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罗马尼亚大使徐飞洪在罗国防学院发表演讲

发稿时间:2016-12-12浏览次数:77

     

     

  2016年12月6日,驻罗马尼亚大使徐飞洪在罗国防学院发表题为《中国视角中的全球安全》主旨演讲,重点介绍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方对全球治理的看法。刘涛武官陪同。

  此系今年徐大使第二次在罗国防学院发表演讲,该院院长奥祖努及来自罗国防部、交通部、通讯部、议会等50多名学员出席。演讲后,徐大使同学员互动交流,就联合国改革、中罗合作、欧洲形势等回答了提问。

  徐大使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奥祖努院长、国防学院各位朋友:

  很高兴应奥祖努院长邀请,第二次来到罗国防学院与各位朋友见面。今年3月我在此介绍了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今天想和大家谈一谈“中国视角中的全球安全”。

  讲到全球安全,我要从全球化讲起。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起初,世界各国对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深信不疑,但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全球化进程使人与人、公司与公司、团体与团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超越国界,各种利益关系剧烈调整,有些国家、团体、组织、公司、个人不适应这种变化,出现畸形发展,分裂势力、极端势力、恐怖势力不断抬头,严重危害全球、地区及社会安全。二是全球化进程加剧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活跃,一些大国卷入地区军事冲突,世界与地区安全形势出现大调整、大变局。三是全球化进程使人、财、物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加快,与此相伴随,难民跨国流动、资产跨国转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违法犯罪及大规模暴恐案件不断增多,严重影响国际与地区安全与稳定。

  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新挑战,不同国家反应不同,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同。有些国家选择了退缩, 变得越来越保守、越来越不愿意承担国际义务,我们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我们更愿意相信:全球化仍然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全球化结果是把世界各国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习近平主席因应这种全球化趋势提出了“命运共同体”概念,简言之就是世界各国、各团体、各组织、各族人民的利益紧密关联、命运紧密关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这种“合作共赢”的处世哲学完全不同于那种“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落后思想。习主席还提出了“全球治理”概念,就是通过全球各方共同参与、携手应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中国这种应对全球安全挑战的方式方法也完全不同于那种“结盟对抗、遏制围堵”的陈旧方式。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理念,我愿向各位进行详细阐述。

  一、我们居住的地球属于世界上73亿人民,国际问题需通过民主协调解决。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企图主宰国际事务,都是行不通的。我们反对强权霸权,反对以强凌弱,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二、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在主权上一律平等。世界各国有权利、有义务参加全球治理,共同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发展、安全及我们的共同利益。

  三、希望世界各国都能走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

  四、倡导结伴而不结盟,构建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的新型大国关系,从根本上摒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规则。

  五、以全球共治方式解决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主张共享、共建、共治,反对技术垄断,反对利用规则转嫁危机,反对逃避全球治理责任。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国以前没有,而现在大力倡导全球治理呢”?这里是学术交流,下面我谈点个人看法。

  首先,中国加入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1978年前我们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几乎是零,90年代中国每年出境旅游约有几十万,2015年达到1.2亿。近年来中资随着“一带一路”加速流向国外,2015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180.2亿美元,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随着人、财、物走出国门,中国参加全球治理体系,就变成一种必然结果。这是内因。

  其次,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态度与期望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中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国家横加阻拦,为此一谈就是15年,从1986一直谈到2001年。连加入世贸组织都这么困难,更不要说参加全球治理体系。但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世界各国积极支持。中国提出筹建亚投行,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暖、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网络安全等世界性问题少不了中国发挥作用。这是外因。

  第三、中国希望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全球治理要以联合国为中心,参加治理各方具有平等的权利,以伙伴方式共商、共建、共治,而不能以全球治理为名搞团团伙伙。全球治理的目标重心在发展,而安全其次。不论朝鲜半岛、中亚,还是中东、非洲,只要帮助其发展了经济、进步了文化,社情就会更加安定,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也会更加安全。全球治理的主要方式是商谈,让当事国自行解决危机,避免诉诸武力,“在外交上支持一方疏离一方、军事上武装一方打压一方”的作法只能会使局势更乱,治理更加艰难。

  随着“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等理念推进,中国外交实践也取得了明显进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已同79个国家、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同罗建立了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罗两国传统友好,建交67年来,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近年来,两国领导人多次会面,双方在核电、火电等大项目合作积极推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不断加深。中国驻罗使馆将同罗各界一道,继续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取得进展。

  中国的处世哲学和外交理念代表着公平正义。相信中国的伙伴关系网一定会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有力,越来越被更多国家所接受。

  谢谢大家!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
邮编:201620
电话:021-677020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