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学位点建设工作报告(2021 年)

文章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10 浏览次数:30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科

学位点建设工作报告

2021 年)

一、学位点建设概况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于 2011 年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 士学位授权点,包含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多个学科方向。

针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重大机遇,本学科强调通过学科交叉,重点培养、强化能够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具有全球化格局和视野的战略性管理人才;同时,瞄准上海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本学科的重中之重是打造勇于承担上海发展的社会责任、能够解决上海发展的实际问题、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国际化、创新性与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体系,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全面服务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上海城市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二、本年度人才培养情况

2.1 思政教育

2.1.1 思政教育特色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三全育人”改革中,通过教师、学生、企业、社会之间的互动互融,形成了融国情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为一体的工商管理学科育人特色。

1. 思政全面融入学科核心课程体系,专业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共融发展

成立课程思政教学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和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科专业教育,形成《国际企业管理》、《跨文化管理》等核心课程思政体系。在制定本专业培养方案时,明确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作为学科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2. 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科育人水平

形成了“以党建为思想引领,在实践中培育人才”的鲜明工作思路,价值引领、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相融合成绩突出。通过党支部核心引领,持续举办具有十余年历史的学科品牌大赛 “商业策划大赛”,吸引知名企业和商界创业精英共同参与,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商业能力和家国情怀。开展“魅力 HR”竞赛,实战演练薪酬设计,职业规划与管理等环节,培养全球经贸治理体系新格局下的国际化商科人才。

3.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营造学科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空间

学科本着“服务学生有阵地、信息发布有渠道、学生展示有平台”的建设理念,整合各类宣传和育人平台。积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加强线上和线下宣传阵地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各类网络宣传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学科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网络空间和网络育人阵地,筑牢意识形态的“根据地”。

4. 构建“一心两点”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强学科基层组织建设

以党委统一领导,成立党群服务中心;以教工党支部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教工党建并助推专业发展;以学生支部为突破点统筹推进学生党建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形成“一心两点”党建工作新格局。党委分类指导各基层党支部制定主题教育实施计划,创新方式方法,“一支部一特色”,形成“联、带、动、静、网”五位一体理论学习与实践格局。

5. 加强思政队伍建设,筑牢学科思政育人核心力量

建立以辅导员为1,班主任、学业导师、人生导师、在线名师为 4 的“1+4”育人师资队伍,发挥教师思政育人和社会协同育人作用。为学生配备班主任;建立学业导师库,指导学生双创教育、学术竞赛、社会实践等;建立人生导师制度,开展个性化的定制式思想导航服务;建立在线名师制度,通过学业发展中心的在线预约功能,线上线下互动成长。2.1.2 思政教育主要成效

1. 课程思政建设结硕果

2021 年学科专任教师积极参加思政培训,撰写并公开发表思政论文 2 篇,申报校院思政课程 1 门,承担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 1 项,多门课程处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培育阶段。

2. 党建全面引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

1)实践平台丰富。目前学科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 1 个(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全国创业教育类平台 1 个(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50 强),与世界 500 强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 30 余个;(2)社会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在各种竞赛中屡获佳绩。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多次获校特等奖和一等奖,在 2021 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冰壶选拔赛获得全国三等奖,在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等奖项;(3)理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1 年学科承担 4 项国家级研究课题,专任教师在国际管理学领域UTD24 期刊、FT50 期刊和国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促进了实践与理论创新能力双提升。

2) 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牢固

开展“四史”和先进共产党员事迹等巡讲活动 10 余次。加强对网络宣传平台的监管和规划,落实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梳理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严格执行《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与审核制度》。

3) 思政队伍建设成果突出

2021年,获得上海市教委思政教育征文大赛三等奖1人,获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演三等奖 1 人,获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1人,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5 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 1人,宝钢奖 1 人等。

