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汉学家近期重要研究成果的译介

发稿时间:2013-11-01浏览次数:177

国际汉学,尤其是西方汉学产生于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就西方汉学的历史而言,汉学家的文化倾向直接影响着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我们从近现代以来西方对待中国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明末清初,中国当时的国力强于欧洲,耶稣会入华以后,为扩大基督教在华的传播和影响,执行了利玛窦所确定的“合儒”路线,对中国文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入华耶稣会士的这种文化态度直接影响了欧洲文化乃至各君主国对中国的态度,在欧洲历史上形成了近二百多年的“中国热”。1840年以后,由于中国国力的衰败,西方列强侵入中国,入华的新教传教士对中国的文化态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利玛窦的亲近中国文化的路线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新殖民主义的中国观。他们的这种文化取向同样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大众对中国的认识,直到今天许多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解还是受这一时期的影响,中国成为愚昧、落后的象征。

汉学家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态度,形成了西方两种不同的中国观,虽然其中还有中西之间国力对比的变化等诸方面的因素,但汉学家的态度在这里起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各国“中国政策”的制定者基本上都是由汉学家担任的,汉学研究是同各国与中国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许多汉学机构同时也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幕僚机构。在这个意义上,抓住了汉学家就等同于抓住了各国制定对华政策的核心成员,影响了汉学家,使其知华、亲华,就会影响各国对华政策的制定。而从民众的角度来说,西方大众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汉学家,他们的作品直接影响了民众对中国的态度。

近年来,随着海外“汉语热”的兴起,默默存在了四百多年的汉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汉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成为近二十年来在西方大学的人文学科中增长最快的一门学科。要改变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培养知华、亲华的汉学家,通过他们的作品影响各国民众,乃至各国对华政策的制定。

项目申请人有幸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于201210月至20134月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考门斯基大学哲学院东亚学系进行东欧汉学的相关调研。之所以选择进行东欧汉学的研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目前有关东欧汉学的研究成果极少,其中对于斯洛文尼亚等国汉学研究情况的介绍更是几乎没有。汉学研究者是沟通中国与斯洛文尼亚乃至东欧地区的重要桥梁,对其进行调研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同国家利益与安全也紧密相关。

项目申请人在抵达斯洛伐克之后,于201212月在奥地利维也纳拜访了正在维也纳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斯洛文尼亚汉学家罗亚娜(Jana S. Rošker)教授,后又前往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拜访了当地的汉学家米加.萨耶(Mitja Saje)教授和马蒂雅(Mateja Petrovčič)老师。回到斯洛伐克后,在整合手头搜集的资料之余,项目申请人继续通过电子邮件与上述几位斯洛文尼亚汉学家保持联系,并与另一位斯洛文尼亚的汉学研究者娜塔莎(Nataša Vampelj Suhadolnik)老师取得了联系,从而得以全面地了解斯洛文尼亚的汉学研究情况。

斯洛文尼亚位于中欧南部,是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于1991年获得独立。由于前南斯拉夫的汉学研究中心在如今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因此斯洛文尼亚的汉学研究是在该国独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汉学研究机构主要是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亚非学系(The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at Faculty of Arts, University of Ljubljana)。该系成立于1995年,其汉学教研室主要由米加.萨耶和罗亚娜共同创立,他们两位可以说是斯洛文尼亚汉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后来教研室新进的两位青年学者娜塔莎和马蒂雅都是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的毕业生,她们是斯洛文尼亚汉学研究的新生力量。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汉学教研室的这几位学者及其研究概况,他们的研究基本代表了斯洛文尼亚汉学研究的现状。

米加.萨耶1972年毕业于卢布尔雅那大学经济学院。他于1977年至1978年在中国南京大学进修中国历史,并于1980年至1981年再度前往南京大学为其博士论文搜集文献资料。米加于1994年在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米加自1981年起在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任汉语讲师,他是卢布尔雅那大学汉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设立亚非学系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5年亚非学系成立后,米加任汉学副教授。他曾于2003年任亚非学系主任,2009年起任汉学教授。近年来,米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对曾在中国清朝担任钦天监的斯洛文尼亚传教士刘松龄(A. Hallerstein,1746-1774)的研究方面。

罗亚娜曾于1980年至1982年、1986年至1988年两度留学中国,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进修。她1988年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获汉学博士学位。罗亚娜于1990年起任卢布尔雅那大学汉语语言文化研究员与讲师,2004年起任文化社会学教授。她是卢布尔雅那大学亚非学系的创立人之一,1996年至2008年任亚非学系汉语教研室主任,2008年起任亚非学系主任。罗亚娜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包括中国传统逻辑学、中国传统和现代的认识论等。她也很注重方法论的跨文化研究,她尝试把中国古代思想与西方思想相结合,认为西方哲学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许能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找到答案,对中国传统思想与欧美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厘清人类认知现实本质的一些基本问题。最近几年,她专注于新儒家的研究,尤其对张东荪(1886-1973)构建的“泛架构主义”宇宙观及“交互作用”的认识论推崇备至。

娜塔莎2001年毕业于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她于2001年至2002年在中国成都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进修中国历史与艺术史,又于2004年前往武汉大学调研中国秦代古墓和汉墓壁画。娜塔莎2006年于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获历史博士学位。娜塔莎2003年起在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亚非学系工作,2003年至2006年任初级研究员,2007年至2009年任助理教授,2009年起任汉学副教授,2010年至2011年她还担任了亚非学系副主任。娜塔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艺术史,她尤其感兴趣的是中国的墓穴艺术与中国人的宇宙观及其在艺术中的表现。娜塔莎的博士论文是关于汉代墓穴艺术的,她后来又转向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墓穴艺术的研究,她尝试在艺术中探索佛教思想对当时人们宇宙观的影响。

马蒂雅1999年毕业于卢布尔雅那大学亚非学系,是该系培养出的第一批毕业生,她于2003年获普通语言学硕士学位,于2009年获普通语言学博士学位。求学期间,马蒂雅曾先后前往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现北京语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进修。马蒂雅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言学,她目前的研究兴趣在于汉字与编码的关系。

根据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亚非学系汉语教研室的几位学者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斯洛文尼亚的汉学研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历史、哲学、艺术、语言等多个方面,且各领域的研究近年来都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自身特色,如米加的刘松龄研究,罗亚娜的新儒家研究,娜塔莎的中国墓穴艺术研究等。回国后,本人已撰写了《斯洛文尼亚汉学研究概况》一文,并于20137月发表在《国外社会科学》上。

在与上述几位斯洛文尼亚汉学家交往的过程中,项目申请人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也对他们各自研究中国文化的角度产生了兴趣,因此萌发了将其近期重要研究成果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表的想法,以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在几位斯洛文尼亚汉学家之中,以罗亚娜教授的中国哲学研究成果最为丰厚,在过去十年间她一共出版了7部学术专著和4部大学教材,在过去五年里她还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三十多篇论文。其中,用斯洛文尼亚语发表的论文有7篇;用英语发表的论文主要有《中国传统的认识论》(Traditional Chinese Epistemology)(2012)、《台湾和现代化的思想基础:牟宗三的新道德哲学》(Taiwan and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odernity: Mou Zongsan's New Moral Philosophy)(2011)、《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基本认识论典范的结构概念》(The Concept of Structure as a Basic Epistemological Paradig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2010)、《认识论及其殖民地-认识过程的文化条件》(Epistemology and its colonies - on the cultural conditioning of comprehension)(2010)等,所以本项目计划从译介罗亚娜教授的新儒家研究成果着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
邮编:201620
电话:021-677020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