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动态信息2017年第1期(总第18期)

发稿时间:2017-04-01浏览次数:481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年第1期(总第18期)

本期要目

构建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新格局------------------------------------18

中国高铁产业投资中东欧国家竞争力分析

——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视角----------------------------------------------20

独家专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

打造“一带一路”区域性支点----------------------------------------------26

中塞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访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29

中匈“一带一路”工作组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30

打造欧洲物流新通道实现中东欧沿线全覆盖---------------------------------------31

我校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喜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殊荣-------------32

李小鹏会见波兰海洋经济与内河航运部长 签署成立

中国—中东欧国家海运合作秘书处谅解备忘录-----------------------33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

“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在京举办-------------33

“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年”在京开幕----------------------------------------------37

我校中东欧研究中心获得外交部“指南针计划”课题立项

和两项外交部基金课题立项-------------------------------------------------39

中东欧基金投资论坛召开-----------------------------------------------------------------40

欧盟 28 国之 2014-2016 年三年国外支付各项统计-------------------------------4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 2017 年 3 月

目 录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文摘选编

政治外交 ------------------------------------------------------1

文化教育 ------------------------------------------------------4

经济贸易 ------------------------------------------------------8

外刊摘要------------------------------------------------------12

专题论坛

构建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新格局----------------------18

中国高铁产业投资中东欧国家竞争力分析

——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视角----------------------------20

人物访谈

独家专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

打造“一带一路”区域性支点----------------------------26

中塞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访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29

罗马尼亚学者:中国“两会”为中东欧国家带来更多机遇------------30

新闻热点

中匈“一带一路”工作组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30

打造欧洲物流新通道实现中东欧沿线全覆盖------------------------31

我校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喜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殊荣--------32

李小鹏会见波兰海洋经济与内河航运部长 签署成立

中国—中东欧国家海运合作秘书处谅解备忘录--------------33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

“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在京举办--------33

匈牙利将成高品质投资的热点------------------------------------34

驻波兰大使徐坚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海事秘书处成立仪式----------35

社科院:中国与中东欧高端产业合作尤其不足----------------------35

中东欧国家馆今年将增至16个 新设黑山国家馆---------------------36

“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年”在京开幕----------------------------37

中国农机“走出去”中国民企开拓中东欧农机市场------------------38

我校中东欧研究中心获得外交部“指南针计划”课题立项

和两项外交部基金课题立项------------------------------39

我驻外使馆教育组负责人访问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39

中东欧基金投资论坛召开----------------------------------------40

数据资料

世界经济指标--------------------------------------------------41

欧盟 28 国之 2014-2016 年三年国外支付各项统计-------------------42

中东欧研究中心编 顾问 聂 清 责任编辑 侯占奎 赵珊珊 程宏杰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

文摘选编

一、政治外交

1 1 、波兰“新发展模式”解析

【作者】李俊,王媛媛,刘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国际关系学院

【摘要】波兰公正党政府上台以来,在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推出系列重大举措,欲为波兰

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包括挑战西方传统上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政治伦理,强化政府管

控力;加强媒体和舆论管控;改变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公平、福利与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引导和控制等。公正党新政府推行新发展模式既与其本身的意识形态有关,

也与欧盟近年来面临的重重困境相关,更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波兰有悖于西方规范

的新型发展模式势必将给中东欧及欧盟带来较大冲击。未来波兰新政府政策调整方向不大可

能突然转变,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有望延续。但由于内外压力增大,新政府也有折中妥协的可

能。

【关键词】波兰;中东欧;欧盟;发展模式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2016 年第 06 期

2 2 、波兰的外交政策走向与中波关系

【作者】刘作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

【摘要】近平主席对波兰的国事访问推动了中波两国的战略合作,中波关系的走近既是中国

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波兰主动调整外交政策,积极“向东看”的结果。

2016 年 6 月 19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波兰,进一步提升双方的战略合作水平,推动

中波合作迈向新的台阶。中波战略合作的加深,既是“16+1 合作”四年来积极经营所产生

的具体成果,也是中国和波兰两个亚洲和欧洲大国互相吸引的结果,同时也是波兰政府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外交政策调整的结果。

【关键词】中波关系;对华政策;中东欧国家;维谢格拉德集团;战略合作伙伴;政策走向;

中东欧地区;伙伴关系;社会发展程度;外向型经济

【来源】《当代世界》2016 年第 07 期

3 3 、波兰的“民主后退”和欧盟的两难选择

【作者】朱晓中;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摘要】波兰国家电台 4 月 5 日报道,穆迪评级机构发出警告:波兰的“宪法危机”会提升

外国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4 月 2 日,波兰一项新的民调显示,刚刚上台执政半年的法律与

公正党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下降近 5%。3 月 29 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数百名波兰记

者抨击政府对媒体的“清洗”。3 月 9 日,波兰宪法法院驳回了一系列有争议的新政府出台

的变革措施。所有这些“负面”新闻都直指执政的波兰法律与公正党。本文探讨了波兰新政

府为何急于出台这些“改革”措施以及欧盟对这些举措的激烈反应的原因。

【关键词】波兰;变革措施;外国直接投资;欧洲一体化;欧洲议会;欧洲政治;

【来源】《世界知识》2016 年第 08 期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

4 4、西方媒体报道中欧关系框架分析——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第二次峰会期间报道为

、西方媒体报道中欧关系框架分析——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第二次峰会期间报道为

【作者】王会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摘要】本文借助媒体框架理论,选取了国际三大主流媒体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在中国

—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期间的报道为研究样本,分析他们报道中欧关系的框架策略,探讨

媒体框架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键词】媒体框架;中欧关系;中国—中东欧国家峰会

【来源】《新闻界》2016 年第 11 期

5

5 、塞尔维亚国内形势、外交政策走向与中塞关系

【作者】刘作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

【摘要】作为巴尔干地区的重要国家,塞尔维亚是中欧陆海快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

“16+1 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支点国家之一。塞尔维亚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其在外交政策上秉持东西兼顾的战略。积极发展同塞尔维亚的双边关系有助于中国—中东欧

关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国内形势;巴尔干地区;达契;中塞;国内经济发展;陆海;中东欧国家;科索

沃问题;塔迪奇;议会选举

【来源】《中国与世界》2016 年第 09 期

6

6 、匈牙利政党的卡特尔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作者】李俊,王媛媛,刘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 国际关系学院

【摘要】匈牙利政党目前正处于卡特尔化的进程之中。党员数量和重要性不断降低,党组织

不断收权,同时政党收入也在逐步依靠国家。匈牙利的政党体制比较封闭,仅在 2014 年政

党数量才出现爆炸式增长。青民盟对这一卡特尔化进程加以利用,鼓励新兴政党出现,加剧

了政党间的竞争;利用执政党优势,扩大了自身影响的范围,限制其他政党的活动空间;再

加上青民盟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使得青民盟的竞争对手“三面受敌”。这一点是青民盟在上

台后能够进一步巩固自身地位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匈牙利政党;青民盟;卡特尔;政党系统

【来源】《欧亚经济》2016 年第 06 期

7 7 、中国和中东欧合作是中国构筑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尝试

【作者】刘作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

【摘要】五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6+1 合作”框架日趋成熟,在得到各方广泛认可

的同时,其传递的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也成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新范式。但要想

更进一步落实“16+1 合作”框架,中国还需要克服许多合作障碍。

【来源】《当代世界》2016 年第 12 期

8 8 、美国的中东欧布局怎样影响美俄关系

【作者】朱晓中;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摘要】2013 年年底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特别是克里米亚归属发生重大变化之后,中东欧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

地区的部分国家对本国的安全问题“忧心忡忡”,请求北约,特别是请求美国在本国领土驻

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这些中东欧国家的安全担忧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在中东欧地区部署新的军事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化解有关中东欧国家安全担忧,但

同时也对北约俄罗斯关系、中东欧有关国家与俄罗斯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关键词】中东欧;波罗的海三国;俄罗斯;美国;北约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 年第 13 期

9

9 、“ 16+1 ”与“一带一路”:相同和不同

【作者】高歌;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

【摘要】“16+1”和“一带一路”是中国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两大倡议,但是“16+1”

与“一带一路”的基本原则和合作重点略有差异,机制平台更是完全不同,体现了“16+1

合作”不同于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特殊性。本文详细分析了两大倡议的

异同点。

【关键词】中东欧国家;合作重点;波兰华沙;中国外交部;经贸论坛;国际金融危机;债

务危机;海上丝绸之路;世界经济体系;中欧关系

【来源】《世界知识》2017 年第 01 期

10

10 、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作者】朱晓中;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摘要】本文将中东欧 16 国视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冷战结束后欧洲政治、经济发

展的基本认识,体现出中国政府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盟不断东扩后欧洲地缘政治新格

局的新认识、新战略,以及中国对欧洲大陆不同地区的细分策略。

【关键词】中东欧国家;欧洲政治;经济发展;地缘政治;东欧剧变;中欧关系;中期规划

【来源】《世界知识》2017 年第 01 期

11

11 、中东欧地区形势:保稳定、求发展、巧周旋

【作者】欣荣;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东欧中亚局;

【摘要】本文介绍了 2016 年的中东欧地区形势, 2016 年的欧洲整体因受到英国脱欧导致

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乌克兰问题持久化、难民潮、恐怖袭击和经济复苏缓慢影响,形势

更加复杂。在此背景下,中东欧各国积极应对,对内以稳定和发展为先,局势相对平稳,经

济企稳向好;对外力求务实多元,成为欧洲相对稳定的板块和经济新兴力量。

【关键词】中东欧地区;欧洲范围;非传统安全;大国博弈;务实发展;中东欧国家;议会

选举;欧洲一体化;政治生态

【来源】《当代世界》2017 年第 02 期

12

12 、国内因素对黑山外交政策的影响 ——以政府推动加入北约为案例

【作者】Luka Maric;吉林大学

【导师】刘德斌;崔悦

【摘要】黑山在 2006 年通过全民公投取得独立。它从那以后开始了亲西方进程。议会中所

有政党都有成为欧盟成员的目标,但是一些反对党派反对黑山成为北约成员,其他的中立党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4

支持对这一问题进行全民公投。执政联盟自从国家独立后(以及独立前)就拥有着议会的多数

席位。因此,政府可以执行加入北约的政策而不必得到反对党的支持。尽管如此,反对派所

占的人口比例还是很大,他们包括执政联盟的选民。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北约问题总是作为

欧洲—大西洋一体化的一部分呈现于公众视野。2014 年威尔士峰会后,官方说明黑山将被

邀请开启加入北约对话,但没有实现,从这以后,亲北约的运动被激起了,北约成为了黑山

政治中的主要问题。2015 年,黑山收到了邀请,预计在 2017 年加入北约。本文的研究问题

是:为什么从 2012 年以来,取得北约成员资格成为了黑山政府的重要问题?本文的主要论

点是黑山的北约问题例证了黑山社会的两极分化。对北约问题的强调使得焦点转变为国内政

治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并且社会被再一次分裂。这一分裂曾经被错误地认为与目前的分歧相

关联,并曾被用来复原上述的分裂。执政党将国家地位和爱国主义问题和北约问题联系起来,

再次试图融合分歧,同时通过得到西方的认可而使其规则合法化(2015 年 12 月 2 日,黑山

收到了进行加入谈判的正式邀请)。本文说明了北约问题对于 2016 年议会选举的重要性。

本文运用过程追踪法来评判政府对其行动的论证。也采用归纳法来为研究主题提供一个新的

解释。文章的目的是为政府寻求加入北约的决定给出合理的、一致的解释,并加强在过去两

年中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文章着重于从国内因素视角来分析这个问题。

【关键词】黑山;北约;中立;外交政策分析;转移外交政策

【来源】吉林大学,国际关系,2016,硕士

二、文化教育

1 1 、捷克斯洛伐克开始转型的外部因素探析

【作者】奥尔德日赫·图马;禚明亮;张欢欢;捷克科学院当代历史研究所

【摘要】对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主义体制失败的内部政治和社会背景以及崩溃的原因,人们

已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关于各个因素和角色的作用和重要性,也已经从许多不同视角

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然而,对于来自国外的影响、外国事件和国内对此的反应,捷克历史学

界和新闻界则关注很少,大多局限于一般性的概括。在本文中,作者更为细致地评估一些重

要因素的影响,这种评估可以用来说明 1989 年的诸多事件在何种程度上是互为条件、相互

交织的。

【关键词】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匈牙利人;社会环境;领导团队;雅克什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6 年第 02 期

2

2 、“中欧”的重新确立与回归欧洲——斯洛伐克和捷克的想法与概念 (1989 — 2004 — 2014)

【作者】弗拉基米尔·戈涅茨; 邵文实;布拉格查理大学

【摘要】“什么是中欧?”“中欧的未来是什么?”1989 年之后,许多期待变得有了解决之

道,包括出于安全以及经济、文化合作等理由而“重新确立‘中欧’”。同样,“回归欧洲”

也成了人们的主张。但 1989 年以后,问题仍然是没有找到认同感。寻找新的认同感势必成

为在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内与政治民族主义决裂的过程。这还需另一代人的努力才有

可能。只有强力加大的安全威胁才会缩短这一过程(但无人想要这个结果)。只有到那时,两

个共和国才可能稳定下来,在欧洲申请到新的地位愿景。不幸的是,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

中欧的思维便抛弃了对这种文化主导地位的承认,它陷入了对政治主导地位的崇拜。因此,

“中欧”正在恢复,尽管仍然站在十字路口。“中欧”的凝聚力同时也通过其功能性的内在

机制而在欧盟当中得到塑造。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5

【关键词】文化主导;维谢格拉德集团;政治解放;文化合作;东南面;文化共同体;安塔

尔;俄斯特拉发;经互会;内部区域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6 年第 02 期

3

3 、分离的整体 从布拉格“ KBostici ”学生宿舍改造再看捷克当代建筑

【作者】蒲仪军;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捷克作为欧盟的发达国家之一,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

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可持续的设计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文章通过对位于布拉格 10 区的某

栋建筑改造为学生宿舍楼的设计分析,经由几个关键词探讨捷克既有建筑改造的策略及方法,

同时探讨了捷克当代建筑的特征及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关联。

【关键词】捷克;建筑改造;立体主义;功能主义;现代性

【来源】《时代建筑》2016 年第 04 期

4 4 、论 0 20 世纪捷克科学技术的对华转移

【作者】韩晗;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摘要】从史料的角度分析了 20 世纪捷克科学技术对华转移的内容与特征。以上海闸北水