2.2 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做法

1.科研反哺教学,打造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课程体系

对接新文科建设,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管理最新科研成果,把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程教学内容,打造《大数据与精准营销》、《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商务大数据案例分析》等系列课程体系,科研反哺教学,提升研究生追踪、占领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通过产教研学深度融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与行业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相对接,校企协作,共同优化培养目标,确保育人目标不偏离。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共同开发融合专业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核心课程、教材、以及案例库,创新教学模式,产教研学相融合,确保人才培养对应社会需求。

3.依托教育部基地开展创新实践课程,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将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落到实处,激发和训练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依托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开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证书课程,提升学科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三)研究生代表性成果与奖励

本学科“三全育人”改革成效显著,在校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3.1 躬身实践,知行合一

2021 年,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研项目,在 SSCI、CSSCI及其他核心期刊累计发表论文 60 余篇,包括《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等高质量期刊;同时,学生踊跃投身各项社会实践,实践中学真知,将个人情怀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中。在各类学术和创新创业竞赛中斩获佳绩,曾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 9 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铜奖 1 项,上海市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获得三等奖 3 项,第 13 届尖烽时刻“全国商业模拟大赛中获得研究生组全国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此外,学生在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SODA 大赛)等应用、实践类的赛事中也屡获佳绩。

2.3.2 服务社会,艺体修身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在国际进博会、疫情防控、

垃圾分类等志愿工作中表现突出。以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平台,投身各项艺术体育活动。在全国乃至上海市大学生运动会冰壶项目中屡次斩获奖项。

2.4 研究生对外学习交流

本学科提供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海外学术交流,拓宽国际视野。受到疫情影响,2021 年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与交换项目人次明显减少,通过在线形式,有 1 名研究生参加了以色列海法大学组织的“2021 年线上暑期创新创业项目”,有 1 名研究生参加了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工商管理学科目前共有11 名留学生,分别来自刚果(金)、老挝、泰国、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和尼泊尔。留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计划的执行,持续与导师、同学进行相关问题的国别交流以及问题研究。

2.5 研究生奖助与管理服务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奖学金的制度主要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评定优秀奖学金暂行规定》以及各类企业奖学金章程。目前,本学科研究生资助体系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来自学校以及国家,主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和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三大类。其中,奖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率 90%以上)和爱建奖学金等;助学金类包括研究生津贴;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包括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研和助管的岗位津贴。第二部分为学科方向所在的学院跟企业合作创建的奖学金,如仲臻奖学金。

2021 年,各类奖助学金总额 245.8 万元,资助学生 494人次。

2.6 本年度招生、就业与学位授予情况

2021 年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招生录取人数 105 人,授予研究生学位 77 人。工商管理学科硕士毕业生培养质量高,2021 年就业率达 98%,职业胜任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用人单位反馈评价好,毕业生就业态势良好。《2021 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显示毕业生薪酬指数位列全国第13 位,上海市属高校第一。

三、本年度师资队伍与资源建设情况

3.1 导师队伍建设及制度落实情况

2021年,工商管理学科具有硕士导师资格的教师88名,其中含上海市教学名师 1 名,曙光学者 3 名。无校外兼职导师。

1. 严格落实导师责任制。工商管理学科严格执行《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在导师选聘、培训、考核、招生资格审查等方面严格把关,落实导师责任制通过政治学习、团队党建等途径提高导师的政治站位。导师按规定履行导师职责,包括定期开展学术活动,指导开题,指导论文撰写,指导研究生课题研究,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以及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注重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入,引导学生关注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和探索。既保证学术研究选题的创新性,又使学生自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师不仅关注学生在学术方面的进步,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及求职等关键节点,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院的领导和辅导员一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2.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机制

工商管理学科坚持把师德师风工作融入教师发展各个环节,在校内起到排头兵作用。

1)坚持价值引领、考评师德为先

本学科在校内率先落实师德师风的教师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为依据,以“绩效指标考核、师德师风评价”为基础,将课时量、科研量等指标与师德师风、教学服务评价相结合,落实师德师风在教师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中的核心作用。对获得校内“教育育人奖”“师德先进个人”等相关奖项的教师进行配套奖励和表彰,培养学习先进的氛围,引导师德为先的风气。

