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AI研究小组的第八次会议在松江校区如期举行,前来参会的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与祝福。会议开始,齐老师与学生们探讨研究方法,指出研究是由下而上的,对于新现象的研究必须从现象中来,到现象中去,解释研究的本质,研究的方法步骤,研究的目的。接下来是AI研究小组成员依次进行汇报。
首先来自金融学院郭汶萱同学汇报的课题是《基于社交媒体投资者情绪的金融市场非理性泡沫测量——以中国股票市场5G板块为例》,本课题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金融泡沫理论及文献综述,其二是非理性泡沫的测量与实证。我们研究的是行为金融学范畴下的金融泡沫理论,认为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国内外文献学术的差距在近几年慢慢缩小,国内学院中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在金融泡沫研究中较为积极。为了进行非理性泡沫的测量,我们选择东方财富网作为研究对象,将股吧中的股评数据作为投资者情绪数据源。利用python设计的网络爬虫程序对股吧中的帖子内容进行爬取。计算泡沫值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利用进化博弈论,其二是代入传统理论的泡沫测量公式。为了对比两种方法哪个更优,我们讲情绪作为变量引入方程,消除情绪变量与收益率之间的内生性后,通过观察方程的显著性以及变量的显著性,综合评价得到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而判断算法改进的效果。
图1 郭汶萱同学在汇报
对于郭汶萱同学的小组课题,齐老师认为“5G+金融泡沫”选题新颖,指出现阶段一是提速核心内容,二是撰写国际化的文献综述,尤其文献综述里尽量不要有可视化的工具运用。齐老师希望大家首先了解做研究需要研究的语言,其次真正的研究是需要研究基础的,即阅读文献。随后,齐老师为学生们展示并详细讲解了博士生张一文的研究综述,反复强调核心内容先于论文结构,先有核心章节的撰写,再有文献综述等。
图2 齐佳音老师进行讲解
第二个汇报的白诗施同学,分享的文献是《A Customer’s Attitude to a Robotic Salesperson Depends on Their Initial Interaction》,这篇文献采用了现场试验的方式,并对多模式对话进行分析,探索机器销售人员最有效促进消费者购买的行为。
在摘要部分,作者点明了文献的研究动机,在日本越来越多的商场购置这种机器销售人员,但是这种机器人员有时候会被顾客忽略,现如今的研究也不能清楚的表明机器销售人员的何种行为会更有效的促进购买行为,而这篇文献的目标就是找到机器销售人员的这种最有效行为。
在之前的相关研究中,作者也分析了现场试验与实验室试验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分析了在商场中提供信息与提供促销券的机器人,作者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头部可以活动且具有面部追踪的机器人更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但是这些机器人在可以自动化的时候,不是特别自然,顾客也不会将它们当作销售人员。
在实验设计部分,作者介绍了实验所用的机器人pepper,它有1.2m高,会英语和日语两种语言,能在与消费者交流的过程中介绍产品及相关的信息。除了机器人本身所有的自动化动作,设计者设置了握手、提供样品以及与销售人员互动的功能。实验结果表示,互动式交流更易于刺激消费者购物行为,短而易于回答的问题更可以引发互动式交流,此外,消费者对机器销售人员的第一印象也直接导致二者之后的互动。
齐老师希望白诗施同学继续阅读文献,尽快聚焦问题,寻找落脚点。
图3 白诗施同学在汇报
第三个汇报的是屠文怡同学,屠文怡同学分享的文献《literature review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models at firm lever》主要研究公司层面信息技术采纳的两个主要模型:DOI(创新扩散理论)和TOM(技术、组织和环境框架)。
DOI认为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的内在特征、组织的外部特征为组织创新的重要前提。TOE认为公司背景下的三个方面(技术、组织和环境)影响其采用和实施技术创新的过程。
DOI理论认为创新是通过某些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特定的社会系统进行传播的。且提出了根据采用时间阶段先后而界定的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
TOE框架中的Technology指公司相关的内、外部技术,包括公司内部的当前实践和设备,以及外部的一系列可用技术。Organization是指关于组织的描述性度量,例如范围、大小和管理结构。Environment是指公司开展业务的舞台,其行业、竞争对手和与政府的交易。
DOI与TOE中的T、O强调的特征类似,而TOE的E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和机遇。TOE框架使Roger的DOI能够更好地诠释企业内部的创新扩散。
根据这篇文献综述整理的基于TOE框架开展的研究,提取了T、O、E在各个研究中对应的变量及研究方法。
制度理论强调制度环境对于形成组织结构和行动至关重要。组织不是纯粹由效率的理性目标驱动,而是由于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对合法性的关注驱动。也就是说,公司会被竞争对手、贸易伙伴、客户和政府的外部同构压力驱动而采用创新技术。
齐老师认为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献综述,与研究的匹配度高,可多次进行精读文献,并建议屠文怡同学学习后续研究中极有可能使用的主成分分析研究方法。
图4 屠文怡同学在汇报
最后,杨漫铃同学汇报的文献是《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这一篇文献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 AI替代岗位的特征,作者认为AI仅能代替简单、重复、具有高危险性的工作,艺术创作类的工作AI并不能替代。并且作者表示全方位、大范围的替代并不会集中发生。此外,作者认为大多数岗位仍然采用人际合作的模式,AI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人类进行合作。紧接着作者谈到AI对岗位的冲击,作者认为AI会对现有岗位结构产生影响,复杂性强,能被编程与智能化取代的体力劳动者将失去发展空间,非规则性、有复杂思考能力的脑力劳动者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AI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劈新的产业与岗位需求。一个是AI可以开发新的产品带动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创造出新的产业。二是AI及其衍生行业也有大量的服务需求。最后,作者谈到AI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作者认为AI不仅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体验还可以缩短就业时间。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这一篇文献作者主要从AI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以及对策建议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在AI的弱阶段,低端服务业、餐饮住宿业、传统制造业以及中级技能的岗位容易被替代。在AI的强阶段则会发生人员大范围的替代以及岗位的固化,医疗行业、教育培训业以及养老行业渗透力最强。而创造响应主要体现在,AI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就业以及通过形成新的产业提高就业需求。作者认为国家政策可以从平抑AI的负效应和扩大创造效应为主。
齐老师建议杨漫铃同学进行英文文献的阅读,寻找启发点,指出宏观事物也需要数据支撑。
图5 杨漫铃同学在汇报
会议结束,齐老师和其他同学一一交流了有关本次AI会议的观点,解答了大家的各种困惑,并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支持AI小组工作。
图6 齐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