电公司、沈阳中捷友谊厂及对拔佳公司的皮革技术引进为观照对象,结合赴捷中国留学生如

何作为捷克科学技术的对华转移的主体进行综合研究,认为 20 世纪捷克科学技术的对华转

移主要建立在捷克的强势领域之上,并且不带政治附加条件等。并进一步认为,在“一带一

路”的国家战略下,捷克科学技术对华转移将会走向双向与多元。

【关键词】捷克;科学技术;对华转移;20 世纪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 04 期

5 5 、6 16 世纪匈牙利新教改革探析

【作者】宋保军;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匈牙利新教改革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重要一环。其起始于 16 世纪初路德教的传入。

此后,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势力,给新教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接下来,

匈牙利分裂,各地区统治者为寻求更多支持,多实施相对宽容的宗教政策。同时,战乱带来

的心理创伤使许多匈牙利人从新教中寻求精神救赎。在种种因素作用下,新教在匈牙利迅速

传播,最终于 16 世纪末占据优势地位,并对匈牙利的宗教、文化和民族认知影响深远。

【关键词】匈牙利;新教改革;奥斯曼帝国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 05 期

6 6 、1 21 世纪社会主义: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国际学术论坛暨第三届中俄国际

学术论坛综述

世纪社会主义: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国际学术论坛暨第三届中俄国际

学术论坛综述

【作者】尚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摘要】2016 年 6 月 13 日-22 日,“21 世纪社会主义: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国

际学术论坛暨第三届中俄国际学术论坛”成功举办。6 月 14 日-20 日,分别在白俄罗斯的明

斯克、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保加利亚的索菲亚召开了四场国际学术论坛。明斯克和

索菲亚的学术论坛主题是“21 世纪的社会主义”,主要议题为 21 世纪的社会主义与中国和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6

白俄罗斯的合作以及中国和保加利亚的合作;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学术论坛主题是“中国和

俄罗斯:建立公平与安全的世界秩序”以及“中俄的区域一体化方案:合作的问题与前景”。

【关键词】国际学术论坛;索菲亚;世界秩序;社会发展理论;观念问题;俄罗斯科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欧亚地区;学术交流;形态创新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 年第 08 期

7

7 、捷克特殊教育保障体系及启示

【作者】李尚卫;宜宾学院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摘要】保障体系是特殊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捷克特殊教育经历 200 多年的历史沉淀,目前

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本文主要从管理机构、法律体系、经费来源、教师培

养、质量评价等方面介绍了捷克特殊教育保障体系。借鉴捷克特殊教育发展经验、反思我国

特殊教育现实,本文认为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理顺特殊教育管理机制、

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完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特殊教育;保障体系;捷克;启示

【来源】《中国特殊教育》2016 年第 07 期

8

8 、博洛尼亚进程中罗马尼亚高等教育改革及启示

【作者】张广山,熊健民;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在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之后,罗马尼亚采取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措施,包括完善高

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教育立法改革、加大财政支持鼓励区域间学生流动等。然而

改革中也出现了质量保障缺少区域间的协调配合、高等教育立法中的某些条款脱离实际、欧

洲高等教育体制的相对不公不利于学生流动、高等教育融资困难等问题。由此启示我国高等

教育改革要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立法要立足实际、要促进国际的学生流动。

【关键词】罗马尼亚;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改革

【来源】《教育探索》2016 年第 07 期

9

9 、浅谈塞尔维亚规范和预制Ⅰ梁结构

【作者】王飞,黑世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针对塞尔维亚北环线项目的特点,分析了塞尔维亚当地的规范一些具体内容和当地

预制Ⅰ梁结构的特点,方便大家对塞尔维亚规范和当地预制Ⅰ梁设计以及构造有个初步的认

识和了解。

【关键词】塞尔维亚;桥梁规范;预制Ⅰ梁;结构;研究

【来源】《公路》2016年第09期

10 、中国与匈牙利的医疗正式支付方式比较研究

【作者】李雪燕,李梦龙;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摘要】目的对匈牙利初级医疗、门诊及住院服务医疗正式支付方式进行介绍,对我国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正式支付方式改革实践进行具体分

析。方法:运用跨国资料比较分析我国与匈牙利关于医疗正式支付。结果及结论:我国可以

借鉴匈牙利医疗正式支付中初级医疗系统,并提出中、匈两国医疗正式支付方式改革的新取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7

向,即改变按服务项目支付机制、确定以“总额控制、定额管理、合理调整”为主体医疗费

用正式支付方式体系,并清晰界定医疗共同支付与自费支出。

【关键词】医疗服务;支付方式;医疗正式支付;中国;匈牙利

【来源】《中国卫生经济》2016年第09期

11 、中东欧 6 16 国中医药概况与发展战略思考

【作者】于福年;匈牙利中医药学会

【摘要】介绍包括匈牙利在内的中东欧 16 国中医药发展概况,并从海外中医人的角度,提

出了把握“一带一路”契机,推动中医药在中东欧国家发展的战略思考。在总结匈牙利成功

实现中医立法经验基础上,提出中东欧中医药发展当以中医药技术和疗效为切入点,以制定

沿线国家统一的国际中医药标准为原则,以建立当地的中医药医疗中心为手段,以双方政府

立项、多方参与、市场运作为机制,进而推动当地实现中医立法。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医药;海外中医;中欧;东欧;匈牙利

【来源】《中医药导报》2016 年第 23 期

12 、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现状评估与对策建议

【作者】佟巍;中国国际关系学会

【摘要】人文交流有助于各国民众加深了解、沟通顺畅,这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增进

政治互信,加强经贸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高质量的人文交流是改善国家形象、提升

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现状进行梳理,

针对目前“16+1 合作”机制在人文交流方面存在的挑战和瓶颈加以分析,并提出具有可操

作性的建议。

【来源】《公共外交季刊》2016 年第 04 期

13 、塞尔维亚中小学汉语教学概况

【作者】杨倩;西安外国语大学

【导师】张丽娜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塞尔维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汉语教

学在塞尔维亚也蓬勃发展起来。2012 年,塞尔维亚国家教育部与中国国家汉办签署“塞尔

维亚中小学开设汉语课试点”计划,汉语教学正式走入塞尔维亚中小学课堂。笔者利用在塞

尔维亚札那查尔州做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机会,记录了塞尔维亚中小学汉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案

例,对塞尔维亚中小学汉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文结合前辈经验及当地中小学校长和教

师的意见,从宏观层面介绍了塞尔维亚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现状,包括汉语教学规模、师资力

量构成、课程设置、使用教材、教学条件等,分析了其汉语教学特点,指出优劣,并提出了

有针对性的建议;微观方面,本文指出了塞尔维亚中小学汉语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提出

了一些改进建议,以期为塞尔维亚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塞尔维亚;中小学;汉语;教学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6,硕士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8

三、经济贸易

1 1 、捷克:中东欧“ 16+1 ”合作重要示范国

【作者】张永军,徐占忱,梅冠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摘要】把捷克作为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国和深化中国—中东欧“16+1”合作的重

要示范国,在能源、交通、金融等各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2016 年 3 月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出,要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契机,推动两国实现全方位、深

层次的合作。我可以把捷克作为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国和深化中国—中东欧“16+1”

合作的重要示范国,在能源、交通、金融等各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关键词】中东欧;战略支点;伙伴关系;投资场所;国内外资金;地区经济;经济服务化;

债务危机;通道建设;陆路通道

【来源】《中国投资》2016 年第 06 期

2 2 、遵循规律 重视风险 稳步发展零售业务——瑞士法郎贷款在匈牙利失败的启示

【作者】陈路阳;匈牙利中国银行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瑞士法郎按揭贷款在匈牙利及其他中东欧国家的兴起、发展及最终

失败的原因,揭示了外汇按揭贷款的特征及风险,提示中国银行业从中汲取教训,遵循业务

规律,重视各类风险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稳步发展银行零售业务。

【关键词】瑞士法郎贷款;匈牙利;零售业务;启示

【来源】《国际金融》2016 年第 06 期

3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的实证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的实证分析

【作者】李丹,夏秋,周宏;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粮食问题研究

中心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文

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进行重新审视。研究表明:近年

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贸易发展迅猛,且贸易产品之间表现为较强的互补性;GDP 水平的

提升以及人口增长是贸易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双方贸易效率水平较低,未来贸易发展仍有

很大潜力,贸易互补性、海运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对双方贸易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关税水平、欧盟一体化进程对双方贸易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提高贸易效率,

增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业贸易利益,应采取调整贸易结构、提升中国农产品竞争力、优

化贸易环境等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东欧;农产品贸易;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来源】《新疆农垦经济》2016 年第 06 期

4 4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曲如晓,杨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在“一带一路”60 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据了 1/4,是“一带一路”战略

实施的重要板块。近些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发展迅速,经济互补性增强,经贸合作领域

日益广阔。加快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对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实现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9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阐述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

经贸合作的现状,指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机遇,同时提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

经贸合作的挑战,提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东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比重;发展阶段;出口产品结构;运输设备;

初级产品出口;欧亚大陆;农产品进口国;经济发展速度

【来源】《国际贸易》2016 年第 06 期

5 5 、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升温 P PPP 模式备受关注

【作者】郭艳,王世钰;本刊记者

【摘要】中东欧 16 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区。一带一路和

16+1 合作框架的提出,使中国与中东欧近年来双边贸易与合作日益紧密。在过去5 年间,

中国和中东欧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占比超过六成, 中东欧国家

优质的牛羊肉、奶制品等农产品在中国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中国的日用消费品也受到中

东欧消费者的喜爱。中投顾问在《2016-2020 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深度调研及投资机

会研究报告》中指出,中东欧 16 国均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中国与中东欧双方经济

发展有较高契合度,中东欧国家普遍对“一带一路”建设充满期待,中国与中东欧未来合作

大有可为。双方可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洲发展战略的对接、国际产能合作与欧洲

投资计划的对接以及“16+1 合作”与中东欧合作的对接。

【关键词】中东欧国家;PPP 模式;海上丝绸之路;海关统计;机械制造;地区基础设施;

贸易领域;鉴定评估;产品贸易;律师事务所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2016 年第 07 期

6 6 、中国- - 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作者】欧阳瞾杰,郜志雄;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 WITS 数据库,运用 G-L 指数、MIIT 指数和 RCA 指数,实证分析了 2000-2014

年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对中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与中波、中匈、中罗、中

斯制成品贸易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总体上,2000-2014 年中捷制成品贸易表现为产业间

贸易,中国的竞争优势不显著;SITC7 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且向产业内贸

易演变。

【关键词】中捷贸易;产业内贸易;制成品

【来源】《北方经贸》2016 年第 07 期

7 7 、塞尔维亚地区物资采购管理特点

【作者】许建伦,乐杰;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物资采购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九大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之一,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所在和主要利润控制点。施工成本中物资约占整个成本的

70%以上,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是控制整个工程成本的关键。探讨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

项目中的物资采购管理难点、风险和防范对策及特点。

【关键词】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物资采购;管理;成本控制

【来源】《公路》2016 年第 09 期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0

8 8 、中波经贸凸显商机

【作者】姚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摘要】波兰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也是中东欧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在两国

领导人亲自推动下,双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合作,使双

边经贸合作出现可喜变化。最近,习近平主席对波兰进行的历史性国事访问,以及中波建立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必将极大地促进中波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中波在贸易和投资、产能和

装备制造合作、创新融资模式助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合作等方面潜力巨大。

【关键词】双边经贸合作;地区经济总量;互联互通;发展战略;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

贸易不平衡;企业合作;罗兹;班列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6 年第 07 期

9 9 、罗马尼亚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孙帮俊;王娜;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金融学院

【摘要】1989 年东欧政局剧变后,罗马尼亚经济制度的转轨造成国有企业大量职工失业,

使养老金的缴费人数骤减,养老金收入急剧萎缩,而作为战略措施的提前退休政策则进一步

加剧了养老金制度财政紧张的状况。为了弥补原有制度在设计上的缺陷,缓解财政危机,2001

—2011 年罗马尼亚政府分三个阶段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三个支柱的养老金

新制度使其待遇公式更趋向合理,并使财政的可持续性得到加强,对我国养老制度改革具有

借鉴意义。

【关键词】罗马尼亚;养老金制度;转轨;改革

【来源】《对外经贸》2016 年第 08 期

10

10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合作面临的困难及政策建议

【作者】李含;中央民族大学

【摘要】中东欧国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

位,是我国将“丝绸之路”通向欧洲的重要布局。因此,深化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

具有重要意义,“16+1 合作”的推动也使得双边的合作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基础

设施建设,尤其是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技术领先,而中东欧国家又亟需更新基础设施建设,

双方形成互补性,因而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合作进展巨大。但同时,双边在合作过程

中也出现了许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但阻碍了双边的经济合作,而且阻碍了双方的其他领

域多向发展,必须通过适时的政策调整加以积极的引导。

【关键词】中东欧;基础设施;经济合作;问题;政策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 年第 11 期

11

11 、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展发展的研究

【作者】段小红,伍婵提;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宁波大红鹰学院

【摘要】为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与中东欧各国的全面合作,强化宁波“港

口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地位,努力把宁波打造成为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之地,中

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展(简称“中东欧常年展”)于 2015 年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

易博览会(简称“中东欧博览会”)期间初建成型,并亮相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本文

通过 PEST 分析模型,就影响未来中东欧常年展项目变化趋势的 4 个主要关键因素进行了研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1

究,并提出了全力推进项目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东欧常年展;“一带一路”战略;宁波;PEST 分析

【来源】《中国商论》2016 年第 11 期

12

12 、浅析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参与 P PPP 项目所面临的风险

【作者】王月含;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结合实际,分析在中东欧市场参与 PPP 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寻求应对措施,减少企

业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东欧;PPP;风险

【来源】《现代商业》2016 年第 16 期

13

13 、“ 16+1 ”国家的差异性与“精准”的经贸合作

【作者】孔寒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摘要】“精准性”主要是指中国同中东欧 16 国在各方面的合作要互需互补,规模和档次适

