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存·记忆·观念:博物馆与都市文化

黄想/整理
2023-05-17 16:05
来源:澎湃新闻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是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积淀、展示的空间。上海是中国近代博物馆重要的发源地,为推动上海博物馆的发展、都市文化的宣传,实现产学研的互补与共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于2023年5月6日下午举办了“遗存·记忆·观念:博物馆与都市文化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有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马军、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马幼炯、上海市委党校王瑶、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冯志浩、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党史研究室刑琪、土山湾博物馆朱春峰、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宋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张玉菡、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张如意、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张克令、上海市档案馆张姚俊、“建筑可阅读”志愿者联盟张淳淳、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陈汉鸿、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段炼、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施颖杰、上海师范大学姚霏、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徐佩琳、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嵇姝姝、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曹伟、上海师范大学蒋杰、上海音像资料馆虞伟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辉等。发言的专家学者遍布社会各界,从各自的角度回应了会议主题。会议共分三场,首先由苏智良教授进行“关于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主旨发言。

会议现场

苏智良强调,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和灵魂客厅,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已经进入博物馆高速发展的时代,应该更加重视博物馆的建设。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近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主要有三点。一是切身参与城市历史类博物馆的建设,如多年前的淞沪抗战纪念馆,再如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衡复风貌区展示馆,各地一批慰安妇专题的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乃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与建设城市历史类博物馆,难免受到商业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因此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坚持。二是参与红色历史博物馆的实践,比如中共一大纪念馆、迎接建党百年一馆五址、国家展示馆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提供专业意见,做出文化贡献。三是目前正在推动保护“被遗忘的”建党空间、革命会址,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需要借助大家的力量。最后,苏智良表达了对将上海建设为“博物馆之城”的期待。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第一场报告由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党史研究室邢琪主持。

