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岸携手冲绳(琉球)构建东海自贸区的构想

作者:陈子雷 时间:2013.8.1


琉球群岛,又称琉球列岛,是太平洋西部的一系列岛屿群,位于中国台湾与日本鹿儿岛之间,面积为日本全国面积的06%。琉球群岛是曾经属于琉球王国的列岛总称,清时代被册封使标明为“琉球三十六岛”或“琉球属岛”。1609年以前,奄美群岛、冲绳群岛、宫古群岛、八重山群岛都属于琉球王国。中国和欧洲等国将其统称为“琉球群岛”。1609年,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奄美群島被划分为萨摩领土。二战后,琉球成为美国非法托管行政权的日本的海岛县,以冲绳诸岛为中心,由宫古诸岛﹑八重山诸岛等岛屿组成,众多小的岛屿沿中国大陆围成一个弧线,土地面积占日本总面积的0.6%左右,在47个都道府县中位于第44位(图-1)。琉球群岛是日本本土的南部重要战略屏障,是二战时期美军占领日本本土的“跳板”。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琉球群岛又是东亚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通道,也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冲绳县的地理概要图


一、战后冲绳战略地位的变迁与提升

        1.美国的冲绳“战略观”

二战后,美国认为琉球群岛(以下称冲绳)是第一岛链的中心,进可攻、退可守,既是遏制苏联和中国军事威胁的主要屏障,又是防止日本军事崛起、介入两岸军事冲突的重要基地。为此,美国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将它建成美国在亚洲最大的军事基地,其驻军约占亚洲总兵力的1/3,基地面积为驻日全部基地的3/4(图-2)。随着美军撤兵菲律宾和冷战的结束,美国在第一岛链的防线暂时出现断裂。随着远程投放能力的增强,美国开始以关岛为核心致力于打造第二岛链,与位于西北方向的冲绳遥相呼应,企图对东亚大陆构建多层次的海上包围网。自此,冲绳作为美军部署在亚太最前沿的阵地,成为策应“第二岛链”,遏制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呼应日本本土的战略枢纽。从军事和战略的角度看,冲绳作为西太平洋的前哨基地,无疑是美军剑指东北亚、立足亚太的枢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在削减军费的背景下宣布实施“重返亚太”策略,其目的是通过兵种建制的有机组合、调整各同盟国之间的分工合作来优化国防资源的配置。其中,美国利用各基地、各兵种和各同盟国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横向网状防卫模式和纵向金字塔型防卫模式兼顾的体系,以最大限度在降低防务成本的同时,要求各基地、各兵种和各同盟国专职攻守,协同作战和防卫,最大程度追求国防资源配置的效率化。其中,冲绳在美国在这一战略体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2.日本的冲绳“战略观”

从日本的角度看,充分发挥冲绳的战略角色,不但有利于日本依靠美日同盟来发挥自身的防卫优势,也有利于借助美国来遏制中国陆地向海洋的战略延伸,以维护自身海洋大国的地位。同时,利用美国削减军费开支的有利时机,一方面通过和中国的领土及领海的争端来给美国施加压力,以提高自身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加紧修宪,加快推动“国家正常化”的步伐,企图摆脱美国的军事控制,达到实现军事大国的目的。在日本的国家战略中,冲绳同样是日本抵御中国海洋力量延伸以及军事干涉海峡两岸事务的要塞。从这点出发,可以认为美日两国已经把冲绳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战后前所未有的高度。冲绳已经成为日本和美国的战略利益的交汇点。因此,如何打好冲绳这张牌既能够体现出美日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又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利益主张。但是,如何最大限度缓和日本中央政府、冲绳及美国三方的矛盾,是目前日本政府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3.冲绳地方势力的对冲效应

