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曲琪 梁靖靖
采访时间:2015年3月21日
采访地点:上海市长宁区南丰城
受访人简介:何海鹏,上海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为国贸1002班班长,曾获学校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现已经在KPMG工作一年。这一年里,他报考了CPA三门考试并高分通过。
记者:你觉得在贸大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长:收获有很多。专业课以及学校一直强调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商科学生这一理念对我的帮助就很大。首先,给了我们很多接触专业知识的环境;其次,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类的活动;再来,在我们工作的时候就会体会到,许多知识我们已经学过并能学以致用。很多人可能上课的时候觉得,我离这些东西很远,就不会好好去学,但是等到自己工作要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就觉得力不从心了。所以好好学习还是很重要的。比如现在我们审计中要去确认客户收入的一个时间结点,即何时去确认收入,当时遇到了一些CIF条款,CIB条款,FOB条款,不知你们是否有所了解,其实这些条款当时在学校已经学了,所以当我的工作需要运用这些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得心应手,别的同事也会来问我,哪怕是一些比较senior的也会,当时我就觉得我在大学学的知识对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记者:你在贸大的经历对你求职,工作有哪些帮助?
学长:我们学校课程设置让我们有很广阔的视野,但是我认为深度和精度还需要加强。但是视野广阔其实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每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学习其他东西就会很快。上司会认为你是具有横向思维的,是可造之材。
记者:你觉得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长: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很多人认为是实习,但其实你真正能在实习中学到的东西是很少的。从我的个人感受来看,从实习到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实习的时候你所承担的是一些比较枯燥的工作,学到的东西真的很有限。我建议,更多的精力要放在学习上,因为其实这跟你的技能有相关性。
记者:你对考研怎么看,以后还会想考研么?
学长:我的目标就是进入四大,考研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我觉得,考研不是随波逐流,不是人云亦云。应该是,它满足了我的需要,对我的成长有帮助,我才去做。盲目跟随别考研,是个很大的误区。如果以后我去考研,可能会去国外读MBA。
记者:很多学弟学妹都很想进四大,你觉得他们需要准备什么,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学长:我说说我是怎么准备的吧,他们四大在之前会有一个Elite Program(精英计划)/夏令营,我当时是去参加了的,这样会让你在准备之路上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作战、分享交流。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闭塞的,你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需要共享信息,比如题库、面试经验等等。接下来,你可以尝试去了解目标企业所中意的人才类型,比如普华永道和毕马威。普华永道的logo,色彩艳丽,可能强调的是侵略性和竞争力,有闯劲有活力,努力开拓市场。;但毕马威logo的色彩就是单纯的蓝色,那它可能更强调的是你是沉稳的。同学们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的越早越好,但什么时候都不晚。
记者:四大的暑期实习生项目是如何申请的?
学长:我参加了Elite Program。申请的时候是大二,网上申请。考试主要考两块,一块是数字逻辑,一个是语言逻辑,以前是英文题目,现在是中文题目,难度相对降低了一点,但是毕马威笔试难度高是出名的,相对于其他三家可能难度更大。四大是外企,英语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分数不等价于英语水平,刷分不是一种很好的观念,应该是你的能力提升了,然后你再考一次,分数更高——能力上升然后分数上升。否则分数再高也没有任何意义。
记者:据你所知,毕马威和其他三家事务所有哪些不同?具体到每个岗位上有没有什么区别?
学长:这四家会计事务所能到今天这个位置,从他们的会计背景来看是具有一致性的。他们所适用的审计的标准、方法都是相一致的,只是在业务上各有侧重。比如,普华永道在TMT方面比较有优势,TMT你们可以理解为像阿里巴巴类型的互联网公司。普华永道帮助第一家去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上就成为了龙头老大,给人留下了经验丰富的印象,它可以帮助企业去美国上市,那么大量的业务就涌到了普华永道,所以它的TMT会很强。毕马威在Finance领域和银行金融方面很强,而德勤在税务方面占优。
记者:四大对新员工的培训是什么什么样的?
学长:有一两个星期会计背景培训。主要是一些基础会计,过程会很快,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知识汇编成一本厚重的书,需要你在一个星期内读完并了解它。
记者: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现在在毕马威的工作情况?
学长:像昨晚,我是十二点多走出公司门的。到家,洗完澡,大概是一点多。这是个常态,但不是雷打不动的,可能一周中有一两天是这样的状况。这其实也要看你的工作,工作人少,个人需要承担的工作就大;工作人多,分配工作就比较充裕,个人的工作就会少一些。但总体来说,十一点多是比较正常的。比较忙的状态一般在一月到三月底,做财报的时候。淡季就会好很多。
记者:一直盛传四大工作压力大你能不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四大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到底有多累,工作压力有多大?
学长:很多时候是传闻更夸张一点。我看到过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我亲眼所见。我作为实习生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她是毕马威的员工,可能是之前学习上没有太抓紧,她对于所得税这一块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她老板就让她去做这份工作,虽然老板可能并不知道她对这块不精通。她在那儿研究了很久,到了十一点的时候,还没有研究出任何所以然来,她开始求助别人。但别人都很忙,跟她讲了一遍,她还是没有明白,然后她就崩溃了,因为老板很着急她也很着急,老板划定明天就是底线,随着时间的临近,她开始害怕,开始哭,但就算这样旁边也没有多少人去安慰她,因为大家觉得,大家都特别忙的在做手上的事情。在这个环境中其实不会有太多人来可怜你,因为他们会觉得这些我之前可能都经历过,因而不太会站出来安慰你,这些事情你是必须自己去面对的。那个女孩子大概哭了有一刻钟,然后就擦干眼泪继续做。后来我就走了,也不知道她最终是否弄懂了这个问题。我当时是实习生,做完自己的工作就走了,她是正式员工必须完成自己的工作的。但是你反过来想的话,如果你能尽早地弄明白这些问题,工作的时候就不会遇到这样的瓶颈。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你的专业知识够强的话,你在工作的时候不会遇到这样的窘境。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考过了六十分就够了,这个观念,其实不好。所有的问题,你都应该弄明白它,你不要觉得考试通过就行了。考试的时候可能有的考点没有考到,但是在工作当中,你必须是要保证你能拿满分的才行,掌握的越多越好。
记者:在四大工作的这一年,你觉得四大带给了你什么?在四大工作有哪些收获?现在的你和大学时候的你有哪些不同?