上海市委党校王瑶结合自己在党校日常教培过程中的观察,阐述了关于文博纪念场馆发展中“四对关系”的思考。一是都市与城镇的关系,目前中国有2851个县,330多个地级市,中国的博物馆大部分集中在都市,县域实体单位中博物馆的覆盖率偏低,都市与县城之间存在落差,未来需要更好地把握城镇博物馆建造的发展走向与空间。二是政治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关系,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将二者结合考量是必要的。王瑶认为,大部分地区未必能双方发力、均衡把握,在这一点上需要借鉴上海经验。三是教育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关系,二者未必不能兼容,可以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等手段,推进二者交融发展。四是单体发育与协调推进的关系,很多博物馆或纪念馆从属于不同的管理机构,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各单位既要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内容,同时又要注意与其他行业、单位的协调推进。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陈汉鸿的发言主题为“博物馆热与都市生活”。他指出,自1990年代末至今,全国博物馆的观众量总体处在迅速增长的阶段,2016至2019年,每年都有超过10亿的观众量。除了参展观众的迅速增长,博物馆展览数目、工作人员数目也在不断增加。毫无疑问,社会中存在“博物馆热”的现象,上海地区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也可以证明。陈汉鸿认为,“博物馆热”现象的出现,一部分依赖于外部因素,如高品质文博类节目的助推、各类学习教育的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更离不开博物馆自身的定位转变,既做精品陈列展览,也推出一系列满足广大观众需求的特色活动,还能够配合新的技术、理念以吸引观众。免费开放或低票价的优惠也带动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从受众的角度看,“博物馆热”的背后实际是公众精神层面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不过,陈汉鸿强调,“博物馆热”也存在隐忧,如果没有好的机制协调,中小博物馆的长期可持续运营、发展或许会面临不小的问题。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段炼以“行业博物馆与文脉传承”为主题进行报告。传统博物馆或是以历史、艺术、自然科技分类划分,或是根据遗址类、数字类划分,甚或根据高校类、公益类的属性划分。段炼认为,这些划分方式有其合理之处,但有时亦会显得杂乱无章。或许可以围绕一条主线、脉络,进行博物馆设计。以上海为例,城市的文脉一般认为有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三种,其中海派文化是上海独有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文化。段炼从自己协助上海市文物局工作的实践经历指出,以海派文化为主线,经过学术研究与精心展陈,反映某一行业发展概貌,借此呈现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可行的。不过,行业博物馆仍存在着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一是定位不准确,二是管理不到位,三是资金一直缺乏。就此而言,将来还有很多值得着力的部分。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徐佩琳以淞沪抗战纪念馆为案例,讨论了博物馆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问题。徐佩琳认为,淞沪抗战纪念馆于2000年开馆,20多年间经历过一次改建、一次扩建,从反映两次淞沪抗战专题性的纪念馆,发展成现在全面展示上海十四年抗战的主题纪念馆,其中有五个值得思考的方面。一是博物馆需要深挖城市内涵,以城市本身为立足点,淞沪抗战纪念馆即以上海抗战为基点,进行展陈设计。二是需要以全面系统、完善体系为突破点,淞沪馆新馆建设时就梳理了上海展示抗战题材的纪念馆,发现尚未有全面展示上海抗战全历程的纪念馆或主题展览,由此入手突破。三是多元多界融合,以博物馆建设为着眼点,诠释城市文化记忆,淞沪馆新馆一方面尝试以大量的史料呈现内涵,另一方面试着用艺术创作升华展览主题,呈现其承载的城市文化记忆。四是不断加强活化利用,以数字建设为发展点,推动历史遗产保存与应用,淞沪抗战纪念馆目前就希望搭建具有上海特色、中国视野的上海抗战专题记录平台,形成数据智库。五是根植城市基因,以滋养人民为落脚点,汇聚精神力量。淞沪馆即尝试践行这一新使命,激励广大的博物馆人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上海音像资料馆虞伟红结合近期技术进展,以“生成式AI与博物馆的未来应用”为题进行报告。虞伟红首先展示了一张图片、一部短片、一组中国情侣的合照,这些音像资料均由生成式AI(AIGC)提取合成。相较于以前的分析式AI,AIGC可以处理更为复杂的任务,展现出超乎想象的可能性,意义或许是革命性的。虞伟红指出,就博物馆发展而言,AI在博物馆场景的建设已经有所应用,如AI眼镜。若以后能够接入AIGC,展示内容会更加丰富立体,并大大缩减成本。博物馆工作同人需要尝试掌握这些工具,培养创新能力。不过,使用新技术也面临着各种风险,需要警惕。

第二场报告由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幼炯主持。

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张克令的发言主题是“浅议如何以城市文化角度切入博物馆展览”。张克令以“博物馆展览与城市文化”为引子展开发言,认为城市文化提供了博物馆展览所需的内容,而博物馆又是城市文化的切口。但在实践过程中,二者的配合常常存在问题,如展陈内容深度不足、展陈文字传播性较差、内容与设计脱节。针对这些问题,张克令思考了破圈手段,即博物馆展览需要明确主题、标题与定位,明白展览想要表达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表达,最后,张克令强调,以“城市文化”为切入点,可以在源头上摸清思路,解决展览的潜在问题。在博物馆展览之外,抽象的“城市文化”,实际可以应用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向。

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曹伟的发言题目为“见证城市变迁过程:城建档案与上海城市历史风貌研究”。曹伟介绍说,城市建设档案馆在研究上海历史风貌的过程中,利用了大量城建档案,包括建筑执照类档案以及城市规划类档案。在使用档案的过程中,他感受到这些档案在历史风貌研究中的两大价值。一是历史风貌复原层面的价值,即为历史建筑修缮、复建提供相关的佐证,提供反映历史事件、历史背景的重要信息。二是理解当时建筑过程、脉络的价值,即理解城市变迁中的因果关系,过程性的档案文件能够回答以前城市规划何以如此的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姚霏以“用CITY WALK串起馆际‘最后一公里’”为主题发言。姚霏举例介绍说,中共早期组织诞生的老渔阳里二号到团中央纪念馆,馆际间存在最后一公里的距离,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如果这一公里中没有可以讲述的内容,将会非常尴尬。引入“CITY WALK”的方式,即通过介绍一路上的红色旧址,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纪念馆、博物馆当然是很重要的帮助了解城市文化的触点,但需要最后一公里的辅助。行走既是教学方式,也是文旅纽带。姚霏希望通过行走建立起馆际、馆与旧址遗址、馆与课堂之间的联系,最终把上海城市文脉打通。