1952年,美国代表同盟国与日本签定《旧金山和约》,并于1972年将冲绳归还日本。在冲绳的主权归属问题上,台湾过去一直支持当地人民的独立运动,认为冲绳的主权应该在战后返还琉球。同时,当地民众在战前和战后也进行了诸多的要求独立的复国运动。根据琉球大学对冲绳民众的调查表明,目前仍有近30%的民众认为冲绳需要独立,近一半的民众认为自己是琉球民族,并非大和民族。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只能沿用冲绳返还后一直采取的“怀柔补偿”政策,通过“冲绳振兴政策”和“经济特区”及“自由贸易区”为冲绳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以缓和冲绳对日本中央政府的敌对情绪。但是,这些政策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冲绳当地民众的归属感问题。相反,产生了“补偿困境”。即,日本中央政府越是采用政策优惠和财政转移支付来“息事宁人”,就越是引发冲绳本地民众的反感。近年来,冲绳当地部分利益集团开始利用日本中央政府的“补偿机制”来制造“示威效应”,通过和中央政府制造矛盾来谋求获取更多财政补偿。其中,美军基地迁移开始成为冲绳和中央政府主张对立的焦点。因此,日本中央和冲绳地方的矛盾,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布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中日钓鱼岛争端的不断升级,我国民间人士和研究机构也开始重新审视冲绳的归属问题,对其主权归属提出质疑。2012918日,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发表“九·一八”宣言,宣言中再次对日本统治琉球合法性提出了质疑:“钓鱼岛不属于琉球,琉球也从来不属于日本。日本窃取琉球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完全是非法的。日本必须无条件执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立即结束对琉球的武装占领和殖民统治。我们坚决支持琉球人民谋求独立自主,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正义斗争。”今年57日,我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开始刊登长篇专家署名文章,阐述日本如何利用殖民侵略“窃占”钓鱼岛,文章最后强调,“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这一观点很快在中国及国际舆论场引发关注。日本政府对此表示强烈抗议。与此同时,在今年515日冲绳返还纪念日,由日本冲绳县当地政治家、大学教授、社会活动家以及市民团体成员组成的“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宣布成立。该组织将以学术活动为中心,开展寻求冲绳独立并探索建立“琉球自治联邦共和国”的可能性,在研究他国独立经验的同时,寻找机会向联合国直接陈述冲绳独立的意愿。中国国内舆论和冲绳本土部分民众观念的转变,对日本政府内部造成了很大冲击。从美日的角度看,冲绳的稳定有利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布局的实施。因此,如何解决美军基地迁移问题,加大对冲绳的财政补偿力度和政策优惠,是眼下安倍内阁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日本政府公布的“增长战略”框架来看,似乎还没有对冲绳地方经济建设和制度改革给予很大的关注。因此,今后在围绕美军基地搬迁的问题上,日本中央政府和冲绳地方的矛盾将可能进一步激化,这可能进一步引发冲绳民众要求独立的意愿,影响到冲绳的稳定。

二、冲绳经济地位的转变及其原因

根据2011年日本内阁府的统计资料,2010年冲绳区域内生产总值为3.7万亿日元,个人消费和旅游收入是冲绳的主要收入来源,美军基地的相关军需收入约占县民总收入的5.3%。国内外游客到访人数约429万余人。

从冲绳的经济结构来看,其主要特点是严重依赖政府财政。在2010年的县民总收入中,对政府财政的依存度接近40%。其中对政府最终消费支出的依存度达30%。从冲绳的产业结构来看,其特点是第三产业部门相对发达,第二产业部门居次,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值比重相对较低。其产值比重依次为85.5%12.4%2.1%。和劳动力人口的分布成正比。

从统计数据看,2010年冲绳的总人口为141万余人,劳动人口比率为58%,低于日本全国1.9%。失业率为7.1%,高于日本全国4.5%的水平。其中,冲绳青年人口的失业率为36.2%,远高于日本全国平均28.2%的水平。从产业部门来看,第三产业部门的从业人员占全部的79%,第二产业部门占15.5%。可以说,冲绳的第三产业部门是其吸收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从贸易部门来看,冲绳和日本本土不同,区域内产业欠发达,出口型企业严重不足,贸易入超现象比较严重。进口主要以能源(80-90%)和食品(5-10%)为主,出口主要以海产品、加工货物和一般电子及器械为主。

1972年,美军虽先将冲绳的行政管辖权移交日本,但美军仍占用民间土地达冲绳本岛的五分之一。但是另一方面,琉球缺乏这些美军基地,对其经济却也带来负面影响。1972年时,美军基地对琉球的经济贡献达27%,而现在则仅有5%。其差额由日本政府进行补助。

按照日本的财政转移制度,日本政府有义务每年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冲绳注入大量财政资金,以平衡冲绳和日本本土的收入差距。目前,来自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额约占冲绳居民收入的2/3。尽管如此,巨额的财政转移仍然无法获得当地政府及民众的满意。按照1996年的统计数据,冲绳人均收入约为217万日元,为日本全国平均的74%,而同年失业率为5.2%,高于同期3.2%的日本全国失业率。

为了开发冲绳,推动冲绳地方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颁布了“对放宽管制等振兴产业特别措施”及“21世纪冲绳基本蓝图”,桥本内阁还在19979月的“第141届国会施政报告”中将开发冲绳列入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日本政府认为,开发冲绳可以推动冲绳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树立民间主导的自立型经济发展模式,缩小和本土之间的收入差距,降低失业率。

