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AI小组第九次活动在松江校区信息楼409举行。首先汇报的是郁春,汇报主题是最近的与RPA相关的扎根理论研究工作,以下是郁春同学针对本次汇报的总结:
此次访谈结果将围绕五个部分展开:框架的提出及修正;安永使用RPA的情况;对于现存RPA工具的描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以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暑假中,我们提出的框架是将审计程序作为研究对象,进而来看RPA在每一个审计程序中的应用情况。但是在实务中,每一个审计程序的背后都代表着一张底稿,而一个项目通常需要有十多张底稿来完成,因此若是以审计程序来作为框架提出,则维度就会变多,不利于后续的分析。且RPA现在主要还是被用于做一些文档处理与数据处理的工作,一个功能的RPA工具会被运用到多个审计程序中,因此为避免出现重复的情况,我们对框架进行了修正,将其改成以五个审计阶段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收集证据、准备底稿、分析差异、形成意见、出具报告。在第一和第三阶段,RPA在这一过程中的贡献处于中等水平,代表工具为银行函证生成器和Helix;在第二和第五个阶段,RPA在其中承担更多的任务,代表工具为明细生成器及AFS生成器;而在第四阶段,RPA几乎没有参与审计意见形成的过程。
我们以制作银行函证为例,介绍收集证据阶段RPA的使用情况。在RPA出现之前,我们通常只能通过手工的方法来对银行函证的模板进行编辑,且之后需要再次生成pdf文档及函证生成器,过程十分繁琐。而银行函证生成器的出现则通过excel中的宏命令,帮助审计员一键生成数十封银行函证及pdf文档,整个过程只需要短短几秒钟。而且它还可以生成函证控制表与顺丰快递单号,减轻了审计员很大一部分工作量。在准备底稿阶段,从前我们需要用vlookup函数来摆明细,而现在只需要审计员将序时账导入明细生成器其中,便能一键导出初具成型的底稿,免去了审计员不断检查Excel公式的烦恼。在分析差异阶段,以前我们只能用Excel设置函数来看每一个会计科目数字的变化情况,而现在Helix的出现则可以帮助审计员生成数据分析表,以可视化的呈现效果来提示审计员需要关注哪里会出现潜在问题。在出具报告阶段,从前我们需要手动编辑Word及一系列的报表,而AFS生成器则扮演了类似于Latex的角色,只需要审计员将审计报告的初稿导入,它便能直接生成将格式全部调整好的一份报告。
受访的审计员表示,RPA工具的出现确实减轻了他们很大一部分的工作负担,但是他们并没有感觉到工作压力与强度随之而减小。其中可能的原因或许有很多,如事务所项目业务规模的扩展的同时却没有扩招员工,导致每个员工需要完成更大的工作量,也有可能是RPA的出现使得第一年、第二年的员工不得不去做从前更高级别员工才会处理的工作,而其当下的经验积累又不足以达到完全胜任这些工作的要求,因此需要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边做边学。
因此,在最后老师的指导下,本研究将会以使用动机、态度及效果作为调查研究的主题继续推进下去,增加对管理层的访谈,以管理者、使用者及调查者三方视角来分析RPA的现状发展。
在郁春汇报过程中,齐老师也穿插进行了指导,通过访谈或者数据,进而提炼出概念,规律性的见解。同时郁春在讲述过程中进行了样例展示,让同学们在以后的介绍中仿照郁春,同时让郁春对软件的详细信息进行搜集,记录研究探索过程,从process到stage的变化,以及如何确定不同阶段,阶段的描述,用RPA前后的对比:工作人员的年龄,人员工作内容,所需人员数量等信息。齐老师嘱咐管理研究盛行的一句话是:如果无法测量,则无法管理。
齐老师针对郁春指出,阅读扎根理论后,确定是否使用扎根理论。通过多次访谈形成数据,仿照自然语言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语料,断句,提取关键词,进行合并。
郁春交流道,公司使用RPA后,同样的工作会从senior 到 junior,junior因为缺少基础技能的训练,增加了从事人员的压力等等。
图1 郁春在汇报
第二个汇报的是李佳,以下是李佳整理的汇报总结:
A/IS是指自主和智能系统,设计从AGI到ASI的伦理框架变化,符合伦理的框架设计,基于100多名工作在学术界,科学界,政府部门及企业界的“思想领袖”言论。第一篇相当于了解100多名领袖学者的思想言论,将近五六百篇相关学科与A/IS伦理学著作。
第一版设计目的:我们理解道德上的结构包括社会性、环境可持续性和我们自己的意愿。当前的讨论包括对积极的影响,例如流程优化和资源使用,更多信息计划和决策,以及对大数据中所用模式的认识。还包括有关潜在危险的讨论隐私、歧视、技能损失、对手经济影响、关键基础设施的风险和安全性,可能会对社会产生长期影响。
通过通讯网络和互联网,自主智能系统在任何地方对受益人群有效。他们都有重要的改变机构和宪法关系,以人类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险与环境福利。通过数字身份,人们有权访问、共享数据并从中受益。个人需要一些机制来帮助创建和管理有关访问其身份和个人数据的条款和条件,并控制其安全、具体和有限的交换。个人还需要制定政策和做法,使他们明确意识到个人信息聚合或转售所造成的后果。
通过数字身份,人们有权访问、共享数据并从中受益。个人需要一些机制来帮助创建和管理有关访问其身份和个人数据的条款和条件,并控制其安全、具体和有限的交换。个人还需要制定政策和做法,使他们明确意识到个人信息聚合或转售所造成的后果。智能技术系统对社会的潜在影响的理解。为确保这些政策最符合公众利益,政策应:
ü 支持、促进和促成国际公认的法律规范。
ü 发展政府在相关技术方面的专门知识。
ü 确保治理和道德是研究、开发、获取和使用的核心组成部分.