卢浮宫,1893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辉尝试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理解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黄辉首先以法国为例,呈现了巴黎博物馆的发展脉络。首先,巴黎大部分的博物馆建立与法国大革命有很大的关系。大革命导致大量皇室贵族和僧侣阶层的收藏全部被征收,由此18世纪末建立起五家博物馆,但当时是将一般老百姓拒之门外的。到19世纪中叶,博物馆发生变化,此时城市基础设施更加现代化,文化机构众多,消费型文化领域已经向大众开放,只是力度不大。至1900年前后,巴黎城市旅游经历了从外部观光到内部参观的变化,博物馆本身也不断制度化,已成为文化娱乐的中心,同时也成为巴黎中西部旅游区域的核心要件。反观北京,1924年,故宫成为北京第一家博物馆,初创的博物馆并不是向所有群体开放,尚未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的场所。建国后的1949年至1979年,北京市大概有12所博物馆,当时建馆的重要原则是保护,同时也作为研究机构开展学术活动。大批规模宏大的馆舍的新建以及历史文物的发掘、整理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国家的文化事业的新目标,但历史的宏大叙事性、政治导向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巴黎与北京的对比,可以发现,就导向看,北京地区的博物馆无论是管理还是展示,都体现了强烈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倾向。就定位看,北京地区博物馆的定位是“向科学进军”,主要以历史为主,但是巴黎地区的博物馆有非常多的艺术类博物馆出现。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北京地区的博物馆是改造旧社会、建设新时代,巴黎的博物馆有很强烈的文化娱乐功能。从空间角度看,北京博物馆主要是以天安门为核心,沿长安街环绕,政治功能性强;巴黎地区博物馆是沿着塞纳河一线,主要集中在五次世博会举办的片区当中。中西博物馆发展历程的比较,或许能为未来的博物馆发展提供启发。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宋波主要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宋波细致梳理了自1950年代至今上师大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50年代,在沈从文先生的帮助下,上师大历史系文物陈列室成立,并进行了一些展陈设计、目录编纂工作。2002年,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作为校级博物馆成立,文苑楼四楼即为博物馆馆舍,当时分为书画馆、瓷器馆两部分。2005年,因为当时上海10个高校博物馆初具规模,上海市教委党委就以各个高校的特色命名了10所高校艺术文化博物馆,上师大博物馆以瓷器为特色,叫做瓷器博物馆。2019年,新馆成立,现在已经成为上师大著名的参观景点,未来尝试以数字化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宋波指出,博物馆的发展一方面当然需要更多资金与关注,另一方面也要努力让公众认识、理解、认同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场报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军研究员主持。

