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研究院项目建设专辑(五)

发稿时间:2018-10-24浏览次数:90

   2018年建设之一:“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调机制研究。


马莹


   “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新时代贯彻“创新、协调、发展 、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任务。当前中国擘画的“一带一路”倡议,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有了路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由此可见,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区域间经贸合作,实现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是国际陆路运输的中国方案。

中欧班列


  2011年重庆开通国内首趟通往德国杜伊斯堡的国际货运铁路以来,近六年中欧班列无论是在开行数量,还是在服务范围上都实现了迅猛提升,仅2017年一年共开行3673列,同比增长116%,超过过去6年的总和。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中欧班列也存在出多进少、恶性竞争、严重亏损、长期依靠政府补贴等一系列问题。


研究的主要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为了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联互通,急需探寻一套适合当前环境的互联互通协调机制,对内防止恶性竞争,降低政府补贴,为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的交通运输提供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对外建立区域间合作机制,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便利化。因此,本研究以中欧班列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过程中遇到问题与面临的瓶颈,探寻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调机制的中国方案。


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当前中欧班列在组织模式、对外谈判,经贸合作等多方面的协调机制。自2011年首趟从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国际货运铁路开行至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中欧班列的布局中。地方政府如火如荼开发国际货运铁路事业的同时,各地方之间形成了严重的恶性竞争,价格战层出不穷。恶性竞争的背后演变成了一场地方财政补贴的比拼,众所周知的是当前几乎所有的中欧班列都依靠政府补贴在维持,而未曾真正实现市场化独立运营。试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中欧班列必将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然而长期的恶性竞争必将给中国对外开放,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造成阻碍。

 

 因而,本研究在回顾中国“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明晰当前中国推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明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调机制的战略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调机制。



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就研究内容而言,当前对于“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虽然很多,但是以交通基础设施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协调机制的相关研究仍相对较少。本研究关于协调机制的探讨,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参考。

        其次,就研究方法而言,本研究将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开行中欧班列的主要城市、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调研了解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现状,通过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案例比较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法明确当前互联互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瓶颈,为探讨互联互通协调机制提供实证支撑。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
邮编:201620
电话:021-677020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