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致力于打造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全球经贸治理与国际发展合作等一批重点学科方向和王牌专业,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交付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扎实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在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改革、贸易政策审议和争端解决等传统领域,APEC谈判、中澳与中韩FTA谈判、对外援助、全球价值链等新兴领域,以及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自贸区建设架构设计与第三方评估、进博会等诸多领域潜心研究,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服务贸易强国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科结构日渐合理,建设水平稳步提高
学校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步构建起多学科齐头并进、跨学科交叉相融、各学科互补协调、主动对接服务社会的学科发展格局。学校设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6大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1个、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7个。
“十三五”期间,学校依托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个高原学科建设,推动校内“一流学科”建设工程,落实一流学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以学科为单元,以一流为目标、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加强制度建设,学校的学科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2016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法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相比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相对排名均有提升。当前,学校正以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聚焦学科发展重点,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三位一体”为抓手,做好学科监控与对比分析,完善学科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
学校构建开放型经济学科群
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科研能级持续提升
学校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以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为目标,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学校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特色研究区域,科研服务能级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成果增长明显,承担国家级课题119项,省部级课题29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和教育部等重大重点课题10项,较上一时期增长了67.6%;省部级科研项目290项,较上一时期增长了33.03%。学校国内权威期刊论文发表582项,较上一时期增长了90.82%;学校国际期刊论文发表(SSCI、SCI、A&HCI、EI、ISTP)234项,较前一时期增长了41.82%。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5项,其中张翼飞教授和齐佳音教授分别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是学校首次在国家级科研奖项上获得突破。学校整体学术竞争力显著上升,在QS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高校排名第82位,在2021年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1位。
积极拓展科研平台,打造新型特色智库
学校不仅是全球首批、中国唯一的世贸组织(WTO)教席院校,被WTO评为模范教席单位,并于2019获批建设WTO亚太培训中心,是WTO全球7个培训伙伴中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表明中国高校成功跻身世贸组织规则培训基地行列。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世贸组织讲席项目评估报告中对学校世贸组织讲席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学校贸易谈判学院和世贸组织讲席(中国)研究院已晋身为中国最重要的WTO研究和教学培训机构,在所有世贸组织讲席中成果最突出。
学校设有10个省部级研究(室)基地,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南亚和印度洋研究中心、爱尔兰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获得教育部批准备案,占2017年获批上海市属高校总数50%。学校强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了APEC实现亚太自贸区投资规划研讨会、中非经贸合作论坛、国际经贸治理论坛等一系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相继成立“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自由贸易港战略研究院、世贸组织讲席(中国)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国际合作研究院等5个实体性科研创新平台。学校承接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架构设计和第三方评估,以及“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任务等重要使命。学校成为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协同高校,并入选中宣部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核心智库单位。
学校对外经贸特色智库平台
WTO亚太培训中心落户我校
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承办AOM OCIS人工智能与管理会议
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成为“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
学校在决策咨询研究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明显,不仅拥有上海高校智库3个,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还入选了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单,成为全国“A区高校智库”。学校获批建设经贸信息直报站,近五年决策咨询成果始终保持在全市高校前6名,其中近两年位居市属高校第1名。学校在全球经贸治理与多边贸易体系改革、国际发展合作等领域的决策咨询成果突出,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级
学校注重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是上海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培训班承办基地。持续推进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港协同创新工作,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共建自贸区经贸人才培养基地。自自贸区设立以来,学校每年与自贸区管委会合作,连续7年举办专场招聘会,为学生和企业搭建了很好的互选平台。
学校积极拓展与松江区、长宁区、虹口区战略合作。学校与松江区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并合作创办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附校自2016年成立以来,得到了学校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的指导和支持,依托学校优质资源,积极探索“大中小一体化”办学实践模式,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和发展。学校与长宁区共建“古北620”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参与长宁区区域化党建,主动承接联席会议首个轮值召集单位职责。学校与虹口区的战略合作旨在从构建扩大开放新高地、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区校融合发展新机制等方面作有益探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学校进一步深化与海关总署、上海市商委和上海科创办的战略合作。学校与海关总署共建成立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上海),在编制全球贸易相关指数、外贸政策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更好地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深化进出口监测预警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学校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共同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进口博览会论坛及溢出带动效应专题研究,依托WTO亚太培训中心开展高端培训。学校与上海科创办聚焦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点在“为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智库服务”“支持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与开放经济战略研究院’”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学校与海关总署共建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上海)
学校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学校与上海科创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对标对表贸易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新开放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更加紧密对接服务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合作、国际治理为主线,着力提高科研创新实力,深耕特色智库品牌,发挥决策咨询研究优势,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建议方案,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