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落实学校主题教育关于“一支部一足迹”学习实践活动要求,近日,档案馆党支部前往松江区泖港镇曹家浜村开展“循足迹 观变迁悟思想 系实践”主题党日活动。
【笔者按】 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视察松江并到泖港镇曹家浜村调研,提出“要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行者”。在曹家浜村委大门赫然标识“2020年度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走进大院,我们看见这样一句话:谨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探索布局“一廊一路两园三馆四站”的高品质乡村公共空间,实现全村“颜值”和村民幸福指数双提升。
第一站:红色档案——“红色之路”映初心
薛文淑,中共一大会址即望志路106号的女主人,系清末松江府娄县修竹乡(今松江区泖港镇曹家浜村)人氏。新中国成立后,薛文淑曾先后两次由北京赶赴上海,现场认定并对室内家具摆设恢复原貌等事项提供了宝贵意见。
如今,在这位革命先辈的故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可以看到曹家浜村委会已然打造出一条“红色之路”,着重宣传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思想论述,主干道两侧醒目处绘画的党建元素和标语,营造出浓厚的党建氛围。与此同时,村党总支将红色文化植入村史馆、图书馆、睦邻活动点、网格支部服务站等“三馆四站”基层肌理空间,作为引领村民不断前进的精神食粮。
第二站:绿色档案——“共建长廊”盎生机
曹家浜村东头多年来有一块闲置土地,荒草丛生、环境脏乱,是附近村民的一块“心病”。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最大化治理效能,把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村两委班子成员动足了脑筋。2019年,村党总支通过项目化党建结对共建, 由区政协、开天集团与曹家浜村三方党组织携手打造“共建长廊”实事项目,即打造“一条绿色环保路、一条休闲养生路、一条科学健身路、一条先进文明路”的综合性长廊。昔日废置菜地升级成村民议事、文化宣传、开展活动的综合服务平台,由乡贤设计的绘画农舍墙面,晕开浓浓乡味,提升新农村文化气息。“共建长廊”更入选为 2020 年“结对百镇千村助推乡村振兴行动”区级优秀案例。党组织的威信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得到加强,村民群众更加自觉热爱党、跟党走。
此外,据了解,村党总支近年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城乡融合绿色发展实践片区”定位,锻造强村惠农新支点,打造高品质乡村公共空间,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第三站:发展档案——“生态宜居”振乡村
行走在曹家浜村的乡间村路,处处可见党总支以人居环境整治优化行动为契机,依托党员志愿队伍开展“星级家庭评比”“相约星期二”“邻里守望”“一带一路一到”平安志愿活动的硕硕成果,从一处美到一片美,围绕沿路、沿河、村庄内外“三空间”,改造两处新建口袋公园,全方位提升村容村貌。
多年来,村党总支始终着力整体规划与产业布局融合融汇,将公共空间治理与村庄环境整治相结合,与增加农村集体收入相结合,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与道路整治相结合 ,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持续释放发展红利,形成叠加效应。村域内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逐步加快,2020年,曹家浜村以“生态宜居 休闲乡旅”为定位,成功列入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初夏雨后,“红色之路”上,党旗、国旗迎风飘扬,丰沛的红色内涵滋养着乡风文明;“共建长廊”檐下,看村民们正望着远近的青稻绿水笑靥如花,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支部同志们置身于“生态宜居”的曹家浜村驻足观赏良久、感慨思悟万千——
松江区泖港镇曹家浜村,从2006年列为“松江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到2020年跻身“上海市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及至如今与G60科创走廊相呼应的“浦南”园区建设和与临港集团联合招商的优质企业“引入工程”……
档案人观“档案事”。时光无声、档案有痕,曹家浜村十数年的乡村振兴“变迁档案”是祖国大地千万个“振兴”村落的缩影,更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调研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打造独具曹家浜村特色的乡村振兴建设之路,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邃、广博与实践指导意义。
档案人系“档案业”。历史需要档案记录,发展需要档案同行。档案存史资政育人,档案人须具备:一是档案意识,包括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保密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应立足基层立足群众宣传档案事业,让档案走进百姓家;二是档案能力,包括收集整理能力、开发利用能力和编研编纂能力,让档案活起来、亮起来、火起来,发挥更大价值、作出更大贡献;三是见微知著、关照当下、觉知未来的格局,切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