度。 “16+1”的“关系”与“合作”是双方构建的,而对方又是一个国家群体。本文从具

体操作层面考虑这种“关系”与“合作”,特别是对于有效的经贸合作来说,了解中东欧 16

国间的差异和中国同这些国家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的基本前提是对中东欧

16 国的多样性和中国与它们的差异性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和考察,而不是脱离这些因素

进行政治论证或学术论证。

【关键词】中东欧国家;精准性;对外经贸关系;中国出口商品;国内生产总值;民族关系;

【来源】《世界知识》2017 年第 01 期

14 、中东欧和独联体转轨国家银行信贷增长研究

【作者】刘果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导师】高杰英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一体化、银行一体化浪潮的推进,外资银行广泛参与到发展中国

家银行体系之中,随之而来,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性和银行稳定性的探讨也愈发增多。

持肯定态度的人士相信,外资银行进入能够显著改善东道国银行绩效,有利于东道国银行业

的稳健发展;持否定观点的人士则认为外资银行在金融危机时会引发大规模撤资,成为危机

传染的渠道。20 世纪 90 年代苏联解体以来,中东欧和独联体转轨国家先后开始了金融自由

化改革,选择了不同的银行业制度设计和改革道路,由此也形成了当前不尽相同的银行业发

展水平与和外开放程度。基于这一事实,本文首先回顾了转轨国家的银行业发展历程,其次

采用面板分析方法,以中东欧 11 国、独联体 3 国共 14 个转轨国家在 2001-2014 年期间的国

内信贷增长率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了转轨国家银行业体制改革、外资银行进入和母国经济

危机对国内信贷增长的影响。最后得出如下结论,过高的外资银行占有率不仅不能保证本国

信贷的稳定增长,反而在母国经济危机时会成为风险传导的渠道,造成东道国信贷供给的下

降;进行有效的银行业改革、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有益于增强转轨国家银行信贷的稳健性;

国内货币政策对于转轨国家的信贷规模仍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转轨国家;银行危机;外资银行;信贷增长

【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学位),2016,硕士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2

四、外刊摘要

1. Are Central Banks in CEE Countries Concerned about the Burden of Public Debt?

【Author】Joanna Mackiewicz-Łyziak (Warsaw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monetary policy rules in the Czech Republic,

Hungary and Poland, with public debt as an additional explanatory variable. We estimate linear

rules by the GMM estimation and non-linear rules, using the Markov-switching model.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the Czech Republic and Poland the monetary authorities respond to

growing public debt by lowering interest rates, while in Hungary the opposite may be observed.

Moreover, we distinguish between passive and active monetary policy regimes and find that the

degree of interest rate smoothing is lower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central banks to inflation and/or

output gap is stronger in an active regime. In the passive regime, the output gap seems to be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Key words】 general government debt;monetary policy;regime switching;Taylor rule

【Source】(2017) Comparative Economic Research. Vol. 20 Issue 1, pp.35-51.

2. The Determinants of European Union (EU)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in the EU

Countries from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During 1994-2012.

【Author】Donny Tang (Temp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bstract】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the CEECs‟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can explain

the EU FDI in the CEECs during 1994-2012. The higher bank credit flow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FDI in 2005-2012.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major banking sector reforms undertaken

before the CEECs‟ EU accession. Second, the stock market size had a positive effect in 1997-2004.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EU membership announcement facilitated deeper stock market

integration. Third, the higher country income, in interaction with a higher bank credit flow, had

only a small positive effect in 2005-2012. The higher income CEECs have pursued much deeper

bank liberalization through large-scale privatization of state-owned banks. Finally, the higher

country income, in interaction with a larger stock market size, had a negative effect in 2005-2012.

A possibl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he EU countries have started to divert their new FDI to the

non-EU countries.

【Key words】European integration; European Union; Financial marke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ource】(2017) Comparative Economic Research. Vol. 20 Issue 1, pp.75-99.

3. Factors Leading to Earl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Emerging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Economies

【Author】Jurgita Sekliuckiene (Kauna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thuania)

【Abstract】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earl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INVs) in Lithuania – a transition economy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EE). The determinants of early internationalization were group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entrepreneurial, firm-related and contextual determinants, and their impact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3

on high-tech INVs that operate in emerging economies was investigated.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The research design is a case study approach.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of six Lithuanian entrepreneurial firms that demonstrated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rapidly expanded into foreign markets during the preceding year. Findings: Region-specific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are provided for new ventures in CEE emerging economi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essential factors leading to the earl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Vs operating in Lithuania,

a transition economy, are entrepreneurial factor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Vs from CEE emerging

economies is driven by push factors related to domestic market specifics; however, institutional

factors do not seem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Vs‟ internationalization. Research

limitations/implica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studies are not generalizable to the

entire population of INVs in Lithuania. However, the results are substantial considering the

success of high-tech Lithuanian firms that started their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shortly after their

inception. Future resear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by seeking to apply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emerging economies with larger samples and a focus on distinct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riginality/value: Th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o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by exploring earl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Vs in the context of

transition economies in CEE.

【Key words】Early internationalization; Emerging economy;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Lithuania; Transition economy

【Source】(2017)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Vol. 29 Issue 2, pp.219-242.

4. Sectoral Change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Growth during Boom, Bust and Recovery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uthor】Andres Kuusk (University of Tartu, Estonia); Karsten Staehr(Tallin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stonia); Uku Varblane(Tallin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stonia)

【Abstract】This paper assesses the extent of structural or sectoral change and its importance for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 during times of boom, bust and recovery. The analysis covers 10

EU countries from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over the years 2001–2012. The reallocation of

labour across sectors was substantial during the boom, very extensive in 2009 at the depth of the

crisis and modest in the subsequent recovery period. The contribution of sectoral change to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 is computed using various decomposition methods. Changes in

labour productivity within sectors play the dominant role for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 while

reallocation of labour between sectors is less important. This pattern is found through most of the

sample period despite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extent of sectoral change during the boom, crisis and

recovery.

【Key words】Labour productivity; Structural change; Reallocation; Productivity decomposition

【Source】(2017) Economic Change and Restructuring. Vol. 50 Issue 1, pp.21-44

5. Bank Lending, Crises, and Changing Ownership Structure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uthor】Franklin Allen (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 Krzysztof Jackowicz (Kozminski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4

University); Oskar Kowalewsk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 (INE

PAN), Warsaw School of Economics);Łukasz Kozłowski (Kozminski University)

【Abstract】We examine the interactions of bank lending dynamics,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crisis phenomena in the banking system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EE) countries. Using

a panel dataset of more than 400 banks for the period from 1994–2010, we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ownership structure on a bank‟s lending activities in CEE countries was conditional upon the type

of crisis, namely, whether it was a host, home, global, or simultaneous crisis. In contrast, our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bank-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eposit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 ratios,

a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credit growth during both normal economic times and crisis

periods, regardless of the crisis type. Moreover, we provide indirect evidence of the benefits of

banking sector diversification dependent upon the criterion of parent banks‟ country of origin.

【Key words】Credit growth; Crisis; Domestic banks; Emerging markets; Foreign banks

【Source】(2017)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Feb2017, Vol. 42, pp.494-515

6. Drivers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 The Case of the Polish Economy in Transition

【Author】Robert Kudłak (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EE) countries

went through significant changes that were supposed to mould them into liberal market

democracies. Those changes that took place in the legal-institutional, market and civil society

fields have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sphe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Clark and Cole, 1998). As a result, also corporate behaviour toward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part from changes determined explicitly by legal developments, Poland

has witnessed a rapid increase in voluntary corporate initiatives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uch as ISO 14001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E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cover the drivers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 as well as its specificity and dynamic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in Poland. In order to reach this goal, 283 Polish-based companies were

surveyed. The conducted study showed that they tended to „go gree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meet the ever-chang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expecting to

capitalise on this type of corporate activity. The latter was reflected in the corporate expectation to

enhance their image.

【Key words】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Driver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ISO;

Poland; Transition economy

【Source】(2017)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Vol. 142, pp.3194-3203

7. Crisis and change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 Author 】 Anna Soulsby (Nottingham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Graham

Hollinshead(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Thomas Steger(University of Regensburg)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pecial Issue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since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Already dependent economically on funding from

the west and lacking the robust industrial relations institutions traditional in much of Western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5

Europe,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we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However, there are important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strategies of key actors hav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outcomes.

【Key words】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risis; Governments;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Regime variations; Shock therapy; Trade unions

【Source】(2017) Europe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23 Issue 1, pp.5-15.

8. The Sources of Contagion Risk in a Banking Sector with Foreign Ownership

【Author】Tomas Fiala(Swiss Finance Institute and Università della Svizzera Italiana); Tomas

Havranek(Charles University and Czech National Bank)

【Abstract】Foreign-dominated banking sectors, such as those prevalent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re susceptible to two major sources of systemic risk: (i) linkages between local banks

and (ii) linkages between a foreign parent bank and its local subsidiary. During and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second source of risk has been stressed by local regulators. Using a

nonparametric method based on extreme value theory, we analyze interdependencies in downward

risk in the banking sectors of the Czech Republic, Poland, Slovakia, and Turkey during 1994–

2013. We find that the risk of contagion from a foreign parent bank to its local subsidiary is

substantially smaller than the risk between two local banks.

【Key words】Banking;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Extreme value theory; Financial stability;

Parent–subsidiary relationship; Systemic risk

【Source】(2017) Economic Modelling. Vol. 60, pp.108-121.

9. What do Unions do in Times of Economic Crisis? Evidence from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uthor】Artjoms Ivlevs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Michail Veliziotis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Abstract】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rade union membership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has

been in continuous decline, and unions in the region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weak.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actual relevance of trade unions for individual workers in the

post-socialist world. We explore the role that unions played in protecting their members from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Using data for 21 post-socialist countries from the

Life in Transition-2 survey, we find that union members were less likely than comparable

non-members to lose their jobs during the crisis. This beneficial effect of union membership wa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n countries which were hardest hit by the crisis. At the same time, union

members we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wage reductions, suggesting that unions were engaged in

concession bargaining. Overall, our results challenge the common view that unions in the

post-socialist countries are irrelevant.

【Key words】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oncession bargaining; Crisis; Post-socialist; Trade

unions

【Source】(2017) Europe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23 Issue 1, pp.81-96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6

10. Inflation Volatility, Monetary Policy, and Exchange-Rate Regim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Evidence from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Analyses

【Author】Scott W. Hegerty (Northea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bstract】Years after the fall of Communism, countri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follow a

variety of often-changing exchange-rate and inflation targets. How has inflation behaved under

such different regimes? This article compares monthly CPI and PPI inflation for six fixed-rate and

four floating-rate currencies before estimating structural breaks in each series. It compares

whether the mean and variance differ across the breaks in each series, using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tests. Granger causality testing is used to examine spillovers between inflation- and

exchange-rate volatility. Overall, time-series properties differ across series and regimes, with the

Balkans most susceptible to spillovers between exchange-rate and inflation volatility.

【Key words】Central/Eastern Europe; Granger causality; Inflation; Nonparametric methods;

Volatility

【Source】(2017) 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 Vol. 55 Issue 1, pp.70-90

11 .Crisis and Opportunity: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and Varieties of Crisis Responses in

Estonia and Slovenia

【Author】Magnus Feldmann (University of Bristol, UK)

【Abstract】A growing literature has analysed capitalist institutions in Slovenia and Estonia, two

countries often viewed as representing very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Slovenia has been unique in the region, given its highly centralized wage bargain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ist institutions, notably the tripartit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it is

thus an exception to the general pattern of weak unions and „illusory corporatism‟ across the

region. By contrast, Estonia is commonly viewed as a prime example of a liberal market economy,

in which industrial relations are decentralized. This article analyses how these distinctive

institutional configurations have shaped the two countries‟ responses to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beginning in 2007–2008. It explores whether these institutions have undergone changes as a result

of the crisis, and also seeks to identify lessons from this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corporatism and tripartism, and also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trade unions and progressive politic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more generally.

【Key words】Economic policy; Estonia; Great Recession; industrial relations; Slovenia

【Source】(2017) Europe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23 Issue 1, pp.33-46.

12. What Next for Union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visibility, Depar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Author】Umut Korkut (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Alex de Ruyter (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 Manos Maganaris (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David Bailey(Aston University)

【Abstract】This article examines union revitaliza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focusing on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7

two countries: Hungary and Latvia. Trade unions have not only had to cope with a declining

membership base, but have also had to respond to austerity programmes and government cuts in

public sector employment. We argue that the inability of unions to provide a strong voice for

alternative policies to the current neoliberal orthodoxy has been driven by a declining membership

base, but also by weakened social dialogue mechanisms, limited industrial representation and an

ageing membership profile, exacerbated by net outward migration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we

find that unions in Latvia and Hungary have responded differently to these issues.

【Key words】Hungary; Industrial relations; Labour market; Latvia; Migration; Trade unions

【Source】(2017) Europe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23 Issue 1, pp.65-80.

13. Gross Exports Versus Value-Added Exports: Determinan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Manufacturing Sectors in Selected CEE Countries

【Author】Magdalena Olczyk; Aleksandra Kordalska (Gdansk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oland)

【Abstract】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impact of selected determinants on both value-added exports

and gross exports for seven CEE economies, based on thirteen manufacturing subsectors for the

years 1995–2011. The results show a decrease in domestic value-added, especially in high-tech

industries. The impact of the determinants, except for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s similar for exports

in value-added and in gross term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abor productivity and highly skilled

employee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generating domestic value-added. CEE countries do not

achiev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a capital-intensive nature. Manufacturing does not serve a

“carrier function” for services.

【Key words】CEE economies; Gross exports; Manufacturing; Value-added exports

【Source】(2017) 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 Vol. 55 Issue 1, pp.91-109

14. The Coevolution of Finance and Property Rights: Evidence from Transition Economies

【Author】Christopher Hartwell (Kozminski University)

【Abstract】The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 to capitalism was necessarily accompanied by a

sudden and abrupt increase in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society. This increase occurred in an

environment that, even now, still has little experience with or expertise in financialization. Given

that financialization occurr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growth and evolution of othe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the question arises: What was the effect on these other nascent institutions

like property rights?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ization

and property right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Using a unique monthly database of twenty transition

countries over a period from 1989 to 2012,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ization

depends on which definition of “financialization” is used. In particular, increases in basic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mproved property rights.