2)坚持导师问责、提升育人能力

本学科对接学校出台的《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师德高尚”作为本学科研究生导师资格的首要条件,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明确“研究生导师问责制”,规定“导师本人思想政治、品行道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的,学校终止其导师资格”。每年组织研究生导师开展研究生新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讲座,体现导师岗位担当,强化师德表率作用。

3. 推行人生导师制,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本学科于2017 年校内首创“人生导师制”,以“立德修身”、“潜心育人”为标准,动态遴选德才兼备的教师,为学生解答学业、人生困惑。本学科采取“互联网+”的方式,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实现一站式预约人生导师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预约微信、电话、邮件等线上形式与人生导师交流。人生导师每周举办以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职业发展、学业规划、融入社会为主题的线下交流聚会。

4. 加强导师资格审查与遴选,倡导教研并重

本学科依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严格进行年度导师资格审查与新任导师遴选,同时实行“带教制度”,为每位新进青年教师配备带教老师,以“老带新”、“建团队”的方式组建教学团队,落实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课程 AB 岗,通过集体智慧将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融合。本学科搭建产学研沙龙“菁英汇”,在“数字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组织教师带研究生团队前往广西钦州自贸区、南宁海关开展产学研合作;动员教师团队在新冠疫情期间,通过《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向公众介绍大数据与疫情防治的关系。

3.2 教学科研团队与平台建设情况

工商管理学科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基础,2021年,以高原学科建设为契机,教学与科研团队稳步发展。

1 工商管理学科教学科研团队

序号

团队类别

团队名称

带头人姓名

所属学科

1

国家级教学团队

 

工商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徐波

 

工商管理

 

2

 

省级教学团队(上海市)

工商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徐波

工商管理

3

 

省级教学团队( 上海市)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团队

杨淑娥

工商管理

4

 

上海市Ⅰ期高原学科创新团队

 

工商管理高原学科建设团队

魏农建

工商管理

5

 

上海市Ⅱ期高原学科

创新团队

工商管理高原学科建设团队

齐佳音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学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科研平台7 个,其中省部级平台 2 个,校级平台 3 个,院级平台 2 个。

2 工商管理学科教学科研平台简况

序号

平台名称

平台级别

对人才培养支撑作用

1

上海开源数字“一 带一路”协同创新中心

 

省部级

依托信息技术,实践“开源、开放、群智” 三项变革,构建“跨国家-跨校际-跨产业” 的新商科开放创新育人生态。一是基于开源理念,协同国内外资源,建设了国内第一个“新商科开放创新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2

上海市人文社科 重点研究基地“数 据科学与管理决 策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自实验室建立以来,联合培养博士 5 人,硕士 20 余人;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年均参与师生达百余人次。

3

南泰品牌发展研 究院

 

校级

 

南泰品牌发展研究院是由南泰君霖企业集 团与我校合作创立而成,旨在搭建集科研、 教学、咨询、案例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研究平台。近三年来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和品牌发展设置系列案例开发、系列丛书编写、学生比赛和产教研融合项目。资助组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商业策划大赛,有 320 人次学生参与,支持教学案例开发 18 项

 

 4

案例开发与研究 中心 

院级

 

工商管理学院案例开发与研究中心遵循“知行合一、博学思辨”的理念,致力于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立足于中国本土企业典型案例,已开发一系列中文本土案例和英文教学案例,每年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案例日活动。

 5

国际税务研究中心

院级

该研究中心跟踪、梳理国际、国内相关领域财税政策的制定情况,利用与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关系开展高水平研究论坛。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税务部门和企业开展调研,开展对地区项目研究的专题研究

6

长三角会展研究 院

校级非常设科研机构

 

