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高校课堂内外师生互动比较研究

发稿时间:2013-04-09浏览次数:898

  研究意义:
  师生互动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行为。从古至今,一直吸引着教育者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从古代孔子所强调的发问、座谈,墨家所提倡的“教者唱而学者和”,苏格拉底通过问答、交谈、争辩、诱导或暗示,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和道理引导出来的“精神助产术”,到现代教育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杜威的“设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都主张通过教师和学生双向、积极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可以说,有关师生互动的探索与实践,伴随着古今中外的教育历程。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看,有关师生互动问题的研究文献更是皓若繁星。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为检索项,以“师生互动”为检索词,以1979-2012年为时间范围,能搜索到7713篇相关论文,其中属于教育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类目中的相关论文7503篇。在外文过刊JSTOR数据库中,以“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为检索词,共搜索到817篇相关论文。从研究范围看,既有师生互动的概念、意义、本质、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有效途径、师生互动模式等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具体的应用研究,如某一课程课堂师生互动方法和效果等。
  从国外看,最早起源于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布鲁默(Blumer)、库恩(Kuen)等人提出的符号互动理论。其后,一些学者把这一社会互动理论引入教学领域,把课堂视为一个微观的社会,从而逐步形成了西方教育社会学中的互动教学理论。从研究视角看,最多的是有关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特征、师生互动模式及类型的研究。如,利比特(R.Lippit)与怀特(R.K.White)根据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种风格,将师生互动分为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师生互不干涉式三种模式。和此相似,哈格里夫斯(D.Hargreaves)将师生互动类型分为“驯狮型”互动、“娱乐型”互动、“浪漫型”。而范利尔(VanLier)则根据师生互动中语言和活动多少的标准,把师生互动分为话题和活动都较少、话题较多活动较少、话题和活动都较多及话题较少活动较多四种类型。英国学者艾雪黎(B.J.Ashley)则根据互动主体地位标准,把师生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美国学者那卡马若(R.M.Nakamura )则提出一是独裁、专制—严肃、对抗型,二是放任、纵容—冷漠、消极型,三是接纳、民主—信赖、合作型。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主要对课堂师生互动的方法、技巧等进行研究,如,比利时教育家朗德舍尔G.de. Landshere和拜尔伍(Bayer)1969年合作出版的《教师怎样教:对课堂中口头语言互动的分析》主要就是对师生互动中教师使用语言技巧进行分析。还有学者主要围绕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同教师与学生群体互动的比例差异、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的对象差异、对于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互动方式差异、课堂师生的互动进程持续性差异、教师对互动内容的分配的倾向性、课堂师生互动的空问差异、课堂师生互动的性别、种族和地域差异等方面进行差异性研究。
从国内看,比较系统的师生互动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研究内容看,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一、有关课堂师生互动模式与类型的研究。吴康宁等学者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将师生互动分为师个互动、师班互动以及师组互动,根据师生行为属性分为控制--服从型、控制--反控制型以及相互磋商型等三种类型。王家瑾根据互动效果、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为三要素,构建出教学活动的一个三维坐标体系,形成了师生课堂互动模型。俞福君则对大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析。二、有关师生互动概念、本质、内涵、意义与价值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散见于各种相关论文和著作中,专题性研究较少。三、有关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赵坤的《促进大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因素分析》,滕明兰的《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等,都属于这方面的研究。四、有关师生互动策略与效果的研究。如,任书庆的《大学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及改进策略》,胡进军的《大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等。五、有关某门课程的具体研究。这类研究在师生互动研究中也占很大的比例,主要是某门课程教师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与提升。
  总的来看,国内外有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主要还是聚焦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但是很显然,只关注与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显然不够,课堂教学不等同于所有教学,更不等同于教育,也不是人才培养的唯一途径。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是课堂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对学生的成长都具有着同等重要的积极意义。教师不应该、也不会完全消失于课堂之外。所以,师生互动的研究,应该从课堂走向课堂内外的全部生活,这样才能实现教育旨在培养人性的深层含义。第二,从目前研究看,基本上是就某一方面内容进行剖析,通过数据比较,以数据说明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不多。本项目旨在通过在中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3地课堂内外师生互动状况调研,以数据呈现3地课堂内外师生互动全景,通过比较,展现3地课堂内外师生互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探索3地师生互动不同表现的深层次原因,为我校乃至我国高校建立师生互动良性机制和有效途径提供参考性意见。
  从现实看,有清华大学组织发起的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NSSE-China)2009、2010、2011连续3年的调查都揭示出,中国高校的师生互动远远不如美国高校。而在我校积极参与商学院国际认证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推出的EQUIS认证,还是美国的AACSB认证,都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师生间高效互动的学习。而本项目以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比较分析我校和萨格勒布大学、卢布尔雅那大学师生互动程度与水平,挖掘影响因素,从而不仅对我校提高师生互动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对我国高校加强师生互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本项目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意义。

