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效应测度与发展模式探索

发稿时间:2018-12-19浏览次数:210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问题、基本思路、创新之处

    ⑴选题背景

 国际大型博览会是经贸往来的窗口、文化交流的桥梁,具有和平友好属性和政治润滑功能,对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影响越来越大,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我国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不是独奏而是合唱。2017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式发布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根据倡议,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7112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18115日至10日在中国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同时举办首届“虹桥国际贸易论坛”。博览会展区总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包括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企业商业展两大部分,预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既为我国扩大进口提供便利,也为世界各国开展贸易、推动全球贸易增长搭建多边公共平台,共享中国市场,体现大国担当。

 ⑵主要问题

 虽然中国有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成熟模式可供参照,上海有世博会的举办经验可供借鉴,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毕竟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生重大事件,如何才能成功举办并实现长效发展,亟待研究与探索。本项目拟解决四大主要问题:

  1. 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 上海承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具备哪些优势条件?

  3. 如何测度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实际效应?

  4.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长效发展模式是什么?

 ⑶基本思路

 本项目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和“多边与双边贸易共存”的国际经贸现实状况,立足于国际贸易和跨文化交流理论等基本理论,从上海承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现实基础出发,探寻上海所具备的优势条件以及存在的障碍因素,并在展会结束后,进一步测度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经济效应、文化效应,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参展国家的空间分布、产业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长效发展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

  1. 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和概括国际大型博览会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进展以及“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背景和现状,把握前沿动态;

  2. 采用调查研究法,掌握上海承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便利条件和障碍因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参展国家的空间分布和产业特征进行梳理、分类;

  3.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利用官方公开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及媒体文本数据,测度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

  4. 使用归纳和演绎方法,揭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长效发展机制,提出相应建议。

 ⑷创新之处

 上海承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先行先试,本项目针对新的问题,探索新的研究框架,试探性开展带有系统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价工作,科学构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效应评价模型,并揭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长效发展机制,为后续举办提供参照范本。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
邮编:201620
电话:021-677020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