【Key words】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Financializa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Property rights;

Transition economies

【Source】(2017)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M.E. Sharpe Inc.). Vol. 51 Issue 1, pp.73-97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8

专题论坛

1 1 、构建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新格局

【作者简介】王明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副教授

【全文】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是近年来中国外交领域蓬勃发展的新议题。其中,人文交流

既是中国构建、强化自身特色鲜明的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一项

长远战略。中东欧国家是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国建交最早的一批国家,且很早就互派留学生并

开展汉语教学。近年来,双方人文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快速发展,李克强总理与中东欧国家领

导人共同发表的《布加勒斯特纲要》和《贝尔格莱德纲要》均把人文交流作为重点领域进行

详细规划并予以推进。2015 年 11 月 24—25 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

导人会晤,进一步推进包括人文交流在内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当前,双方

人文交流与合作以文化交流、人员交流和思想交流为重点,涉及举办文化论坛、媒体互访、

艺术节、旅游项目以及青年节等,开始出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往模式。中国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 2016 年 3 月 28—30 日对捷克进行了国事访问,进一步推动包括捷克在内

的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如何衡量与评估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外交的效果是人文交流的核心议题。人文外交效

果评估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是人文外交效果评估的复杂性,涉及人文与经济等其他因素,不

易区分到底是哪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二是人文外交关涉价值规范和理想信念,这些指标很难

进行量化评估。一般而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成效既面临着中国、欧美、中东欧国

家多方政治经济战略方面的挑战,也有具体的观念性和技术性交流手段方面的羁绊。

一、人文交流的结构性影响因素

中国—中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欧盟、美国的反应是影响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

交流与合作效果的结构性因素。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在经贸往来、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合作不断深入。目前,中国是中东欧地区绝大部分国家在亚洲地区的最

大贸易伙伴。中东欧地处欧洲心脏地带,是“一带一路”战略和互联互通的重要支点。在基

础设施建设领域,中方已向中东欧国家提供了近 30 亿美元的基建优惠买方信贷。其中,塞

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项目和塞尔维亚科斯托拉茨电站一期改造项目已经完工。此

外,塞匈铁路、中欧陆海快线等项目也在积极建设中。

尽管中国多次表示与中东欧国家发展政治、经贸关系是巩固整个中欧关系的重要一步,

但还是引起了欧盟的警惕。欧盟担心中国采取针对欧盟不同成员的“分而治之”战略,排挤

和分化欧盟在中东欧的政治影响力。此外,美国也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予以高度关注。

在乌克兰危机和美俄冲突的背景下,美国担心中国正在谋求中东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与此

同时,美国正逐步加强在中东欧军事的前沿部署。不过,无论是中国还是中东欧国家都没有

削弱欧盟影响的内在动力,且都把发展与欧盟的关系置于更重要的位置。2014年3月30 日,

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欧盟总部,强调中欧共建友谊合作之桥。同时,中东欧国家把欧盟作为

其主要的政治经济伙伴,优先发展与美欧的关系是中东欧国家的外交基础。由于欧盟对中东

欧地区有着天然的政治影响力,其针对中国在该地区活动最终做出的任何政策回应,都可能

极大影响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走向。

中国—中东欧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能够多大程度上改善双方存在的战略关系,同时缓

和欧盟与美国的担忧,这是衡量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成效的关键性指标。一方面,欧

盟与美国担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开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以及

信息匮乏。在这方面,人文交流以直观的方式减少信息传递环节,避免可能出现的信息丢失、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19

损毁和失真,有助于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纠正西方国家的信息误判。另一方面,中国—中

东欧国家经贸关系互补性差、总体贸易规模有限,这些弊端和不足可以通过人文外交来弥补

和改善,进而巩固双方的政治互信。

二、人文交流的观念性影响因素

文化传统的差异和价值观念的束缚是影响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因素。一方

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分属不同的文明,且中东欧国家内部文化差异性较大;另一方面,中

国与中东欧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迥异。此外,中东欧国家的文化因素具有历史复杂性。

波兰、捷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家,一方面很早就受到基督教文明的影响,

同时经历了文艺复兴的阶段;另一方面,这些中东欧国家在历史演进和地缘方面不可避免打

下了俄罗斯文明的印记。简言之,文化归属感、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会影响人文交流的效果。

中东欧国家对人文和文化外交的理解与中国存在着很大差异。中东欧国家认为,人文是

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与规范,而文化外交是一种谋取国家软权力的方式,这是从文化冲突和对

立角度来看待人文交流。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是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

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是一种处理人与

人关系的文化选择,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实质性特征,被后人提升到“和合哲学”与“和

善文化”的高度。与西方文明的“二元对立”、“敌我对立”、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况和秩序

混乱不同的是,天下情结、和而不同、人文关怀与和合哲学构成了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

来源。

当前,中国对中东欧国家人文外交有着自身的优势,对于中东欧国家而言,中国的吸引

力尤其在于其展示的悠久文化及近几十年来取得的经济成就。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为中国更主

动地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机遇,也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能够持续升温的内在动力。

三、人文交流的技术性影响因素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人文交流与合作还受到交通、语言等技术条件的限制。中东欧国

家距离中国遥远,大多数国家超过 7000 公里。同时,中东欧国家自身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

存在着复杂情况,再加上双方语言上的差异,这些都影响了双方社会和民间层面的对话与了

解,对深化人文交流提出了挑战。

为了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联系,克服距离隔阂,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和中东欧国家自身的发展构想,双方建立多个基础设施工作组,如中罗交通基础设施合作联

合工作组和中匈塞交通基础设施合作联合工作组,推进和打造交通、物流和贸易通道。旅游

是推动人文交流、增进民众了解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匈牙利等国认识到中国已成为最重要

境外旅游国家,为此,中东欧国家制定合适的推广战略和营销策略吸引中国游客。2014 年

5 月,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促进机构和旅游企业联合会协调中心在布达佩斯设立,罗马尼

亚和保加利亚在北京开办了旅游办事处,而中国开展了“百团千人游中东欧”活动,并将其

常态化和制度化。此外,双方还设立孔子学院、密切出版交流、举办图书博览会等。同时,

双方还在出版方面加强合作,如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已开始互译经典图书。

四、进一步夯实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的建议

人文交流功在当前,利在长远。为此,需要在评估现有人文交流成效的基础上,从中国

—中东欧国家关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积极作为,增强双方人文交流的有效性和

针对性,切实提升人文交流的水平。

(一)以“文明伙伴关系”为目标,

加强双方人文交流的战略规划中国对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应该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的原则下,以实现“文明伙伴关系”为总体目标。当前,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和《中欧合作 2020 战略规划》的指导之下,中国和中东欧 16 个国家正在制定《中国—中

东欧国家中期合作规划》。为了夯实双方友好合作的社会基础,《中国—中东欧国家中期合作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0

规划》应该把人文交流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予以推进。可以尝试在其框架下制定《中国—

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行动计划(2016—2020)》,注意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行动计

划(2016—2020)》与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对接,加强顶层设计,藉此推动中欧战

略伙伴关系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如何有效开展人文交流政策协调和战略对接,

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双方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实际效果。

(二)完善现有机制并打造新型人文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机制格局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近年来通过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机制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双方关系

的跨越式发展。当前,双方人文交流需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现有机制的作用。比如,作为

重要的跨区域政府间论坛,亚欧会议已包含中东欧 12 个国家,中国应推动人文交流成为亚

欧高官会议、亚欧文化部长会议和亚欧人民论坛等场所的重要议事议程,加大亚欧基金对包

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各国人文交流的支持,加紧制定合作规划,支持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文

交流活动,培育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亚欧共同体意识。同时,借鉴其他领域的经验,尝试

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部长会议机制。2011 年 6 月,双方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首次

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并把这一部长级会议定期化、机制化。同时,中国—中东欧国

家也于2015年6月16日在捷克布拉格启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级会议。鉴于经贸、

卫生领域的成功经验,可以考虑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部长会议,进一步加强中国—中

东欧国家人民之间的心灵沟通。

(三)适应“整体性与特殊性”的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差异性需求

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既要有将其作为整体的战略性布局,也要有具体国家的特殊

性要求。中东欧国家曾经具有相似的历史经历,从这个方面看,中东欧 16 国具有一定的共

性。不过,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宗教文化和入盟进程方面差异很大,因而,又很难作为一

个整体。总之,“16+1”平台并不代表中东欧国家形成一个集团,也不应该影响中东欧各国

发展对华双边关系,这在人文交流中尤其需要重视。同时,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也要

纳入中欧人文高级别对话机制的一般框架予以整体推进。当然,中东欧国家毕竟在历史传统、

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与欧盟整体存在差异,人文交流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中东欧国家不同于西

欧国家的显著特征,探索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人文交流路径与机制。

(四)拓展地方合作,夯实双方人文交流中的民间基础

在人文交流中,地方层面的交流可以更好地凝聚地域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从而达到潜

移默化、润物无声和理解包容的作用。因此,地方人文交流是促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发

展的重要动力,是中国推广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

中国对外人文交流主动进取、积极作为的客观要求。在地方交往中,浙江宁波市走在了前列,

与中东欧 16 个国家的 17 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此外,重庆、河北廊坊等城市也加强了与中

东欧国家所在城市在经贸、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合作。今后,应注重发挥上述城市在推动中国

—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当代世界》2016 年第 07 期

2 2 、中国高铁产业投资中东欧国家竞争力分析——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视角

【作者简介】高运胜,尚宇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全文】欧债危机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合作成为新的增长点。

2012~2015 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分别签订三份纲领性文件,构建了投资促进机构联

系机制,并将依托匈塞高速铁路作为亚欧海陆联运新通道,推动企业在铁路沿线建设保税区

和物资分拨中心,推动中欧陆海快线通关便利化合作。中东欧地区日益成为中国“一带一路”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1

战略倡议互联互通的经济新走廊。虽然中东欧国家具有进入欧洲“桥头堡”作用的显著战略

地位与地缘优势,但除了斯洛文尼亚、立陶宛等国以外在港口、铁路、公路、电站和通讯等

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需求。高铁建设不仅能够改变中东欧国家铁路老化严重、电气化比重

低且运速慢现状,而且还将成为贯通亚欧重要通道及中国与中东欧互联互通合作的新纽带与

新亮点。

高铁作为中国互联互通新型优势产业,具有成熟的装备、技术和施工经验,性价比优势

明显,而“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及丝路基金的建立,为中国投资中东欧基础设施建设提

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建设空间与融资可能。中国高铁加强与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

既提升这些国家基础设施水平,也有利于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但也面临欧盟标准和融资模式

不一致等诸多障碍。基于修正钻石模型全面深入分析中国高铁产业投资中东欧竞争力与制约

因素,为中国高端制造在“一带一路”沿线扬帆出海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一、中国投资中东欧 6 16 国互联互通产业现状

截至 2014 年底,中国对中东欧投资存量为 16.97 亿美元,相当于 2006 年 30.76 倍,其

中匈牙利、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比 90%,而互联互通产业投资作为中国一中

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新亮点,则集中在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等巴尔干半岛。中东

欧 16 国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能力强,城市之间距离大多在 100 至 1000 公里范围

之内,适合高铁项目建设,且其中 11 个为欧盟成员,统一大市场导致生产要素流动自由,

而高铁项目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国家间人员和货物流动提供了可能。

目前中国投资中东欧互联互通产业的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跨多瑙河大桥与克斯托拉

茨火电站、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马其顿米拉蒂诺维奇—斯蒂普和基切沃—奥赫里德高速公

路等项目均顺利实施。中国高铁将成为投资中东欧的重要领域,其中罗马尼亚引进的中国高

铁技术,经过欧盟审批后已经开工建设,贯通后的匈塞高铁将连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为“中

欧陆海快线”贯通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与西欧及中东欧国家海陆联运提供了更多选择,不

仅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便于承运高附加值的货物,而且改变了与欧洲贸易西重东轻格局,

地理分布更加多元化。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2

中国大多数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缺乏竞争优势,而高铁则具备转型升级需要的

产业关联性强、附加值高、节约能源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特征。中国高铁已经创造行驶速度、

运营里程、客运量等多项世界第一,并已经投资土耳其、俄罗斯、泰国、印尼、老挝和美国

等国家,建造成本低、具有技术优势且具有丰富的运营和管理经验。中国高铁的技术、成本

和融资等优势能够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更新换代、增量提质的需求有机契合,目前中东欧

国家罗马尼亚、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均明确表示由中国投资其高铁建设,中国高铁质优价

廉会在整个中东欧地区引发显著的示范效应。

二、基于修正钻石模型中国高铁产业投资中东欧竞争力分析

传统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通常采用哈佛大学 Porter 教授( 1990) 的钻石模型,Porter

认为一国或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内部因素: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

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行为,即要素禀赋、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和

市场结构形态。政府与机会作为两个外部变量通过对以上四个因素的作用从而影响国际竞争

力,比如机遇可能打破现有的竞争环境与秩序,创造“竞争断层”,政府则提供稳定环境与

有效规划执行。论文引入技术吸收创新能力作为修正传统钻石模型的核心进行分析。

(一)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中包括天然资源与普通的人力资源等初级要素,以及相关高科技人员、科研机

构与现代化基础设施等高级要素产生协同作用。2014 年 6 月“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

及装备研制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以合并前的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下属的核心企业为主体,

联合了 25 所重点高校,11 家科研院所和 51 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涉及 68 名

院士、500 多名教授及 1 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这些生产要素为中国高铁建立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技术标准规范及进入国外市场提供支持。截止 2016 年 9 月,中国高铁建立里程超过

19000 公里,而其他主要 12 个国家与地区总和为 11605 公里,中国高铁飞速发展主要取决

于丰裕的生产要素。

(二) 需求条件

中东欧国家大多数国家铁路年久失修,电气化高速铁路更是不能满足融入欧洲大市场需

求。斯洛文尼亚按照欧盟指令,为了发挥“泛欧地理走廊”的五号线和十号线区位优势,需

要在 2016 年前完成边境铁路电气化改造,翻新或重建部分铁路,并将铁路主干线提速至时

速 160 公里。目前政府基础设施规划铁路建设包括欧洲 TEN-T 线路新迪瓦查—科佩尔交通

网络优先项目,新卢布尔雅那—叶塞尼采铁路项目等。罗马尼亚 2014 年铁路财政预算为 3

亿欧元,拟用于部分铁路路段、车站和桥梁的现代化改造,且罗政府拟规划修建布达佩斯—

布加勒斯特—康斯坦察港高速铁路。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3

高速或快速铁路修建、技术提升或改造将是中东欧国家主要投资方向,建设需求见表 3:

中国从沿海到沙漠,从热带到寒带,高铁跨越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差异巨大,需求复杂性

为中国高铁获得更多的工程实践,提升技术能力和创新机会,降低产品开发的市场风险,提

升国际竞争能力。而高铁强国日本、法国和德国等由于国土面积小、线路短且单一,未形成

庞大的高铁网络,没有能力在如此复杂地质和气候条件下建设高铁的经验。2014 年随着土

耳其高铁项目完工,标志着中国高铁“走出去”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

(三) 相关与支持产业

一列高铁需要 70 多万个零部件组成,零配件涉及 2000 多家相关企业,健全的上游供应

商及横向相关产业支撑也是中国高铁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高铁的配套产业包括钢

铁、化工、材料、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通讯、电子和电力等产业,且能提供勘探、设计、

工程、机车制造、运营维护等一系列服务,完整产业链产生的协同效应导致质量与成本方面

均具有优势。由于高铁建设需要复杂的技术、巨额的资金,而中东欧在这两方面均较为匮乏。

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亚投行) 与丝路基金也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重点。

(四) 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4

创造与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组织管理、发展战略及国内外市场强有力的竞争

对手。中国高铁龙头企业南车、北车合并后通过规模经济、研发投入与内部高效运作来应对

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把装备制造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对接起来,不仅可以促

进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且能充分利用中国装备产能,实现互利共赢。

(五) 政府与高铁产业竞争优势

政府在制定高铁产业规划,技术引进加快自主创新过程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国务院

2004 年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发展目标为:到 2020 年建设时速为 200 公里以上等级

客运专线 1.2 万公里以上,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10 年政府又将高速

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 年通过验收的高铁项目及中国南北车合并均是

在政府宏观调控与合理布局情况下顺利完成,极大提高了竞争优势。

中国政府非常强调与中东欧国家关系,迄今为止的四次领导人会议,三份双边协定均将

中国投资中东欧互联互通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

(六) 机遇与中国高铁竞争优势

机遇被 Porter 教授认为是产业竞争力获得重要的外在条件。未来 10~20 年全球高铁

将新增运营里程为 1 万公里,且“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拟修建的“中国—哈萨克斯坦

—伊朗—土耳其—欧洲”、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

其—欧洲”运输走廊均为中国高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七) 技术吸收创新能力

在全球竞争力领先的中国高铁产业,虽然发展起步较晚,但并不单纯依赖“市场换技术”,

而是遵循“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发展路径。复杂的线路条件迫使高铁企业超越引进

技术不断进行创新,也成为中国高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中国高铁自主研发时速

350~380km 动车组,工程建设、高速列车、列车控制、客站建设、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等

多项技术指标已经超过欧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自主研制时速 350 公里的 CRH380 系列高速

动车组,自 2010 年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安全运行 4 亿多公里,实现了转向架、减震降噪、

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运营速度和运营试验速度均居世界之首,在大跨度桥梁、

隧道、无砟轨道、长距离无缝钢轨技术、路基沉降控制技术,以及运行的平顺性和乘坐的舒

适性均位居世界前列。

三、中国高铁产业投资中东欧面临的挑战

虽然中国高铁已经制定相应的产品技术、工程建设和技术运营标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高铁技术体系,全面进入中东欧的条件已经成熟,但也面临市场激烈竞争、标准尚未

被国际社会认可、融资模式落后等诸多挑战。

(一)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日本新干线、法国TGV与德国ICE高铁具有成熟技术体系、商业运作经验和高安全标准,

在中东欧国家中国高铁会面临激烈竞争。同时除了成本和技术以外,还需要考虑地缘政治关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5

系,德国与法国同为欧盟成员,在竞标中东欧欧盟成员高铁项目时条件得天独厚。

(二) 中国标准被欧盟认可度不高,且面临技术壁垒

由于我国高铁技术发展时间短,相关体系标准相对于法国、德国在欧洲被认可程度与影

响力要小。中国高铁要想进入中东欧市场,产品需要达到欧盟标准,项目本身与所有的装备

都需要经过欧盟认证。中国目前对中东欧国家投资 90%集中于欧盟成员,而互联互通产业投

资则集中在塞尔维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等巴尔干非欧盟成员国,充分说明欧盟在该领域

的技术壁垒,欧盟标准成为阻碍中国高铁进入中东欧等欧洲区域重要制约因素。

(三) 资金需要量大,传统项目融资方式受到挑战

中东欧国家中的欧盟成员,在符合欧盟标准前提下,部分资金申请欧盟资助与政府预算,

存在的缺口就需要承包商来依赖融资解决,带资承建中东欧高铁等基础设施项目将会是长期

存在的普遍现象。传统的 BOT (建设—运营—转移) 或 BOOT (建设—运营—拥有—转移) 等

方式存在经营风险及资金回收慢的缺陷,中国政府与企业比较青睐交钥匙工程( BT,建设—

转移),不承担运营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PPP (公私合营)、及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

金、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所提供新的融资模式也备受关注。

(四) 中东欧政治环境动荡及社会制度差异

中东欧国家政党林立、政府更迭快、国内环境动荡且各国社会制度差异较大,政治生态

环境复杂,受欧美俄影响较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修建高铁还面临当

地劳动力比例、素质与成本,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问题。由于中东欧大多数是欧盟成员,

劳动力法律保护程度较高,同时语言障碍、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别。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修正钻石模型分析的结果,论文认为高铁产业作为中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战略新

兴产业,无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市场结构、企业发展战略、政府支持、外在机遇,还

是对相关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中国均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虽然中国“一带一路”倡

议与欧盟“容克计划”实施为中国高铁企业走进中东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中

东欧 16 国融入欧盟一体化程度差异及欧盟标准限制,政府与相关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做出应对。

(一) 构建“16+1”利益共同体机制

中国与中东欧均属于经济转型国家,合作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彼此利益契合点及各方合作

的协同性、互补性与平衡性,以此来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多主体的“16 + 1”国

家利益共同体合作机制。当前已设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促进机构联系机制,并下设两个

秘书处,分别设在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驻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属于双边投资协

作的有益尝试,今后还要更多地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与“容克计划”的有效对接。

(二) 注意进入模式的选择

中国企业在参与中东欧国家互联互通产业投资时,很多项目要求带资参与招投标,且要

在当地注册子公司或者分公司,或最好与当地有声誉的企业联合竞标。中国企业应该针对不

同的项目采取适当的经营方式:对不动产抵押等方式的项目,应该尽早向国内金融保险机构

申报,对于 PPP(公私合营)和 BOT (建设-运营-转移)等特许经营方式,应深入研究相关的

法律条款及其修订情况。另外,在中东欧开展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往往资质要达到欧盟要求,

并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融资能力和人力资源,避免出现中标后分包商哄抬物价状况。

(三) 高度关注欧盟及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及建设标准

中东欧国家欧盟成员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需要按照本国和欧盟相关法律进行公开

招投标,列入计划的项目会得到欧盟的资助,但要受到欧盟资助附加条款的制约,且面临一

系列环境评估、设计资质、环境与劳工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承包人需要采购原产于欧盟的

设备及租用当地的施工器具,为工程及相关人员投保基本保险,项目执行与争议需要适应当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6

地的法律法规,并处理好与工程监理之间的关系。

(四) 注意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

中东欧国家更加欢迎中国企业投资布局的整体性,强化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链的整体

迁移,从交通运输(港口、机场、道路)、本地组装、分销网络(建设产业园)到后勤设施(海

运及集装箱设施、电信网络)建设的全产业链领域。但由于中东欧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各

个国家集团利益交织在一起,会导致很多投资项目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主要中东欧国家入

盟后,市场规则增加了中国机构介入的难度,且基础设施巨大的资金投入、资本回收期长和

有限的市场容量使中国投资者很难获得较大收益,部分中南欧国家灰色经济与腐败盛行也增

加了投资的风险。

(五) 建立中国高铁相关产业体系与质量标准

中国高铁要“走出去”,就要构建面向国际的高铁产业体系与技术标准,2016 年 10 月

正式通车的埃塞俄比亚首府亚里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电气化铁路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标准”修

建的电气化铁路,从设计、施工、监理,到轨料、施工装备、通信讯号和电气化设备、机车

车辆,全部使用中国技术和产品,且中国公司获得 6 年经营权。投资中东欧国家的欧盟成员

却需要采用欧盟统一标准并被认证,对于非欧盟成员则可以借鉴亚吉铁路承建+运营的模式。

中国高铁虽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品牌和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仍然与庞巴迪、

阿尔斯通等国外一流企业存在差距。未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转变会成为中国高

铁未来走向海外市场的关键,不仅产品走到中东欧,甚至会将工厂、设备、技术与标准带到

中东欧,既可以利用当地优良的劳动力条件,减少国内能源压力,且能够满足当地就业需求,

构建高铁全球产业布局。另外中国还应发挥作为世界两大铁路国际组织—铁路合作组织( “铁

组”)和国际铁路联盟(“铁盟”) 成员的作用,做好我国铁路标准体系的推介与国际化,加

快中国标准被国际范围内接受的进程。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2017 年第 1 期

人物访谈

1

1 、独家专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打造“一带一路”区域性支点

【作者】方向明;本报记者

【正文】刚刚过去的 2016 年是中国与中东欧互动合作十分活跃的一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3 月和 6 月分别出访了捷克、塞尔维亚和波兰;波黑和捷克等国举办多个“16+1”经贸和投

资论坛;11 月,“16+1”峰会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峰会期间正式成立中国-中东欧金

融控股有限公司,并由其发起设立了规模为 100 亿欧元的中国-中东欧基金,计划撬动项目

信贷资金 500 亿欧元,成为中国第一个政府支持的非主权类海外投资基金,也是“16+1”合

作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中东欧的经济金融纽带空前紧密背后,活跃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中国工商银行

原董事长、中国-中东欧金融公司(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

院长姜建清。曾经一手打造和领导了“宇宙大行”的他,在功成身退后开始了“金融外交和

实干家”的新征程。

春节前,由中国-中东欧基金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发起设立的中东欧经济研究所在

上海正式成立,通过研究中东欧 16 国及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产业、投资、贸易及人文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7

和社会领域,为中国企业投资中东欧市场提供智力支持和科研服务。就中国-中东欧的合作

和发展前景等问题,姜建清接受了第一财经的独家专访。

“中东欧 16 国中 11 个是欧盟国家,5 个是欧元区国家。因此应该与欧洲整体研究结合

起来,深刻认识到中东欧国家有别于‘老欧洲’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独特性,才能

了解其差异性、多样性政治、经济政策的缘由。”姜建清如此表示。

中国- - 中东欧“新格局”

第一财经:大家一直在期待您离开中国工商银行后的新角色,现在谜底揭晓了。为什么

选择中国-中东欧合作作为你下一个大的目标和方向?

姜建清:据中方统计,中国和中东欧 16 国贸易额从 2010 年的 439 亿美元已经扩大到

2015 年的 562 亿美元,占同期中欧贸易额的 9.1%。去年 1-11 月份双边贸易额便达到 529

亿美元,由此可见,和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情况相比,中国与中东欧的经贸合作逆势增长明显。

中东欧国家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资源禀赋,始终在中国与欧洲大陆之间发挥着

桥梁作用。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中东欧合作日趋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组

成,更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欧合作发展的关键媒介。同时,中东欧国家与中国

经济特别是中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强,具备合作的内在驱动,有利于实现协同发展。双方可

在基建、装备、新能源、消费等诸多领域开展对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优势产业对接,进

而带动管理、技术、人才的充分交流,解决经济、贸易、就业等领域的诸多问题。

第一财经:你在金融业深耕几十年,打造了中国工商银行这样的宇宙大行。在中国与中

东欧国家长期经贸和投资活动中,你的老本行金融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姜建清:中东欧国家市场化程度较高,法律监管体系繁复,环保和工会组织影响力大,

无论是开展投资活动,还是提供融资支持,都面临着较高的准入门槛。因此,必须通过创新

金融服务模式,遵循欧盟的贸易投资规则,才能更好地与中国企业和资本携手“走出去”,

将广阔的市场潜力、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坚实的金融实力充分结合,达到互利双赢的结果。

在 2016 年 11 月拉脱维亚举办的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中东欧金

融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发起的中国-中东欧基金正式成立,李克强总理亲自为金融公司揭牌。

金融公司和基金致力于以商业化和互惠互利的金融模式撬动全球资本,吸引来自中国、中东

欧 16 国、欧洲以及全球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

通过全球资本嫁接和中国动力注入,搭建区域性的产业和资本平台,提供领先的“投资

+投行+商行”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这是“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一次重要实践。

: 第一财经:中国经济学界对中东欧国家其实并不陌生,这些国家就是所谓“转型经济体”,

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经济学家在研究自身的转型时,也深入研究和比较了这些转型国家。

当时的总体感觉是,中国的转型比这些国家更成功。从今天的情况看,中东欧经济体发展的

瓶颈在哪里?

: 姜建清:从市场现状看,中东欧迅速增长的发展渴求,面临财政和金融资金短缺的制约。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每年能提供的债权和股权投资远远满足不了中东欧国家

的现实需要。该地区跨国直接投资与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据欧洲私募和风投企业协会

“投资欧洲”统计,2015 年中东欧地区股权及风险投资整体规模仅 16 亿欧元,以中东欧为

主要投向的基金募资规模不足 5 亿欧元。华沙证券交易所作为中东欧区域内最大的证券交易

所,2015 年一级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募资规模 4.4 亿欧元,二级市场股票日均成交量 2.1 亿

欧元,分别为总市值的 0.2%和 0.1%,融资能力和交易活跃度有限。

总体来看,缺乏国际股权投资人的关注,企业股权融资难,诸多产业投资机会乏人问津,

既是制约中东欧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市场开发的潜力所在。因此,结合中东欧的区域

特征和发展诉求,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商业化、市场化模式为主,以股权投资基金为突破

口,带动信贷资金跟进,带动全球投资人关注中东欧市场。相信会逐步形成金融投入、市场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8

开发和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

第一财经:那么,作为亚欧大陆经济带的重要组成,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合作共赢的区位

优势又体现在哪里?

