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中科浩博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协办的“2024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年度交流暨推进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领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等院校和中学领导及项目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业人员,以及国际组织代表等众多嘉宾参加了会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章益国,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党委书记刘素贞等一行受邀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周莉,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程卫星分别致辞。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作项目2024年度工作报告。于长学在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我校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做法,指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了上海首家实体国际组织学院,将项目资源有机融入学校育人体系,针对性重点培养国际组织后备人才。
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原副校长浦跃朴对2024年项目专家开展工作进行了总结。主旨报告环节,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昌垂,项目专家、历任世界海关组织守法便利司司长、海关总署国际合作司司长、现任中国报关协会会长朱高章,美国西北大学麦考密工程学院副院长Erik Luijten等分别作报告。在信息发布环节,项目服务单位中科浩博总裁孙中雯回顾了项目发展历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作会议总结发言。
在当天下午的分组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分为四组,分别围绕“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目标,更是基因”“千条线与一根针,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与探索”“‘走出去’与‘引进来’,中外双导师科研工作坊的创新实践”“基石,全球治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有效表达”不同主题进行充分交流。
章益国在第一组研讨会上交流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做法。他提出,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不是仅以推送学生赴国际组织任职作为目标,而是应该“向下兼容”,以国际组织任职应当具备的“全球胜任力”作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指引”,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在不同岗位都能胜任的参与引领全球治理的人才。他表示,学校作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建设高校,注重发挥全球经济治理优势学科和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探索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机制,着力建强建好基地,也希望未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服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刘素贞在第二组研讨会上分享了学校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她介绍了学校自2020年以来,累计1800余人次学生参与“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的线上课程学习,280余人获得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颁发的课程证书,选拔130余名优秀学生参加全球胜任力实践训练营。作为上海首家实体国际组织学院,学院未来将继续依托“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做精做强主攻点,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化与国际组织、海外高校、兄弟院校的合作,在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积极成效。
会上对项目专家、项目院校及有关个人进行了表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10所高校荣获综合类优秀院校奖。
未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将依托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积极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组织后备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