作为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商务主管部门和长三角会展联盟支持下成立的科研平台,长三角会展研究院依托专业技术水平认证培训等项目,在开展产业研究、促进校企合作、加强院校联动等领域为我校会展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撑。

7

上海旅游文化研 究中心

校级非常设科研机构

研究中心秉承“中外合作、政府智库、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承担了一系列国际、国内课题,促进了我校会展学科的发展,并为旅游管理二级学科会展和活动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提供了国际化资源与平台。

 

 

3.3 教师科研成果及其他相关资源投入情况

2021 年度工商管理学科在研科研项目共计 22 项,其中国家级课题 4 项、省部级课题 18 项;发表 CSSCI 及 SCI 论文 35 篇,出版专著 9 部;2021 年工商管理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单位财务账目的科研经费245.9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71

万元。

四、本年度社会服务贡献

工商管理学科秉承社会服务优良传统,紧密对接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需求,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发挥学科优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效应良好,具有一定引领性。在社会服务方面,特别是服务于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发展需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在上海自贸区财税政策研究、“营改增”试点的政策评估、在上海援藏和援疆产业提升等方面都形成明显的社会效益,产生一定社会影响。我校将智库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1 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高校智库百强榜单,成为全国“A 区高校智库”。决策咨询成果被中央和上海采纳与批示数位居上海市属高校前列。2021 年度,有15 份政策建议被采纳/录用,多次得到国家级、省部级领导人正面批示。其中,1 份研究报告被上海技术交易所采纳,1篇内参被《人民日报》采纳,2 篇被上海统战部采纳,1 篇被上海市政协采纳。

与本学位点有关的社会服务优秀案例如下。

案例1:依托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为疫情等国家公共治理发挥智库作用

我校齐佳音教授在2016 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行为及治理研究”(16ZDA055),为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建议。项目期间共

举办26 次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议上组织4 次相关学术论坛,并受邀在国内外开展16 场学术研究报告,包括2017 年“中国工程科技 2035 发展研究——公共安全前沿基础科学问题高峰论坛”与2018 年“面向2035 的网络舆情管理发展战略研讨会”等一系列高端学术会议。

工商管理学科依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很好地发挥了智库作用,为政府制订政策法规提供了咨询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项目成果在共青团、人民网、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吴网等数家单位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2)项目成果转化到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监管中,应用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预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约千万以上。齐佳音教授在2020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应对与处理”(72042004),并于2021年成功结项。该项目为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的舆情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促进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舆情治理的工具理性和价值属性整合统一。

案例2:连续8 次获全球ACCA 白金级最高质量认证,为

国家会计行业培养国际高端人才

工商管理学科ACCA 教学项目班于2010 年5 月成立,十余年来,以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200 多所开展ACCA 合作办学的高校中迅速崛起。2013年成功获得ACCA 白金级最高质量认证,成为全国第六所获得ACCA 白金级认证的高校。2019 年6月获得ACCA 全部13 门科目中9 门考试免考资格。迄今,已连续8年通过白金资格认证。

工商管理学科ACCA 教学项目班采用嵌入式教学,将ACCA 考试科目嵌入本科教学,既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整性,又为学生提供ACCA 学习的灵活性。目前,共有21名任课教师教授ACCA 课程,其中包括3名海归教师,7名海外访学经历教师,所有课程的任课教师每年参加ACCA 国内外师资培训,极大提升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中2名教师获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奖”,3名老师荣获“全国ACCA 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灵活的教学方案、优秀的师资队伍促使ACCA教学项目班学生成绩斐然,已获得1个全球单科第一、6个大陆单科第一和3 个全国通过率第一。此外,ACCA项目班也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如暑期财务精英计划、就业力大比拼、“实习生日”和“就业日”等计划,为提升会计行业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效路径。