姜建清:中东欧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板块,区位优势明显。作为亚欧大陆经济带的重

要组成,中东欧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区域性支点作用。从地理位置看,中东欧处于

欧盟一体化市场和俄罗斯、中亚地区的接合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延伸的必经之路。从

经济发展看,相比西欧市场,中东欧具有经济活力强、劳动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相

比俄罗斯、中亚地区,中东欧受益于欧洲产业升级和资本转移,经济转型早、进展快,已建

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生产要素配置体系,市场发育更成熟,产品竞争力更强。从产业

结构看,中东欧各国产业分布多元化,在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大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如:

捷克、匈牙利的汽车制造业;匈牙利、斯洛伐克的电子产业;捷克、匈牙利、克罗地亚的旅

游业;波兰、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的农业,均是所在国的支柱产业,也具有较高的外部市场

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中东欧经济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5 年,

中东欧 16 国的整体名义 GDP 为 1.35 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十二,占欧盟区的 8.3%,全球

的 1.9%。其中,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的 GDP 增速均高于 3.5%,捷克的经济增长率为

4.5%,达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水平,并有望在 2016~2017 年间加速发展。

过往五年,我国与中东欧国家不断深化合作。在贸易方面,双边进出口额保持年均两位

数增长,贸易总额翻番,达到 602 亿美元。在投资方面,我国对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由 3

亿美元上升至 17 亿美元,投资方向也拓展至基建、装备、技术、新能源、消费等诸多领域。

在金融方面,中资银行已在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设立分支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与匈牙利、

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等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开展人民币清算;中国也加入欧洲复兴开发

银行,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总体来说,中国与中东欧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贸易便利

和产能合作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东欧经济研究所“新愿景”

第一财经:说说中东欧经济研究所吧,作为和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国-

中东欧基金密切协同的智库,中东欧经济研究所的定位和愿景是怎样的?

姜建清:中东欧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自 2012 年建立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并举

行领导人首次会晤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各国不断加强友好往来,拓展合作领域,建立起多层

次、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但是,相对于西欧,我们对中东欧国家

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中东欧是一个既反映自然地理又具政治地理特征的地区。该地区国家政局剧变已经 28

年了,其间经历了“转型”和“回归欧洲”。我们对中东欧的研究存在非连续性和政治化,

缺乏全面、深刻的认知。目前中东欧 16 国中 11 个是欧盟国家,5 个是欧元区国家。因此应

该与欧洲整体研究结合起来,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是中欧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同时要细分

研究,深刻认识到中东欧国家有别于“老欧洲”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独特性,才能

了解其差异性、多样性政治、经济政策的缘由。尤其当前欧洲形势的复杂多变和特朗普政府

对欧政策调整言论,更要关注和尊重中东欧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和行为。

在此背景下,中国-中东欧基金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发起成立中东欧经济研究所,

通过研究中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才能做到合作理念一致、发展战略一致,找到利

益契合点,找准适合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模式,实现合作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是中东

欧经济研究所成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东欧经济研究所由中国-中东欧基金和中欧国际商学院共同发起,内设于中欧陆家嘴

国际金融研究院,将专注于对中东欧 16 国及相关国家的研究,不仅对单个国家进行研究,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29

而且将其放在中东欧地区及整个欧洲背景下进行研究。注重基础研究、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

究。研究所定位为专业、开放的现代化智库,旨在通过对中东欧各国的经济、金融、产业、

投资、贸易等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为中国企业投资中东欧市场提供智力支持,为加强双方

经贸往来和全面合作建言献策。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7-02-06

2

2 、中塞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访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

【作者】张智勇;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正文】“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塞关系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各领域合作结出累

累硕果。”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塞关系

的发展现状。

李满长说,去年 6 月,习近平主席对塞成功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亲自签署了全面战

略伙伴关系协议,塞成为中东欧地区第一个与我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两国政治关

系迈上新台阶,为各领域合作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中塞关系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黄金

期。

2016 年,中塞各领域务实合作全面开花,成果丰硕,在基建、投资、能源、金融和贸

易等领域都取得长足进展。河钢集团收购了塞斯梅代雷沃钢厂,这是中企在欧洲收购的首家

钢铁企业,是产能合作“走进”中东欧地区的重大突破,该厂在去年底已实现盈利。匈塞铁

路前期准备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签署了系列协议。E763 高速公路、贝尔格莱德环城路、科

斯托拉茨电站等大型基建项目持续推进。中土集团签约铁路修复改造项目,系中企成功中标

的第一个欧盟资金支持的塞铁路项目,其设计施工将全部采用欧盟标准。中车株机通过国际

招标方式,获得电力机车进入塞的第一个订单。苏州金龙的超级电容客车也打入塞市场,首

次实现在欧洲国家公交线路上的商业化运营。

李满长介绍,今年 1 月 15 日, 《中塞政府关于互免普通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正式生效,

这是我国同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实质性免签协定,“含金量”比较高,是两国传统友谊和

政治互信的最好体现,并将发挥出积极的带动效应。1 月 21 日,中国银行(塞尔维亚)有

限公司开业,标志着塞尔维亚第一家中资银行成立,是两国金融领域合作的重要成果。

与此同时,中塞两国在文化、智库和媒体等领域的合作亦取得很多成果。去年 6 月访塞

期间,习近平主席出席了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仪式,该中心将建在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

馆旧址之上。建成后,将成为西巴尔干地区首家中国文化中心。2016 年,随着两国各领域

合作不断拓展,塞当地媒体、学者和智库也有积极变化,他们主动与使馆联系,宣传“一带

一路”倡议和两国合作,介绍中国发展及治国理政经验。为配合中国-中东欧国家“16+1”

里加峰会,贝尔格莱德大学在去年 11 月召开了“‘一带一路’——巴尔干视角”国际研讨会,

来自欧盟及中东欧国家的学者和驻塞使节与会,效果积极。

李满长指出,中塞两国合作的成功开展,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聚集效应和“撬动”作用,

提升了第三方参与合作的愿望,如斯梅代雷沃钢厂项目,俄罗斯和阿塞拜疆两国使馆都提议,

建立与该厂有关的合作机制。中国水电与阿塞拜疆公司合作,获得贝尔格莱德环城路项目。

还有中企将在塞地热项目上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开展合作。近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

代表主动找到使馆,表达了与中企开展合作的愿望,这都是从前没有过的事情。

展望新的一年,李满长对中塞两国关系及合作很有信心,基建、农业、能源、金融、旅

游和投资等领域都值得期待。他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及类似中塞两

国成功合作范例的不断涌现,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深刻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有益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0

于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中东欧及欧盟的发展。

李满长说,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是“16+1”机制都必须以双边合作为基础,“16+1”

是总体协调和引领机制,更是 16 个“1+1”,实现强有力的双边合作是“16+1”机制发挥更

大作用的基础。工作中即使遇到各种困难,不能急躁,更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定要知

难而进,锲而不舍,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努力去推,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来源】光明日报 2017-02-11

3

3 、罗马尼亚学者:中国“两会”为中东欧国家带来更多机遇

【作者】丹•托莫泽伊•蒂米扬,罗马尼亚中国问题专家

【正文】目前,“多速欧洲”概念在欧盟内部热议,西欧发达国家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在经济、

政治等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也愈发明显,欧盟的“一等公民”们对中东欧国家的“让步”也

越来越小。而正在中国召开的“两会”向世界传递出许多积极的信号,将为广大中东欧国家,

包括罗马尼亚,提供了怎样的发展机遇呢?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总结了 2016 年的发展成果,给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中国 GDP 增速达到 6.7%,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 5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4.2%。同时,报

告也为中国今年的发展制定了目标:GDP 增速 6.5%左右,财政赤字控制在 3%左右的水平,

新增 1100 万个工作岗位,城镇失业率控制在 4.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作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中国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将是近 25 年来最低的,但质量将会提升。今年中国的发

展目标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继续去产能,实现各地均衡发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中国一

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经济全球化。中国强大的治国理政能力、发展经济的能力,促使

其不仅仅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更是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

榜样,指明了方向。

“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即将成立的金砖国家银行以及中国-中东

欧国家 16+1 合作机制等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外交和经济方面的成

熟与担当。当今世界,中国在任何领域内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今年中国“两会”

的成果和决议值得各国深入理解和研究,并从中寻找与中国新的合作领域和机会。

【来源】国际在线(北京)2017-03-10

新闻热点

1 1 、中匈“一带一路”工作组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全文】 11月30日,中匈“一带一路”工作组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外交部长王毅和匈

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旨在通过

弘扬古丝绸之路精神,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各自优势互补,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谋求

发展共赢。“一带一路”是中方倡议,但“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中方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1

将继续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各国一起推进这一伟大进程。

王毅表示,匈牙利是最早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匈关系呈现快速全

面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6月,中匈两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成为

中国与欧洲国家签署的首份“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标志着中方“一带一路”重要倡

议与匈方“向东开放”政策实现成功对接,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更为广阔

的前景。一年多来,双方各部门“一带一路”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双方召开“一带一路”工

作组会议是一个创新之举,有助于把双方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共识真正落到实处,

落实到各领域务实合作的进程中去。希望双方工作组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领域合作

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具体成果。

西雅尔多表示,匈方髙度重视中国。匈“向东开放”政策与中方“一带一路”倡议髙度

契合,匈很荣幸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和建立“一带一路”工作

组的国家。匈方很髙兴在欧中关系和中东欧与中国合作中走在前列,将尽最大努力继续成为

促进中东欧与中国合作的领头羊,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新华社 2016-11-30

2 2 、打造欧洲物流新通道实现中东欧沿线全覆盖

【全文】11月17日,随着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电子产品的“长满欧”国际班列缓缓驶出满

洲里铁路口岸海关监管区奔赴俄罗斯。据满洲里统计数据显示,“长满欧”班列自2015年9

月1日开通以来共出境7列,载运242个标准集装箱,货值695.14万美元。

据了解,“长满欧”班列由吉林省长春市始发,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途经俄罗斯西

伯利亚、白俄罗斯布列斯特、波兰华沙,终点到达德国的施瓦茨海德,全程约9800公里,单

程运行时间为14天左右,比海运节省35天左右的时间,比空运节约5到8倍的费用。主要出口

商品为汽车零配件、电子产品等。

“长满欧”班列集货覆盖我国东北三省、环渤海地区、华北、华东地区,以及日本、韩国、

朝鲜、蒙古等东北亚国家。欧洲段集货包括波兰、意大利、捷克、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国

家,在东北亚和欧洲国家之间提供“门对门”服务。从2016年国内段货源地货源占比情况看,

长春为41%、哈尔滨为6%、沈阳为4%、大连为6%、营口为6%、上海为5%、天津为8%、宁波为

4%、过境货为4%,其他为16%。

作为国内主要货源地的长春坐拥汽车制造、轨道客车等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世界排名前

50名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多在长春设有分支机构和工厂,形成了稳定的客户资源。作

为“长满欧”的终点,德国施瓦茨海德市是德国、波兰、捷克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具备成

为欧洲中心站的良好条件。其周边300公里范围内有大众、奥迪、宝马的装配中心,宝马和

特斯拉正在筹建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等也形成稳定增长的制造业基地。

除了载运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出口,“长满欧”还于今年9月中旬首次成功搭载国际冷链

集装箱出口,产自我国的苹果、梨、柑橘、辣椒、葡萄等果蔬类“鲜、活”产品也可以通过

班列远销欧洲各国。对于单程近一万公里,横跨欧亚的长途运输而言,成功开辟冷链物流的

意义不言而喻,将其放在全国中欧班列发展格局来看,也是不多见的。

以“长满欧”为代表的中欧国际班列的相继开通运营,盘活了东北地区铁路运输资源,

在促进东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同时,拉近了中国与世界主要消费市场的距离,

为众多外贸企业开辟了一条高效、便捷对接欧洲市场的物流新通道。加快培育中欧班列开通

运营,也成为东三省及内蒙古地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东北振兴的重大举措。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2

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节点城市,满洲里已经拥有23条中欧线路。目前,经满

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起点涵盖了西南、华南、华东、东北等地区,基本辐射互联了全中

国的便捷高效通道,逐步实现了常态化开通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铁路或陆海联运

跨省运输。这些中欧班列为俄罗斯、波兰、德国等中东欧国家,基本实现了对中东欧铁路沿

线站点的全覆盖。

满洲里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班列合计853

列,同比增长99.77%,共运载5.89万个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60.92%。其中,出境班列646

列,同比增长103.14%,共4.91万个标箱,同比增长78.65%,货值226365.82万美元,同比增

长51.57%,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电子配件等;进境班列207列,同比增长89.91%,共0.98

万个标箱,同比增长7.59%,主要进口商品为板材、汽车零配件等。

为推动班列运营和通关便利化,满洲里海关密切与沿线海关的横向沟通、协调,相继与

南京、武汉、长沙、重庆等地26个直属海关签订“区域通关协议”和“国际铁路大通道出口

转关监管联系办法”、“转关业务联系备忘录”,对专列的发运、抵达、离境实施全程监控,

推动内陆、沿边海关间无障碍通关,提前化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货物“一次申报、一次

查验、一次放行”。在口岸,该关强化与口岸联检单位、铁路部门的协调配合,专列通关实

现全程“优先办理、优先查验、优先放行”,为班列提供“365天24小时预约通关”、“随

到随放”的通关服务。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2016-12-05

3 3 、我校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喜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殊荣

】 【全文】1 12月10—11日,第十一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创新合作包容共享携

手并肩开创孔子学院发展新局面”的主旨演讲,并为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颁奖。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主持开幕式,云南省委书记、省长陈豪在开幕式致辞,来自140多个国家

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共2200多人出席大会。

本次大会共评出了25所“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我校与卢布尔雅那大学合作建设的卢布

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获得了“2016年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的殊荣,这是我校孔子学院工作领

域首次获得的最高荣誉。卢布尔雅大学副校长马特•祖潘教授代表合作双方上台领奖,刘延

东副总理为马特•祖潘教授颁奖。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系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根据孔子学院