学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信。像我刚开始去跟客户接触的时候,我很多都不懂,我的知识储备不够,可能我会被客户忽悠。我们做审计要测试他的合理性,他们的收入今年为什么增长10%,如果你不往下深挖,你就不会知道问题在哪里,盲目相信他灌输给你的所有信息。但是现在我会从其他地方挖掘你说的是否合理,这个其实是你的经验多了,他也不敢忽悠你了。这些经验都要靠日积月累积攒起来。
记者:你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四大都有哪些岗位,每个岗位负责什么样的工作,进入四大以后发展路径是怎么样的?
学长:Junior→Senior→Manager→Partner为晋升的全过程。一开始是最基础的两年Junior(A level),一般人会经历A1和A2两个阶段。如果你过了两门CPA,工作表现不太差,你就会成为Senior(B level),一般要做三年。Senior是小领导,出去带项目。很多时候经理不会去和顾客接触,他只是review你的工作。一个经理可能有三四个项目同时开展,那这个时候就需要手下的团队协助他。过了这三年工作表现好就晋升Manager。所以到Manager这个职位一般要五年。最后做到partner的概率很低。去年毕马威在整个大中华地区,只有12位Partners顺利晋升(其中三个香港人),一共有16个office,可想而知对于我们大陆人来说就是九分之一的机会。毕马威一年在上海地区招四五百人,如在全国的话,应该有三四千。如果到了Manager晋升不上去,就会有很多人跳槽。但即使跳槽也有很好的发展。
记者:你认为你在现在的工作中还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学长:洞察问题的能力不够,经验不足。真实的信息都是一点一点问出来的,用符合逻辑的分析,有理有据的慢慢套出来他们的症结。我现在可能还欠缺一些看到小细节背后深度问题的经验。
记者:你是国贸专业出身的,后来考CPA。那么你觉得,非会计审计财务专业的进四大,学历,证书,个人能力哪个最重要?
学长:个人能力最重要。(追问:面试的时候,考官会不会问你有没有什么证书这样证明的东西,他会不会质疑你的能力?)不会的,他们不会有任何对于你这方面的质疑,你通过了笔试就说明了你的学习能力是可以的,而且说实话,非会计专业要远远比会计专业更有优势。因为你有不同的视野。考官可以从其他的方向来推导出你的这些能力。就好比之前我们去审查客户的时候要知道他的收入是否合理,其实你得到的很多信息是会撒谎的,因为企业的合作商之间可能会有互相舞弊的现象。做审计最重要的是会找到不能撒谎、可信度最高的信息。当时他们很有想法,通过这家公司的电费来反映他们的收入上升是否合理。因为你可以计算每生产一个产品要消耗多少电费,从而倒推产量,最后通过你的产量来判断你的收入是否合理。现在商家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你要去洞察他们的盲点,他们最不容易在哪撒谎,这些也恰恰最难想到。关于证书,如果你以后想从事财务工作,我强烈推荐你现在就去学(CPA之类),我就是大二去学的CPA。因为你会发现,你学过一次之后,等到工作就容易上手。大学毕业考CPA就感觉容易些了。我去年考CPA,第一年报了三科,都较高分通过了。然后接下来再考剩下三科,三年内基本能拿到证书。
记者:你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的目的地(最高目标)是什么?(如果不是四大),为什么不是四大?
学长:我会努力做到manager,然后到时候晋升不晋升看机遇,其实你从Junior到Manager的话专业知识够了,不会很难,但是从Manager到Partner就要求你的社交水平,你需要跟客户沟通,你要拉生意,这时候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Manager这个阶段,你为公司带来地客户数量,也是对你很重要的考核。
记者:最后,希望你能够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帮助你们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规划未来?
学长: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不要花太多时间来纠结迷茫,需要快速做出决定。给出自己定一个时间节点完成对自己的规划。很多人有拖延症,我们要克服它。学生时代虽然有想法,但是视野太窄,一定要去认识那些比你走得更远的人。他们能够告诉你这一路上会遇到什么。多多听取过来人的经验,看看他们的经验来寻找自己想要的。
采访感想:初见学长,素未谋面,却倍感亲切。交谈中更让人觉得斯文外表下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上进的心。他说他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决定毕业进入四大,而我们经常在进入大学一两年都对未来很迷茫;他说行走的过程中切莫随波逐流,但是一定要多听取前人的经验,少走弯路;他说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学习、学习、不断学习,切莫该学习的时候去工作本末倒置。竹子能节节攀高,并不是因为它一直使劲往上长,而是在最初的3到5年里,把根深深扎到土壤里、汲取养分,然后才向上生长冲入天际。工作的过程中你固然能学到很多,但更多的是你要运用你曾经学过的知识,而后才知新。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希望同学们能真明白学长的经验之谈,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