案例3:深度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力推进国际化创新创业会展人才培养

依托学科优势,深度对接进博会,搭建研究实践平台,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2018 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之际举行发布会,发布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进口贸易指数及“中国—东盟”进口贸易指数。我校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中德合作专业,简称IEMS)成为唯一一家首届进博会参展商高校合作单位。作为中国第一批中外合作办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基于我校IEMS 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法国科西嘉商会直接对接IEMS,提出以项目外包的模式由我校IEMS 学生服务万德会展服务公司,全程参与了法国科西嘉商会进博会500 平方米特装展台参展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展会现场活动策划、展会现场活动执行、展会现场服务以及参展全程咨询等。

该专业实现了会展专业向活动管理的全面拓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上海的会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就业口径。多年来依托工商管理学科发展,中德合作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创办之初就以为全球会展业培养未来领袖和服务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为使命,作为为数不多的市级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项目,为上海乃至全球会展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上海定位全球城市所需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贡献了应有之力。

五、本年度本学位点建设小结

5.1 生源质量

2021 年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招生录取人数 105 人,其中一志愿录取人数 40 人,录取推免生 11 人。

5.2 人才培养过程质量

学位点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进行质量监控,保证人才培养过程精细化、全面化和有效化。

首先,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精细化。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开始,做到培养环节设计合理,学制、学分和学术要求切实可行,关键环节考核标准和分流退出措施明确。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利用学校一网通办平台的研究生系统,将每一位学生的培养情况,包括培养计划、学业动态信息、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信息上传到研究生系统,供导师和学校职能部门进行在线管理和审核。其次,实现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全面化。进行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估体系,包括定期进行期中教学与期末教学评测,通过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同时通过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实践性课程,不断拓展实践教学资源,推进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学督导和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教学评价机制,对研究生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三,实现学位论文质量控制有效化。实施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全过程管理。开展开题答辩、初稿答辩、中期检查、校院盲审等审核环节,导师、开题答辩组、预答辩组、正式答辩组,协同发力,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为保障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设立了由导师、专职辅导员以及研究生教学秘书等组成的管理团队对研究生提供学习、科研等管理服务。在制度保障方面,设立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申诉制度实施办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评定优秀奖学金暂行规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会组织机构及章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医疗费补贴管理办法(修改试行)》等规章制度,确保研究生各项权益得到保障。

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水平、态度和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学生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

5.3 学位论文质量

在学位论文制度建设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和格式要求(2020 年修订)》对学位论文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明确规定,严格执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试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对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撰写、中期检查、预答辩或盲审、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双盲评审、答辩等做了严格规定,加强了论文选题指导、开题评审、预答辩、送审、答辩等各个环节的控制,从制度上保障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在研究生论文质量控制方面,2018 级(2021 届)研究生有 77 人参加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复比检测以及校院两级学位论文盲审,均无异议篇次。

5.4 学生就业质量保障机制

工商管理学科把学生就业工作作为统筹疫情防控与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1. 坚持下沉到学科方向的工作思路,工作指导精准对接

利用下沉到学科方向、全覆盖动员来推进就业工作。企业管理学科方向建立“学院班子—教师—辅导员—党团骨干—毕业生”的“一站式”就业指导服务机制,领导班子和辅导员疫情期间走进社区下寝室,实时跟进学生就业动态与心态;会计学科方向分类做好“一类一案”和“一生一策”就业困难生台账信息,组建一个辅导员+一个帮扶团队(导师/导生等)+若干帮扶内容的“1+1+X”帮扶体系,为学生订制个性化帮扶方案;旅游管理学科方向采用全员关心学生就业方式,学业导师抓住时间节点开展毕业论文指导,辅导员利用走访宿舍时机,完成毕业生“一人一档”就业跟踪,并针对凸显的慢就业、有效岗位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寻找对策;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方向利用困难就业学生由院长、书记和导师包干解决,将就业工作作为教工党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销号式推进。