办学成效、影响力和美誉度,广泛征求中外专家和中外各方的意见之后,从全球140个国家

和地区的511所孔子学院中评选产生。

我校副校长聂清、国际交流学院书记徐东风、校孔子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叶蓉和我校孔子

学院三位中方院长全程参加本次会议。我校一行参加了7个院长论坛和7个校长论坛,听取了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作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闭幕式专题报告。大会期间,聂

清还听取了三位中方院长的口头述职,并于来自三所外方合作院校的校长和孔子学院外方院

长就进一步开展合作与交流,加强孔子学院内涵和特色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相应共识。

【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官网 2016-12-12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3

4 4 、李小鹏会见波兰海洋经济与内河航运部长 签署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海运合作秘书处

谅解备忘录

签署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海运合作秘书处

谅解备忘录

【全文】12 月 13 日上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京会见波兰海洋经济与内河航运部长马

莱克·格鲁巴尔契克,双方就中波海运、内河航运领域合作交换了意见。会后,李小鹏与格

鲁巴尔契克共同签署了《关于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海运合作秘书处谅解备忘录》(简称《谅

解备忘录》)。波兰驻华大使林誉平会见时在座。

李小鹏对格鲁巴尔契克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波两国是传统友好国家。波兰是

中东欧重要国家,中方重视并希望与波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支持波兰按照《谅

解备忘录》运作秘书处,相信秘书处的建立将有助于推进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框架下

海上互联互通建设,也将推动实施“三海港区合作”倡议。中方愿意分享在交通运输基础设

施建设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积极支持和鼓励中方企业参与相关项目合作,推动交通运输合作

不断走向深入。

格鲁巴尔契克表示将积极致力于推动中国—中东欧海运、海事合作。他介绍了波兰在铁

路、港口、内河航运以及航道养护等方面情况,期待与中方在秘书处成立后开展进一步的合

作,并邀请中方相关部门和企业到波兰考察,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波方还将借鉴中方

在交通运输发展方面的经验,进一步促进波兰经济社会发展。

会见之前,副部长何建中与格鲁巴尔契克就《谅解备忘录》的具体内容深入交换意见。

双方商定,将在备忘录的框架下,以海运合作秘书处为平台,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内河

航运、港口建设、经济技术园区、多式联运以及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航海保障等领域

的合作。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16-12-14

5 5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在京举办

【全文】2016年12月15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

幕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

作秘书处联合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承办。中国社

会科学院副院长、16+1智库网络常务副理事长蔡昉,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

作秘书处秘书长刘海星,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伊维察·达契奇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

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秘书长黄平主持会议。

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秘书长刘海星出席会议并致辞。刘海星

表示,16+1人文交流年成功组织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科技创新、青年、地方合作等领

域的40余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亮点纷呈,为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关系稳定发展增添了新动

力。智库交流是人文合作的重要支柱,为推进合作向纵深发展提供智力支撑。“16+1合作”

应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共享的合作理念,凝聚共识,开拓发展,推动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6年的“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不仅是中欧友好交往史上的一大创举,更是

对当今世界各国间开展人文交流实践的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双方高层交往更加频繁,政策

协调、地方、经贸、卫生、农业等合作机制更加完善,法院、创新、林业、政党等新领域不

断开辟,人文合作成为“16+1合作”快速前行的重要动力。在智库合作领域,16+1高级别智

库研讨会、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以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已成为该领域最重

要的三驾马车。16+1高级别智库研讨会侧重一轨半交流,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则致力于

打造“16+1合作”框架下二轨交流的智库平台,并与16+1高级别智库研讨会形成优势互补。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4

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代表、中东欧国家驻华使节、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知

名智库学者、16+1智库网络理事单位代表、地方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国内主流媒体代表等

近300人参加。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同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馆第

四次季度例会。

【来源】《世界知识》2017 年第 01 期

6 6 、匈牙利将成高品质投资的热点

【全文】匈牙利经济部部长沃尔高•米哈伊日前在香港表示,为应对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

影响,匈牙利采取了非常谨慎的财政政策,使财政开支逐年下降,并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来

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活跃。除此之外,匈牙利还建立了新的对外政策和原则,加强

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联系。这一向东看的政策让匈牙利成为亚洲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

咨询机构德勤认为,近年来中匈两国一直保持良好经济合作关系,匈牙利位于欧洲中心,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愿意前往匈牙利进行投资。最近,匈牙利政府

出台了税务新政,将企业所得税降至欧盟国家最低税率,为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投资提

供便利的同时,也将吸引更多海外企业到匈牙利、中东欧以及其他欧盟国家投资。

2017年,匈牙利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从10%-19%调整至9%,对于年收入低于5亿福林(折合

约160 万欧元)的公司征收10%的税,超出部分征收19%;同时,为刺激劳动力市场,匈牙利

政府对个人所得税实行统一征税制度,2016年税率从之前16%再次下调一个百分点至15%。

据德勤判断,此次降低企业所得税对中小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将更加有利。匈牙利已经成

为外商在中东欧直接投资的首选目的地。2016上半年,匈牙利投资促进局成功协商并促成38

个投资项目,比上年同期增长27%。近年来,政府对吸引外国投资者也更加重视,虽然目前

匈牙利最大的外国投资者来自于德国、美国、日本、韩国、法国、俄罗斯、中东等地,但是

中国投资者对匈牙利展现出了越来越浓厚的投资兴趣。

德勤欧洲、中东及非洲中国服务部领导人盖博•基恩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匈牙

利拓展业务,两国经济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除了传统的贸易往来,已开始在科技、

制造、能源等行业开展投资。”基恩预计,当前中国对匈牙利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已超35

亿欧元。

德勤研究发现,匈牙利通过最新的税务减免,不仅成为欧盟国家中相关税率最低的国家,

也是全球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其税赋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英国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

这类避税天堂。

此外,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主席杨莹也表示,对于已经在匈牙利、中东欧或其他欧盟国

家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而言,他们可以利用此次减税政策优化企业结构,实现更高效、更高

质的战略发展,向价值链上游进一步攀升。

德勤中东欧中国服务部业务发展总监伍尔夫认为,除了优惠的税率,匈牙利地处欧洲中

心,坐拥天然地理优势,匈牙利的大型华人社区和不断涌现的双语人才都有利于中国投资者

在匈牙利的发展。匈牙利投资环境良好,当地建有1100多个工业园区,拥有超过480个绿地

及褐地投资领域等待有兴趣的投资者进驻。此外,他还特别指出:“国外企业在匈牙利开设

公司只需要5天的时间,这在整个中东欧地区是最高效的。”

德勤预期,2017年中国投资者在匈牙利将有更为活跃的表现。

【来源】国际商报 2017-01-23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5

7 7 、驻波兰大使徐坚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海事秘书处成立仪式

【全文】2017年2月9日,驻波兰大使徐坚应邀出席在波兰海洋经济与内河航运部举行的中国

—中东欧国家海事秘书处成立仪式。波海洋经济与内河航运部部长马莱克·格鲁巴尔契克和

来自波总理府、外交部、发展部、企业发展局、地方省市、经济特区,以及中东欧其他国家

驻波使节或代表出席。

波海洋经济与内河航运部部长马莱克·格鲁巴尔契克及外交部亚太司司长科沃杰伊斯基

发表致辞,期望秘书处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三海港区合作”、泛欧交通网络建设,通

过搭建对话与交流平台,带动中东欧国家发挥地缘优势、用好政策工具,促进海洋及港口合

作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增长点。秘书处协调员介绍了有关工作设想。

在波兰设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海事秘书处,推动三海(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黑海)

重点港口合作,支持临港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开展港区相关铁路、公路、航道、物流中心等

基础设施合作,是2016年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发表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

作里加纲要》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来源】中国驻波兰使馆网站 2017-02-10

8 8 、社科院:中国与中东欧高端产业合作尤其不足

【全文】2 月 15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6《产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产业竞争力研讨会在京举

行,并正式发布了《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6)No.6》。《产业蓝皮书:中国

产业竞争力报告(2016)No.6》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课题组》撰写、张其仔研究员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第 6 本研究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年

度报告。重点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与互补的关系问题,以及中国在推

进 “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与美国、欧盟 15 国以及日本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和可能面临

的挑战。

《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6)》指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联系普遍比较松散,

产业合作项目不多,高端产业合作尤其不足,但近年来贸易联系总体呈现增强趋势。在 19

个中东欧国家中,除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外,中国与其他 16 个中东欧国家都是以

产业间贸易为主。

由于地缘关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联系,多数远不及欧盟与中东欧国家联系紧密(有

部分国家本身就是欧盟成员国);多数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经贸关系呈“等

距离”的关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要在高端产业间加强合作,并深化产业内贸易,才能打破

目前中美日三国基本呈“等距离”贸易关系,凸显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重要性。

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应在工业制成品领域加强合作,比如,中国与匈牙利未来应在

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医疗设备、服装、能源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中国与立陶宛、爱

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家加强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等

领域的产能合作。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7-02-15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6

9 9 、中东欧国家馆今年将增至 6 16 个 新设黑山国家馆

【全文】)中国宁波网讯日前,在海曙丽园北路 668 号,宁波第一家主打销售中东欧进口商

品的社区线下体验店“生活定义”悄然开业。让负责人鸿兴网都运营总监李嘉想不到的是,

根据反馈的信息,顾客最大的烦恼竟是“选择障碍”。

原来,借助家门口的中东欧博览会平台效应,店内许多中东欧商品取得了国内独家代理。

“今年,公司准备在宁波开出 50 家这样的社区体验店,彻底打响中东欧牌。”李嘉豪情满怀。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商品正经由宁波进入中国市场。据市商务委统计,2016 年,

我市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额为 23.65 亿美元,占全国的二十五分之一,比 2015 年增长

5.9%,若以人民币计,增长率超过 12%。宁波企业因势利导,有序开拓中东欧市场,如宁波

美诺华药业与斯洛文尼亚最大的制药公司 Krka 长期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奥克斯持续拓展保

加利亚、罗马尼亚、拉脱维亚等地市场。

除双边贸易外,双向投资也在不断扩大。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中东欧国家凭借独

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资源禀赋,以及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越来越受到我市企业的青睐。

2016 年,宁波企业对中东欧地区的投资再创新高,达 1.6 亿美元,为 2015 年的 15 倍多。

前天,“一带一路捷克年”开幕式在北京落下帷幕,宁波成为捷克官方指定的两国优先合作

的 4 大城市之一。捷克代表团将于今年 6 月赴宁波,探讨双方在通用航空、电子商务、清洁

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同时,捷克也是今年中东欧博览会的唯一主宾国。

据悉,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将于今年 6 月在我市举行。博览会组委

会负责人透露,除匈牙利、保加利亚等 12 个国家开设的 15 个国家馆外,我市将于博览会期

间新设黑山国家馆,使国家馆总数增加到 16 个。近期,我市还将评估中东欧合作政策绩效,

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力促双方经贸往来持续升温。

【来源】宁波网-宁波日报 2017-02-20

10 、中国—中东欧林业合作协调机制联络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斯洛文尼亚召开

【全文】2 月 16 日,中国—中东欧国家(1+16)林业合作协调机制联络小组第一次会议,在

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召开。中国林业部和中东欧 12 国林业代表,以及作为观察员的

欧盟和奥地利代表参加了为期 2 天的会议。斯洛文尼亚农、林、食品部作为合作机制的牵头

人主持了会议。代表们就未来的林业合作和协调机制的工作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以下成果:

1.一致通过了林业合作协调机制联络小组的工作章程;

2.着手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1+16)林业合作网站,开展线上林业合作的推广,计

划网站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开通;

3.对 40 个意向性的林业经济和科学合作项目进行讨论、分组,由有合作意愿的国家牵

头进行可行性研究,推动林业科研、教育方面的合作。

会议期间还组织参观了斯洛文尼亚林场和现代林业机械设备生产厂。本次会议是为落实

2014 年 12 月签署的《贝尔格莱德纲要》,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业合作而召开的,下次

会议暂定于今年 10 月在中国召开。

【来源】商务部网站 2017-02-21

11 、中东欧中医药培训在匈主流医学领域推进

【全文】2017 年 2 月 12 日,匈牙利佩奇大学迎来了新一届“西学中”中医针灸研究生班的

正式开课。中东欧中医药学会会长、匈牙利东方国药集团董事长陈震博士为 32 名新学员进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7

行学术讲座。

当天,陈震博士就“针药结合”临床治疗疾病的经验,六经辨证、中医整体观念与辩症

论治,中医天然药物的配伍归经及中医与西医思维方法学的差别、互补等论题进行了形象生

动的精彩的演讲,引起了在场所有医生们的共鸣。陈博士还通过中西医理论的对比介绍,得

到了现场所有医生们的认同,诙谐幽默的例证更是博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

精彩的演讲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大大激发了学员们求学的热情,大家久久不肯

离去,纷纷邀请陈博士为他们签名合影留念。陈博士为每一位学员赠送了他所著的两本中医

药著作,并在书上留下了美好的祝愿及其签名,以表达对新一届学员们寄予的殷切厚望。

据悉,在过去的 15 年来,陈震博士坚持为每届新学员赠送书籍,并义务为他们进行讲

课,与众多当地医生们结下了良好的善缘,许多西医医生从观望、反对、到积极支持中医药,

这对匈牙利中医药立法和匈牙利主流医学领域对中医药的认可,赢得民心民意、取得社会共

鸣具有“长效”深远的意义。

新一届中医针灸班级的 32 位学员都是中东欧地区医学界第一线西医医科大学本科毕业

的医生,经过两年继续教育后,他们将使用中医针灸作为新的治疗手段用于临床,从而成为

又一批中医药针灸的推广传播者。自 1987 年以来,中东欧地区的西医医生“中医针灸”研

究生教育,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中相继展开,2003 年佩奇大学将“中医针灸”研究生教

育纳入学校正规教学计划,只有具备欧洲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资历,才可进行两年的继续中医

教育,并在考试通过后得到中医针灸行医资格。

过去 30 年来,在中东欧地区已培养了 4600 多名“西学中”中医针灸医师,这些医师经

常用针灸草药辅助他们的临床治疗。因为大部分欧洲人首先信任自己的私人医生,这些执业

医师们活跃在中东欧国家医疗领域,成为了中医药针灸积极传播和推广的主力军。

【来源】新导报 2017-02-22

12 、“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年”在京开幕

【全文】“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年”开幕式暨中东欧主题影展开幕式今天在北京举行。国