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政府针对冲绳的经济特点,继续推出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吸引外资和国内企业到冲绳投资,以推动冲绳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日本政府已经在冲绳建立了自由贸易区、海外高档品牌消费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产业园区和大型物流中心。20125月,日本野田内阁新颁布了冲绳振兴基本方针,主要包括修建那霸机场第2跑道、将机场附近及那霸港打造成国际物流中心等内容。方针提出“发展以民间为主导的自立型经济”,提出重点发展旅游业、信息通信及国际物流相关产业的构想。物流基地很可能设在那霸机场以及那霸港的周边,争取在将来使其发展为连接中国大陆、泰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产业基地。日本政府认为,通过推动冲绳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把冲绳打造成21世纪东亚联结全球的人文、物资、资金和技术信息的基地,以提升冲绳在东亚乃至世界的经济价值。自民党政府上台后,日本政府在确保向冲绳年度财政转移的同时,继续致力于推动冲绳地方经济发展。其推动冲绳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为了扭转长期以来冲绳对日本政府财政依赖的格局。长期以来,

冲绳的地方经济严重依赖日本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经济难以自理。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经济稳步发展,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贸易收支始终保持顺差,国内产业发展迅猛,这些都为日本本土援助冲绳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年来,日本政府基本将冲绳振兴年度预算保持在3000亿日元的水平,显示出政策的一贯性和长期性。

  1. 平息冲绳民众对美国驻军的不满情绪。长期以来,美军基地虽

然给冲绳地方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美国削减国防预算和日本公共债务的增加,美国驻军规模减少及海军陆战队向关岛的后撤使基地经济效应急剧下降。同时,美国驻军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效应也日益凸现,严重影响了冲绳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治安。多年来,日本政府一边建立“补偿机制”,通过加大财政转移力度来弥补基地经济衰退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一边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优惠的力度,通过增加对冲绳的经济援助来提高冲绳民众的福利,以平息冲绳民众对美国驻军的不满情绪。

  1. 缓和冲绳民众独立的情绪。战前,日本政府对冲绳民众采取了

差别化政策,使冲绳民众并没有归属感,民众要求独立和归属中国的愿望日益高涨。战后随着冲绳返还日本,日本仍然对冲绳采取了差别化政策,冲绳本土的传统和文化在义务教育中难以得到体现,冲绳土地语言也禁止在学校和公众场合使用。这些政策极大地引起了冲绳民众的反感。同时,多年来美军驻冲绳基地士兵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给冲绳社会治安带来很大的影响。对此,日本政府并没有积极消除美日同盟给冲绳当地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冲绳民众开始由缺乏归属感向缺乏认同感转变,主张美军撤离和要求从日本独立或自治的呼声不断高涨。为了缓和冲绳民众与美军及日本政府之间的矛盾,打消冲绳民众独立的念头,日本政府不得不在财政状况持续恶化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对冲绳的财政支援力度,同时通过制度改革来振兴冲绳经济,以遏制冲绳独立派的政治势力。

三、两岸携手冲绳推动经济一体化

近年来,两岸政局稳定,各种交流活动日趋昌盛。2010年双方正

式启动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推动了海峡在经济、贸易和投资等全面经济合作。在新的形势下,ECFA的签署和启动,将产生三方面的经济效应。首先,将有利于两岸改变单向的和间接的贸易现状,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市场,产生规模经济的效应。其次,也有利于两岸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形成区域内产业效应,提高各自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再次,三通和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将有利于产生贸易自由化效应,全面推动海峡两岸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目前,台湾已经成为大陆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而大陆也是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对象,两岸的经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冲绳在地理上距离台湾和大陆最近,在历史上深受两岸文化的影响,曾经是我国的藩属国。在历史上,三方有着比较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冲绳在东亚的地理空间位置开始引人注目。在战后冷战秩序下,冲绳主要作为美国的军事存在。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和美军后撤,今后冲绳的经济价值将逐步大于战略意义。冲绳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如果赋予其经济的自主性和政治的独立性,则完全可以成为东亚联结全球的物流基地、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及技术和信息中心。因此,在两岸和日本围绕钓鱼岛进行斗争的形势下,首先有必要利用两岸对冲绳的影响力,以非官方的民间交流为中心,积极推动两岸和冲绳的全方位合作。其次,以投资和贸易为抓手,利用日本政府的振兴基本方针,加大对冲绳当地的投资力度,推动向冲绳的生产转移,填补基地经济衰退后的“产业空心化”,将冲绳融入到两岸的自贸区建设之中。

    目前,两岸和日本领土、领海争端不断升级,冲绳和日本矛盾不断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两岸的海洋合作主要围绕领土、领海争端、海洋资源共享等领域展开。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两岸有必要以大陆和台湾的部分沿海城市为中心,携手冲绳地方政府共同构建东海自贸试验区,将传统的自贸协议概念进一步细化到地方和城市,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经济合作新模式的同时,利用日本的规制缓和,积极推动两岸和冲绳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两岸和冲绳的全方位交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