2. 建立学院就业数据周报制度,面上情况精准掌握

每周定期收集就业进展数据,要求各学科方向建立就业、考公、考研、出国、入伍等各类台账,动态更新关注“二战、不就业、慢就业”等各类困难学生。推广学院采取的包干工作模式,人盯人针对性做好思想引导,点对点推送岗位信息。每周对就业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报送校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学院领导。

3. 坚持线上促就业不断线模式,生涯指导精准服务

面向学生在线上开展职业生涯活动月和“一对一”个体职业咨询服务,完善职业生涯线上课程授课,研发推出一批线上职业生涯课程,推送生涯百问“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微视频。开通毕业生线上签约服务,送就业服务进社区,便捷有效及时地提供毕业去向登记、报到证办理等手续服务。

5.5 师资队伍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机制及执行情况

1. 通过外引内育,培育师资队伍

依托“工商管理”高原学科建设平台,工商管理学科利用外引内育模式,在培育教师加快成长成才的同时,加强梯队建设,建立精英化的柔性人才梯队工商管理学科,逐渐形成了一批由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负责人、上海市教学名师等优秀学者组成的学科带头人,倾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家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和上海市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科设立的“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是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助推学科跨越式发展。依托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法国 IPAG 高等商学院开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通过在线形式,柔性引进英国龙比亚大学高善生教授、美国佩斯大学Charles Tang 教授和 MIS Quartely 前主编、天普大学 Detmar Straub 教授,来校进行学术合作和指导学术研究,为在校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国际研学环境。

2. 依托基础党组织,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

本学科实验室以及科研团队依托基层党支部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工作。一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基层党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政治理论学习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有效结合。二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于学术研究全过程,通过开展“提高水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科研教学我来讲”助推教师综合素养提升计划“引导教师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坚决遏制科研中的懒惰之风、浮躁之风和学术不端等行为。三是鼓励党员积极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参与各级赛事的评委与指导工作注重对学生的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此外,坚持实行系部听课制度,注重教师宣传和舆论导向监督,并将此列入师德师风考评。

3. 健全督导制度,营造师资队伍发展良性环境

依据《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和学校《教学督导员管理办法》,教学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方面不断创新,成效显著。

1.成立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

充分发挥校院两级领导、校外同行和校内资深教师在教学督导中的作用,包括将听课诊断意见形成分类汇总,制定整改方案,组织相关教师学习和及时改进。

2.搭建远程教学督导系统

通过系统实时了解教风学风情况,评估课堂教学效果,包括强化Blcakboard 网络平台监控,了解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各门课程的在线学习、延伸学习和自主学习,确保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3.构建大数据质量评估系统

充分发挥在线数据检测、状态数据采集与报告发布制度作用,追踪学生学习路径,刻画学生学习质量图谱,定期把控教学质量变化,制定解决方案和措施,落实教学质量反馈,保障教学运行稳定。

六、工商管理学科硕士学位点对标分析

工商管理学科学位点依据“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进行对标分析,对照基本条件核心指标核对结果如表 3

所示。

3 工商管理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对标与建设现状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规定数量

建设现状

对照硕士学位点核心指标核对结果

 

学科

方向

与特

学科

方向

主干学科方向不少于 3个

≥3

 

目前有4 个主干学科方向(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商管理学科获 B-。根据软科发布“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19 年位列全国第 51 名,进入前 17%;2020 年 4 月,位列全国第 45 名,首次进入全国前15%。

符合

 

学科特色

 

本学科点至少有一个学科方向特色和优势明显,且面向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国

家、区域的需求契合度高,具有良好社

会声誉

 

≥1

 

(1)企业管理.本学科方向连续多年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近年来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全球化工商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变革和创新,在跨国并购、国际经贸治理、国际市场营销以及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并在 JM、JBE、JAMS等 FT50 期刊中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2)会计学。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会计准则与会计监管、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 本方向重点对会计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在资本市场与会计监管、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财务共享与会计大数据、财务信息披露和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已连续 8 次成功获得 ACCA 白金级最高质量认证。