中共一大纪念馆张玉菡以中共一大纪念馆近年发展为例,围绕“新时代红色纪念馆如何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析。张玉菡认为,首先,一个纪念馆要有明晰的发展定位,这样纪念馆才会有明晰的发展方向。中共一大纪念馆目标定位“三个高地”,即建设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的保护和呈现高地、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和阐述高地、中国共产党创建故事的讲述和传播高地。第二,要更好地贴近目标观众,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来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的观众,不仅有政治性、集体学习的需求,更难得的是那些周末自己前来的观众,既有带着孩子的父母,还有前来打卡的年轻人。这说明了一个纪念馆的吸引力,也说明纪念馆要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第三,以开放性的姿态推进事业发展,与各方强强联合、合作共赢。第四,紧密围绕重大主题策划品牌项目,提高社会影响力,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宣传。第五,全链条策划推动馆级重点业务工作,从展览、研究、宣传、讲解、研学、文创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策划。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施颖杰的发言主题是“讲好新渔阳里的故事”。渔阳里位于现在的淮海中路,施颖杰认为,渔阳里的故事实际就是共青团的故事,1920年8月22日,为了更好在青年中进行社会改造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团结和教育聚集上海的大批优秀青年,从中培养挑选预备团员,陈独秀委派俞秀松在此组建了青年团。可以说,不厘清青年团的脉络,就无法厘清中共早期组织史的脉络,因此渔阳里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施颖杰进而具体介绍了纪念馆的口号、地位,以及目前正在展开的各类活动。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冯志浩探讨了革命类博物馆策展人的困局与突围问题。冯志浩指出,策展人在博物馆展陈中需要承担大量工作,如展览主题、选择资料、撰写大纲及文本、设计概念、参与多媒体工作、布展,以及开发文创,进行讲解等等。在革命类博物馆的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策展人实际面临着不小的困局。一是革命类博物馆的布展报审需要层层审批、文创开发也受到各种限制,展陈等工作的开展耗时长,且难以着力;二是目前革命类博物馆的观众大致分为专业观众、理想观众、网红打卡观众三种类型,如何平衡把握内容呈现与网红宣传,不是件容易的事;三是多媒体设备的引入问题,新技术固然很好,但就现在的技术发展趋势而论,新技术的淘汰率也很高,如何具体协调应用,是很大的挑战。冯志浩欢迎各界专家提供意见,帮助“突围”。

上海市档案馆新馆

上海市档案馆张姚俊从上海市档案馆新馆主题常设展说起,对比分析了档案展陈与文博展陈的异同。首先是档案展陈与文博展陈的相同之处,一是传承,为了赓续文化;二是展示,将馆藏资料、文物,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学习;三是滋养,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不同之处有几个方面,张姚俊认为,一是选题侧重不同,总体而言,档案展陈选题的政治属性较强;文博展陈的选题更为广泛、多元。二是展品类型不同,档案展陈以文献为主,实物比较少;文博展陈是实物文献并举,尤以实物见长。三是展示理念不同,文博展陈一般以原件展示为主,复制件比例较低;档案展陈主要囿于保管保护规定及经费限制,展品中的复制件比例较高。四是受众关注程度不同,相比文博展陈,档案展陈的公众知晓度和关注度较低。就此来看,档案部门应在选题多样性、素材丰富性、传播有效性等方面,多多汲取文博部门的经验长处,不断改进和提升办展水平,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张如意以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为讲述重点,首先勾勒了该馆的发展历程。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大陆首个以“慰安妇”为主题的博物馆,于2016年10月22日成立,前身是2007年落成的中国“慰安妇”资料馆,目前正从事“慰安妇”相关史料、问题的整理、研究、呈现工作。接着,张如意从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一是学术研究方面,目前分成传统历史研究、国际关系研究、新闻传播研究三方面,用扎实的研究来诉说、呈现历史证据。二是援助与关爱方面,该馆的主题比较敏感,而且涉及到的老人大多在世,基于以人为本的考虑,馆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承担了不少公益性质的援助、关爱工作,这无疑值得肯定。三是未来的发展方面,张如意认为,在资料与文化上应该持续发掘、优化整理,加强数字化建设。

土山湾博物馆

土山湾博物馆朱春峰以土山湾博物馆为例,讨论了打造、发扬海派文化品牌的问题。朱春峰介绍,土山湾位于上海徐家汇南端,是海派文化和海派工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汇的发源与滥觞区,土山湾博物馆坐落于此,在2010年6月开馆。在发扬海派文化的具体实践上,土山湾博物馆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紧扣热点,推出“情景思政课”,比如推出土山湾和徐光启为主题的思政课程。二是采取馆校结合的方式,打造“家门口的博物馆”,寓教于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是建立在馆藏文物的基础上,以多样的形式、不同的主题开展,借此普及知识、传播文化。三是交流创新,讲好海派文化故事。比如,土山湾博物馆曾牵头组织召开“纪念徐光启逝世372周年暨徐光启学术研讨会”。朱春峰最后强调,土山湾博物馆作为徐家汇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在史料挖掘、整合发展、改革创新、品牌打造等方面分类施策,为再造新徐汇、重振新徐汇凝聚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栾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