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海星与匈牙利驻华大使齐丽等中东欧

16 国驻华使节出席活动。

童刚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 16 国在媒体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本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年”将通过一系列媒体领域活动,进一步深化双方民众的相互

了解和传统友谊,希望双方媒体以“媒体年”为契机,增进交流,深化传统友谊,为中国—

中东欧国家合作共赢贡献力量。

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海星在致辞中表示,2017 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首次媒体年,

希望各国发挥各自优势,办出实效,办出特色,既要办好媒体论坛、媒体互访团、会展等传

统活动,也要开拓创新,用好自媒体、微博等新媒介,增进媒体对“16+1”合作的了解,

深化媒体间的交流合作。

匈牙利驻华大使齐丽在致辞中表示,匈中传媒交流密切,源远流长,目前北京匈牙利文

化中心经常举办匈牙利电影展映,向中国观众推介匈牙利的优秀电影作品。齐丽强调说,过

去六年,在“16+1”框架内,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合作为中东欧地区带来了巨大变化。

2016 年 11 月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通过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里加纲要》,确定 2017 年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年”,双方媒体将围绕政策交流、新

闻报道、合作制作、出版发行、互译互播、新兴媒体等主题开展交流合作,举办中国—中东

欧国家媒体论坛、媒体合作成果展、电影展等活动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8

与“媒体年”共同开幕的“中东欧主题影展”将通过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艺术院线联

盟、电影频道等渠道向广大影迷、观众集中展映一批中东欧国家当代和经典影片。

【来源】国际在线 2017-02-24

13 、中国农机“走出去” 中国民企开拓中东欧农机市场

【全文】一年一度的保加利亚国际农业博览会 22 日在保第二大城市普罗夫迪夫市国际会展

中心拉开帷幕,中国民营农机公司纷纷亮相展会,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的先锋。

保加利亚农业部长博祖科夫在展会开幕式上致辞说,来自 33 个国家的 700 多家公司参

加农博会,其中 170 多家是首次参展,使保加利亚国际农博会成为中东欧地区规模最大的农

业盛会之一。参展行业涵盖农业、农业机械与技术、食品、酒类、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

工等农业相关行业。

博祖科夫说,包括保加利亚在内的中东欧各国农民渴望采用最新农业技术,提高农副产

品的竞争力,农博会为农业与科技的结合提供了广阔平台。

展会上,来自中国安徽、湖北、江苏、河北等省的民营企业纷纷展出自己研发的农机系

列产品,与德国、意大利等国生产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同台竞争。

武汉吉美创新科技公司总经理杨镇诚告诉新华社记者,公司从 2006 年开始进军中东欧

国家,已经在保加利亚、希腊、土耳其等国家的农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每年在保加利亚都

有稳定的客户。今年首次参加农博会,为今后长期开拓中东欧国家市场奠定基础。

保加利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始于 1992 年。

【来源】新华社 2017-02-25

14 、中东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在布达佩斯成立

【全文】中东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于福年在庆典上说,中东欧大部分地区中医药发展相

对缓慢,相信随着联合会这个平台的搭建,中东欧地区中医事业发展将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传统中医药文化将更好地造福中东欧地区人民。

匈牙利前总理、欧洲医疗卫生中国传统医学基金会主席迈杰希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

匈牙利是欧洲第一个实施中医立法的国家,中医教学与培训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他祝愿中东

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取得成功。

匈牙利科学院院士、塞梅尔维斯大学前校长绍托尼是中医在匈牙利发展的热心支持者。

他说,匈牙利政府一贯支持中医在匈牙利的发展,相信中东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将有一个光

明的未来。

中东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由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等

国家的中医团体共同发起,并于去年 11 月在匈牙利正式注册。联合会的成立受到中国驻匈

牙利大使馆、匈牙利人力资源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支持。

【来源】金羊网 2017-03-05

15 、质检总局与宁波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国- - 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推动优势互补

提升便利化水平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39

【全文】3 月 8 日,质检总局与宁波市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共建“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

便利化国检试验区”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就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

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框架达成多项共识。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浙江省委常委、

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出席《备忘录》签署仪式并举行会谈。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宁波市

委常委、副市长宋越舜代表双方签署《备忘录》。

《备忘录》明确了双方支持国检试验区建设的重点工作。质检总局将支持宁波开展国检试

验区建设,在确保疫情疫病和质量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

易“优进优出”;创新中东欧贸易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施便利化检

验检疫监管模式,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优化进口检验检疫流程;支持宁波口岸扩大与中东欧

国家进出口商品贸易,推动食品农产品(11.530, 0.02, 0.17%)指定特定口岸优先落地国检

试验区,支持出口中东欧商品通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进入中东欧市

场;建立和中东欧国家质检部门对话机制。

宁波市政府将全力推动国检试验区建设,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质检合作往更高层次发

展;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创新中东欧商品进出口管理模式;加强中

东欧政策研究,挖掘中国-中东欧国家进出口商品经贸潜能,为中国-中东欧经贸发展提供决

策支持;引导国检试验区企业管理,探索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确保企业守信

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有效运转,在便利企业的同时降低检验检疫执法风险。

《备忘录》还就双方合作工作机制作出部署,明确国检试验区建设具体由宁波市政府负

责牵头组织实施,双方通过建立高层会商和联络协调机制、信息通报制度,加强日常工作中

的联系配合,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争取尽快发挥国检试验区的优势和示范带

动作用,推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优势互补,提升互联互通和贸易便利化水平。

质检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宁波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署仪式。

【来源】国家质检总局网站 2017-03-09

16 、我校中东欧研究中心获得外交部“指南针计划”课题立项和两项外交部基金课题立项

【全文】3 月 14 日,我校国际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水辉副教授应邀前往北京参加外交

部“指南针计划”课题立项签约仪式。此次立项的课题为《欧盟“积极老龄化”战略及对我

国的借鉴研究》,主要研究欧盟积极老龄化战略的演进历程、具体政策体系及其对于推动我

国“一带一路”战略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借鉴意义,并提出我国人口老龄化战略的政策

体系及相应的实施方案,为我国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另外,外交部欧洲司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 2017 年度研究项目评审结果近日

揭晓。我校中东欧研究中心组织申报的两项课题获得立项,分别是金融管理学院任再萍副教

授的《英国脱欧进程中“16+1”合作面临的利与弊》和国际经贸研究所张娟副研究员的《中

欧发展战略对接在中东欧地区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 2017-03-20

17 、我驻外使馆教育组负责人访问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

【全文】当地时间 3 月 16 日,中国驻塞尔维亚使馆教育处处长孙新泉访问萨格勒布大学孔

子学院。驻塞尔维亚使馆教育组分管东南欧各国的教育工作,其中克罗地亚为其分管国家之

一。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40

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陪同孙新泉一同参观了孔子学院。会谈中,中方院长孟维亮详细介

绍了目前孔子学院在克罗地亚各个城市的汉语教学及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孙新泉听取了孔子

学院教师的教学与生活情况后,对孔子学院 5 年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代

表中国驻塞尔维亚使馆教育处对孔子学院在中国文化推广和汉语教学方面做出的成绩表示

感谢。他指出,中外方院长的密切合作,互相包容也是做好孔院工作的重要因素。较强的社

会影响力以及鲜明的商务特色特别是来自双方合作院校的密切合作,是孔院取得今天成绩的

根本之所在。作为在克罗地亚唯一的一所孔子学院,萨格勒布孔子学院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使

命。她不仅仅承担着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为搭建中国与中东欧的文化,

经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萨格勒布孔子学院 2017-03-21

18 、中东欧基金投资论坛召开

【全文】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揭幕的中东欧基金,于 2017 年 3 月 16 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了首

届中东欧基金投资论坛,本次中东欧基金投资论坛主要是为“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中东欧

国家合作做准备。中国—中东欧金控董事长姜建清、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法国前总理多

米尼克·维德尔潘、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前 CEO 麦克·迪克曼、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以及新加

坡金鹰国际集团陈江和等众多各国政要和商界精英,就中东欧基金在世界未来投资发展方向

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世博茶仙子鲍丽丽应邀茶艺表演。

【来源】百度新闻 2017-03-20

19 、推动深圳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 “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经贸文化活动”7 27 日启动

【全文】为了发展与中东欧重要国家——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合作关系,推动经贸往来、

科技合作与文化交流,由深圳市贸促委主办、深圳市中东欧经济文化促进会承办的“罗马尼

亚·塞尔维亚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将于 3 月 27 日在深圳拉开帷幕。

3 月 10 日,活动主承办方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中东欧经济文化促进会理事长单位深圳

科陆集团举行。来自深圳市贸促委、南山区政府经促局、深圳市外商投资协会、深圳市企业

家联合会、深圳市山东商会、德勤中国公司等近 30 家商协会和媒体莅临发布会,会上,主

承办方介绍了本次交流活动的缘起与进展情况。

据悉,此次与会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代表团成员将由政府各部门的负责人、商会会长、

企业家等共约 70 位嘉宾组成。为此,主承办方还将邀请深圳及广东省内 100 余名企业家参

加洽谈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将进一步推动深圳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为外企走进来、

深圳企业走出去搭建良好平台。

本次活动的发起单位为深圳市中东欧经济文化促进会、塞尔维亚工商会、罗马尼亚中国

工商会,协办单位为深圳市天行健进出口有限公司。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7-03-25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41

数据资料

1 1 、世界经济指标

【 作者 】司文

【 来源 】《国际研究参考》2017 第 1 期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42

2

2 、欧盟 8 28 国之 6 2014--2016 年三年国外支付各项统计

【关键词】欧盟( EU-28 );国外支付( Foreign Payment )

【来源】 EIU Countrydata (2017.3)

Code Series name Unit 2014 2015 2016

CARA

Current account

balance/GDP % 1.6 2.2 2.2

FNRQ Financing requirement bil USD n.a. n.a. n.a.

INDV Inward direct investment bil USD 520.4 967.7 1,218.00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43

ILMA International reserves bil USD n.a. n.a. n.a.

BALC Current-account balance bil USD 299 353.3 366.8

MEXP Goods: exports fob bil USD 5,809.30 5,134.00 5,129.50

MIMP Goods: imports fob bil USD -5,610.00 -4,826.00 -4,793.00

BALM Trade balance bil USD 199.7 308.3 336.2

XSER Services: credit bil USD 2,207.00 2,019.00 2,030.00

MSER Services: debit bil USD -1,890.00 -1,745.00 -1,787.00

BALS Services: balance bil USD 317.6 273.1 242.1

XIPD Income: credit bil USD 1,813.20 1,507.90 1,432.00

MIPD Income: debit bil USD -1,787.80 -1,541.30 -1,458.20

BALI Income: balance bil USD 25.4 -33.4 -26.2

GNTR Current transfers: credit bil USD 276.8 245.8 245.4

PNTR Current transfers: debit bil USD -520.5 -440.5 -430.7

BNTR

Current transfers:

balance bil USD -243.7 -194.8 -185.3

PRPD Principal repayments due bil USD n.a. n.a. n.a.

MLTD M & LT debt inflows bil USD n.a. n.a. n.a.

COBL Commercial bank loans bil USD n.a. n.a. n.a.

OFGL

Officially guaranteed

loans bil USD n.a. n.a. n.a.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44

INBO International bond issues bil USD n.a. n.a. n.a.

OUDV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bil USD -483.9 -1,146.00 -1,011.00

INVF

Net direct investment

flows bil USD 36.49 -178 206.8

IPIN

Inward portfolio

investment (net of fc

bonds) bil USD n.a. n.a. n.a.

OPIN

Outward portfolio

investment bil USD n.a. n.a. n.a.

INVP

Net portfolio investment

flows (net of fc bond

issues) bil USD n.a. n.a. n.a.

IMFC IMF credit bil USD n.a. n.a. n.a.

IARR

Increase in interest

arrears (if any) bil USD n.a. n.a. n.a.

DPAR

Increase in principal

arrears (if any) bil USD n.a. n.a. n.a.

OTCF Other capital flows (net) bil USD n.a. n.a. n.a.

DREV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reserves bil USD n.a. n.a. n.a.

INSU

Stock of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il USD 15,787.00 14,702.00 15,372.00

OUDS

Stock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il USD 17,720.00 16,355.00 16,917.00

FRES

Foreign-exchange

reserves bil USD n.a. n.a. n.a.

GOLD Gold, national valuation bil USD n.a. n.a. n.a.

FRAS

Commercial banks'

foreign assets bil USD n.a. n.a. n.a.

FRLI

Commercial banks'

foreign liabilities bil USD n.a. n.a. n.a.

NFAS

Commercial banks' net

foreign assets bil USD n.a. n.a. n.a.

中东欧动态信息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8 期)

45

MCO

V Import cover (months) months n.a. n.a. n.a.

TDRA Trade balance/GDP % 1.1 1.9 2.1

EXIM

Exports of G&S/imports

of G&S % 106.9 108.8 108.8

EGES

Exports of goods/exports

of G&S % 72.5 71.8 71.7

IGIS

Imports of goods/imports

of G&S % 74.8 73.4 72.8

SGDP Services balance/GDP % 1.7 1.7 1.5

IGDP Income balance/GDP % 0.1 -0.2 -0.2

TGDP

Current transfers

balance/GDP % -1.3 -1.2 -1.1

INVR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GDP % 2.8 5.9 7.4

INVI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gross fixed

investment % 14.4 30.4 37.7

INSC

Stock of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er

head USD 31,290.00 29,070.00 30,330.00

INSR

Stock of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GDP % 84.9 90.1 93.8

OUDC

Stock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GDP % 95.2 100.3 103.2

XMG

R

Export market growth

(real, %) % n.a. n.a. n.a.

EXCN Flow of export credits bil USD n.a. n.a. n.a.

CAPF Capital flight bil USD n.a. n.a. n.a.

WOR

M Workers' remittances bil USD n.a. n.a. n.a.

 内部参考 注意保存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

Center for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Studi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地址:中国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 1900 号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

邮编:201620

电话/传真:021-67703062

电子邮箱:rcceesift2012@suibe.edu.cn

网址:http://w.suibe.edu.cn/ccees/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
邮编:201620
电话:021-677020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