韩中青年对话的机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建议韩国多引进中国高水准的文艺作品和书籍,多搞一些有关中国话题的高质量演讲,通过这些方式让韩国年轻人认识到中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逐渐打消他们觉得“中国只是人多、钱多”的刻板看法。
“以去年中韩纪念建交30周年为起点,我希望中韩关系能在新的30年里向前向好发展。”谈到重塑韩国民间对华认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要警惕部分韩国民众的“厌华”情绪会牵制韩国政府推行友好的对华政策,并给外部力量离间中韩关系提供空间。他建议中韩政府层面要合力解决共同的难题,发掘新的利益增长点,如尽快升级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加强两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供应链稳定和对第三方市场的共同开发等。两国民众和媒体都要“平视”对方,积极评价对方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并通过频繁交流消除心理隔阂和误解。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位韩国朋友几年前第一次准备到中国旅游时,担心治安状况不好,在厦门游玩了几天后,他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从那时起,这位韩国朋友就对中国产生好感,后来还带着母亲到中国旅游。
詹德斌认为,尽管政治制度不同,但中韩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共性仍非常多。目前民间出现的“共性越多、矛盾越大”的奇怪现象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瞬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中韩民间交流也将出现新的面貌。权起植也表示,随着韩中交流逐渐增加,韩国青年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将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