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了影响全球的“黑天鹅”事件,各国经济因此接连停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背后,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线下交易往来减少,商店在某些情况下坚持非接触式付款,自动取款机提款量直线下降,推动了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的发展。
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是什么?
数字经济的特点之一是非竞争性,即数字平台和信息技术是非竞争的,大家可以共享,规模越大,边际成本就越低。数字经济的特点之二是快捷性,大数据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供给效率。
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是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它不由央行或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币挂钩,但由于被公众所接受,所以可作为支付手段,也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中国人民银行打造的数字货币DCEP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的一款稳定币,这一法定数字货币将逐步流入国际间金融和贸易的结算体系当中。
中国早在2016年便与相关国家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推动“丝路电商”建设。当疫情袭来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众多企业迅速转换思路,将更多精力转移至线上,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优势,部分应对了疫情给跨境贸易投资带来的挑战,既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新增长点,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新动力源。可以说,中国近年实施的网络强国和国家大数据战略,让其在数字经济的诸多领域领先全球。中国也在疫情期间积极分享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不断推动全球数字化治理,让更多国家能够弥合数字鸿沟、享受数字红利。
在数字货币方面,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项目(DCEP)已到试验阶段,不断引起国内外区块链和金融科技专家的广泛关注。DCEP将使得人民币可以在多种货币环境下交互流通,这是包括美元在内的其他货币目前无法实现的。目前,非洲的通货膨胀率持续处于历史最高点。国内货币贬值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质疑持有美元债务的价值。而DCEP作为一种可以在中国、非洲各国,以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交互流通的数字货币,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跨境结算,或者物物交换,也有可能成为一些经济体的储备货币。
抓住数字化机遇,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在全球抗疫的大环境下抓住数字化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有利于助力“一带一路”的发展,不仅能为国际社会防控疫情提供及时有效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保障,也能挖掘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潜力,为传统经济转型和全球经济发展增添动能。
一方面,数字经济依赖的通讯设施5G的普及有助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物流实现实时跟踪和数据交换,也会促进数字化企业在数字协同平台层面的沟通和创新。包括乌拉圭、阿联酋在内的众多“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纷纷看好中国的5G技术,对华为等中国企业表示欢迎,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各行业加强技术创新。
另一方面,当前在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一带一路”国家)尚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有贷款需求的人中仅有21%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银联商务、蚂蚁金服等跨境数字支付企业将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相结合,推广云闪付等便利的移动支付手段,及时帮助“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小微用户和小微商家,缓解了疫情期间金融方面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近期推出的DCEP作为由政府支持的国际流通数字货币,其本身可以作为私人组织和各国政府参考的模式,中国在数字浪潮中不断给新兴技术制定标准。而标准制定者通常会在技术的更新迭代中保留大规模的份额,并且持续影响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望推动全球货币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抓住数字货币的机遇,推动DCEP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结算的标配,有助于促进各大经济体的货物贸易结算高效准确,贸易量持续增长,打开大片市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