ü 规范以确保公共安全和负责任的系统设计。
ü 教育公众相关技术的社会影响。
齐老师在汇报过程中,不断穿插着补充解释,最后推荐李佳阅读IEEE, IFIP, ACM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报告等,整理出哪些关注领域以及汇总是否强调,提炼出精华,给出自己的建议。
图2 李佳在汇报
最后汇报的是张书瑞同学,以下是张书瑞同学汇报后的整理: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文献是《数字经济、普惠金融和包容性增长》。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几个关键词(数字金融、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数字金融是指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金融服务,最为常见的例子是支付宝,余额宝和网上银行。包容性增长是指如果某种因素对收入的增长影响为正,同时相对贫穷的人也从该因素获益更多,那么该因素就带来了包容性增长。
普惠金融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举例来说,以前小微企业因为信用等问题经常遭遇融资成本高和融资难的问题,银行机构不敢借,金融机构不肯借,所以导致许多小微企业转向民间的高利率贷款机构。从2013年国家正式提出要推广普惠金融政策之后,传统金融模式遇到了不小的阻碍,直到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缓解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其次,作者的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金融发展的效应。King&Levine(1993)和Rajan&Zingales(1998)认为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社会效率和公平的矛盾。而数字金融具有金融特性,也利于经济发展。(Kapoor.2013) 以下三个文献论证了这一观点:降低传统金融对物理网点的依赖,具有更强的地理穿透性和低成本优势,可以推动普惠金融(李继尊,2015);为广大欠发达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数字货币在增加金融服务覆盖面、降低服务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焦瑾璞等,2015);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显示数字金融是实现低成本、广覆盖和可持续的包容性金融的重要模式,为经济落后地区实现经济赶超提供了可能(郭峰等,2019)除此以外,数字金融还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宋晓玲,2017)和企业创新(谢绚丽等,2018)。第二个方面是关于包容性增长。但在这一方面只有2016年张勋和万国华对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包容性增长效应的研究。第三个方面是关于家庭创业。作者研究家庭创业的原因是因为数字金融的发展会降低金融约束力,有益于家庭创业和创业机会均等化,间接反映包容性增长。影响创业的微观因素包括创业者的性别(Rosenthal&Strange,2012)、年龄(Rees&Shah,1986)、人力资本水平(Lazear,2005)、社会资本水平(胡金焱和张博,2014;周广肃等,2015)等,这些因素也被作者采纳作为控制变量。
同时,在数据方面,作者采用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金服集团编制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的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指数。前者包括了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方面。覆盖广度主要通过电子账户数(如互联网支付账号及其绑定的银行账户数)等来体现;使用深度依据实际使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支付业务、信贷业务、保险业务、投资业务和征信业务等;数字服务支持方面,便利性和成本是影响用户使用金融服务的主要因素。而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指数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
在实证模型方面,作者建立两个回归模型。一个是用来衡量数字金融和包容性增长的关系,其中,不同地区人的收入是被解释变量,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是解释变量。另一个模型是二元选择模型,衡量数字金融和家庭创业的关系,其中家庭创业是被解释变量。
通过建立模型和数据分析等,作者最终得到的研究成果是数字金融的发展提升了家庭收入,并且农村低收入群体从中获益更为明显;数字金融有助于提升农村低收入家庭和低社会资本家庭的创业概率。在宏观层面上,数字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扩大了互联网革命下数字金融的发展。研究意义则是评估了数字金融对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的影响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方面的空白。对于政府而言,应该继续推进数字金融的发展,强化其在创业和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张书瑞汇报在汇报中,齐老师对数字金融,实证模型等进行了补充讲解,同时建议张书瑞同学关注数字货币:跨境libera,统计各方观点,关注数字贸易的指标体系,关注人民银行的动态,整理亚元的最新动态,各方观点,及其背景等。
图3 张书瑞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