(3)旅游管理。本学科方向立足大文旅的产业定位,对接国家和上海文旅发展战略,积极为地方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形成产教融合优势,在旅游新业态及新商业模式、大型国际会展项目运营与管理、活动与社区建设等方面学科特色明显。

4)技术经济及管理。本学科方向采用技术经济分析与金融学相融合的路径,重点切入上海金融运行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资本市场与风险分析研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资产市场稳定性、敏感性及其与宏观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POM、MIS Quarterly 等 UTD 24 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学科

队伍

 

人员

规模

本学科点专任教师不少于 30 人

 

≥30

 

本学科点专任教师 118 人

 

符合

 

每个学科方向专任教师队伍数量不少于

7 人

≥7

 

企业管理学科方向专任教师56 人,会计学科方向专任教师 32人,旅游管理学科方向专任教师 20 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方向专任教师 10 人。

符合

 

 

人员

结构

 

具有高级职称(正高、副高)比例不低

于 39%,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不低于 40%,

45 岁以下教师占较大比例

 

高级职称≥40%

博士学位≥40%

45 岁以下教师

占较大比例

 

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学术梯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正高、副高)的教师为 84 人,比例 71.19%;107 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90.68%;45 岁以下教师有 57 人,

比例为 48.31%。

 

符合

学科

带头

人与

学术

骨干

每个学科方向有 1 名以上学科带头人

1 名

每个学科方向均有 1 名学科带头人,2-3 名学术骨干。

符合

 

每个学科方向有 2-3 名学术骨干

每个学科方向2-3 人

每个学科方向均有 2-3 名学术骨干。

符合

近五年在本学科国内外重要刊物上,以

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者同学作者身份

发表论文,学科带头人近五年人均不低

于 3 篇

≥3

 

近五年在本学科国内外重要刊物上,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学科带头人近五年人均不低于 3 篇

符合

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完整指导过一届

硕士毕业生,学科带头人已经培养过 6

名以上硕士生

学科带头人指

导硕士生≥6

 

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完整指导过一届硕士毕业生,各学科方向带头人均培养过 6 名以上硕士生

 

符合

人才

培养

 

课程

与教

 

现有的硕士生培养专业核心课程符合工

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培养硕士研究生拟开设的课程及其结构

应符合《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基

本要求》,且体现《教育部关于改进和

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精神。

 

 

现有的硕士生培养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符合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且体现《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

课程建设的意见》精神。

 

符合

 

 

培养

质量

毕业生质量较高,职业发展良好,受到

社会的普遍好评。近五年本学科点获得

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至少 1 项

 

≥1

 

硕士毕业生培养质量高,2021 年就业率达 98%,职业胜任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用人单位反馈评价好,毕业生就业发展良好,《2021 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显示毕业生薪酬指数位列全国第 13 位,上海市属高校第一。本学科研究生积

极参与各项科研项目,在 SSCI、CSSCI 及其他核心期刊累计发表论文 60 余篇;研究生在各类学术和创新创业竞赛中斩获佳绩;2021 年本学科点获得 1 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符合

培养

环境

条件

 

科学

研究

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不少于 15 项

≥15

 

2021 年发表 CSSCI 论文 17 篇,出版专著 9 部,研究生参与纵向科研项目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2021 年承担国家级课题 4 项、省部级课题 18 项;

符合

本学科点近五年,实际获得并计入单位

财务账目的科研经费年均不低于 80 万

元,其中纵向经费年均不少于 30 万元。

科研经费年均 ≥80 万

横向经费年均

≥30 万

总体经费充足,2021年实际获得并计入单位财务账目的科研经费中,纵向课题经费 171 万,横向课题经费 74.9 万;

符合

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不少于

2 项

≥2

 

2020 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3 项

符合

学术

交流

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

会议,近五年人均不少于 1 次;有一定

比例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高水平学术

会议。

≥1 次

 