  研究方向:
  以中国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大学、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大学为个案,通过对3所高校的学生、教师、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呈现3地师生互动维度、互动内容、互动方式、互动过程、以及互动的频度、广度、深度、向度、强度等师生互动程度,比较3地课堂内外师生互动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数据比较,挖掘影响3地师生互动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探究存在于我国师生互动问题症结中的深层次原因,以期望从管理的角度、教师角度、学生角度、文化和传统角度、校园环境角度等为我国和我校提高师生互动效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性建议。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对与师生互动和师生关系以及教学互动等相关的期刊、论文、书籍、网站,国家以及高校与此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文件等进行大量阅读、分析、提炼和思考,一定程度上认识和理解相关的理论、概念以及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
2)访谈调查法: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萨格勒布大学、卢布尔雅那大学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选择部分被调查的学生进行质性访谈,总结3所高校师生互动的现状,挖掘和寻找与师生互动存在影响关系的因素。用开放式问卷进行质性访谈,用封闭式问卷对教师、学生、高校管理职责进行调查。

参考文献:
1. 徐飞.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5(2).
2. 陈萍.高校学生参与度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3.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4. 何旭明.论教的兴趣与学的兴趣[J].现代大学教育,2007(3).
5. 程晓樵,吴康宁,吴永军.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J].教育评论,1994(2).
6. 熊匡义.论师生互动与教学价值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09(4).
7.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8. 叶子、庞丽娟.试论师生互动模式形成的基本过程[J] 教育研究,2009(2).
9. 李保强.师生互动的本质特点与外部表征[J].教育评论,2001(2).
10. 袁维新.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
11. 裴跃进,宋五好.师生互动行为概念与范围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6(4).
12. 傅维利,张恬恬.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13. 陈垚犇. 高校科研团队中的师生互动机制初探(D).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05.
14. Cornelius. R. R.., J.M. Gray. & A.P. Constantinople,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J].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1990, 23.
15. Shelia R. Cotton, Bonnie Wilson,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s: Dynamics and Determinants, Higher Education, Vol.51,No4(Jun,2006), pp487-519.
16. Ernest T. Pascarella, Student-faculty Informal Contact and College Outcom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50.No.4(Winter,1980),PP545-595
17. Darnell Cole, Do Interracial Interactions Matter? An Examination of Student-Faculty Contact and Intellectual Self-Concept,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g, Vol.78,No.3(May-Jun.,2007),pp249-281.
18. Lisa A. Burke and Monica K. Cummins, Us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Facult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s to Personalize Teaching, College Teaching, Vol. 50, No. 4 (Fall, 2002) (pp. 129-133)
19. Sandra M. Stith, Stephanie Barasch Jester and Janice L. Linn ,Student-Facult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Family Relations, Vol. 41, No. 4 (Oct., 1992) (pp. 470-474)
20. Ernest T. Pascarella and Patrick T. Terenzini , Student-Faculty Informal Relationships and Freshman Year Educational Outcom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Vol. 71, No. 4 (Mar. - Apr., 1978) (pp. 183-189)
21. Ernest T. Pascarella and Patrick T. Terenzini , Patterns of Student-Faculty Informal Interaction beyond the Classroom and Voluntary Freshman Attrition,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g, Vol. 48, No. 5 (Sep. - Oct., 1977) (pp. 540-552)
22. Ernest T. Pascarella and Patrick T. Terenzini , Student-Faculty Informal Contact and College Persistence: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 72, No. 4 (Mar. - Apr., 1979) (pp. 214-218)
23. J. Fredericks Volkwein, Margaret C. King and Patrick T. Terenzini , Student-Faculty Relationships and Intellectual Growth among Transfer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Vol. 57, No. 4 (Jul. - Aug., 1986) (pp. 413-430)
24. Ernest T. Pascarella, Patrick T. Terenzini and James Hibel ,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al Setting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redicted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Vol. 49, No. 5 (Sep. - Oct., 1978) (pp. 450-463)
25. Lynne E. Anderson and John Carta-Falsa, Factors That Make Faculty and Student Relationships Effective, College Teaching, Vol. 50, No. 4 (Fall, 2002) (pp. 134-138)
26. Robert C. Wilson, Lynn Woods and Jerry G. Gaff , Social-Psychological Accessibility and Faculty-Student Interaction Beyond the Classroom,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l. 47, No. 1 (Winter, 1974) (pp. 74-92)
27. Phillip C. Smith ,Faculty-Student Interaction and Student Learning,Improv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Vol. 24, No. 1, "Masters and Scholars" (Winter, 1976) (pp. 27-30)
28. Anthony F. Grasha, Introduction: Enhancing Learning and Building Effective Student-Faculty Relationships, College Teaching, Vol. 50, No. 4 (Fall, 2002) (p. 12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
邮编:201620
电话:021-677020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