2021 年学科内举办或协办全国性会议 2 场,区域性会议 3 场,到会规模达 750人次,同时有多名转任教师参加了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有 7名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报告,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和鼓励研究生的学术活动。

符合

支撑

条件

有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的平台、实验室

和实践基地,有较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

有较充足的国内外图书资料、数据库,

能满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需要

 

本学科有 7 个教学类平台,2 个创业教育类平台,与世界 500 强等企业共建 30 余个实践基地作为支撑。例如,数据科学与管理决策重点实验室(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基地、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以及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拥有中外文纸质图书 29.47 万册,中外文报刊千余种,电子图书 218.95万册,全文电子期刊 1.22 万种,中外文数据库 68 个。

符合

 

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管理指导和机构

健全,管理人员落实

 

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管理指导和机构健全,学科内现有 17 名专职管理人员,2 名兼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落实

符合

 

设立有针对本学科本科生或相关学科硕

士研究生奖助学金

 

研究生奖助力度大,覆盖面达 90%以上。

符合

 

学风良好,开展学术规范及科研诚信宣

传教育,有完备的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

制及办法,且严格执行

 

学风良好,开展学术规范及科研诚信宣传教育,有完备的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及办法,且严格执行。

符合

 

 

 

七、下一年度学位点建设方案

7.1 主要问题与短板

1. 学术研究团队建设仍需继续加强

工商管理学科师资团队已经符合《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2020)》。为了更好的为国家战略服务,全面服务支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仍需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领军人物,利用领军人物的学术资源辐射作用,促进学科学术团队的梯队建设,以持续优化团队。 

2. 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建设仍需持续努力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对应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带动学科的整体进步,调动学科发展的积极性,有重要的意义。工商管理学科的申博工作已经列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十四五”规划中,并且已经成为校拟增博士点培育项目。目前,仍需对标申请标准,力争在 2023 年有所收获。

7.2 下一阶段主要建设任务

任务1: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加强国际科研协同,促进创新团队发展

1. 为进一步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对接上海市人才揽蓄计划,积极整合海外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定向开展人才宣讲和项目对接会;同时利用校友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化人才渠道;

2. 推动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会议、参加高水平培训与交流,建立国际海外培养交流机制,重点选拔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并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到国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积极建立国际科研合作,推动国际科研协同,促进创新团队的发展。

任务2:增强科研意识,提高智库服务优势,强化学科发展基础

1. 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提升标志性成果

科研工作是学科内涵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学科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工商管理学科要对标博士点建设要求,以学科方向凝练为引领,以科研团队培育为基础,以制度机制建设为抓手,加大产教融合力度,精心策划组织各类项目申报,研究制订标志性成果培育方案及工作实施方案,强化重要奖项成果培育。对标国家重大项目、高水平论文,促进具有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的发表。

2. 立足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持续保持智库服务优势

谋划布局跨学科项目和交叉学科重点项目,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强与同类高校和对标高校重点学科、潜力学科对比分析,形成一学科一策略;推进高层次科研平台培育建设,探索交叉研究科研新机制。大力发展智库建设,提升智库话语权和影响力。

任务3. 培育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依据学科发展要求,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和研究能力。依据学科方向,设立学术工作坊;利用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扩大学科知名度,同时提高招生生源质量,从源头提高研究生项目的办学声誉;根据学科方向设立研究生创新项目支持计划、案例大赛、论坛征文大赛以及学术沙龙活动等,通过创新资助、案例撰写、科研论文及论文研讨等多种学术活动。

2. 开设高水平讲座,创造良好科研创新氛围。邀请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实务界等相关领导、专家、教授、高管等形成常态化的研究生学术与实务前沿系列讲座,打造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学术大讲堂等系列学术品牌,营造良好的创新科研氛围,帮助研究生及时了解学术研究最新变化,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扩展研究生的社会视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