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第二届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高峰论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功举行。
本次论坛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区域国别研究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外文学会指导,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国际经贸学院、法学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联合承办,复旦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协办。论坛以“新时代区域国别学的使命”为主题,聚焦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使命、机遇和挑战、发展前景等开展研讨。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辽宁大学和学校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们参加了线下论坛,线上直播参会的教师和学者达16000余人次。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殷耀代表主办方致辞,教育部高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杨洁勉,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分别作视频致辞。
殷耀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他谈到,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论坛就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交流分享,是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践举措。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增进学术交流,共同努力推动区域国别学科的更大发展。
赵忠秀在致辞中指出,区域国别学是大国之学,发展区域国别学将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和思想上的支撑。区域国别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将关涉到国家商务系统的增效赋能,将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资源布局奠定基础。
杨洁勉认为在使命和担当方面,需要特别重视和践行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新时代区域国别学建设赋有重大的政治和学术使命;第二,新时代区域国别学建设需要立意高远,特别要致力于建设自主的知识体系;第三,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第四,建设中国一流的区域国别学,不仅需要一流人才,而且还需要超一流人才。
金旭认为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而又多元的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它不仅涉及到学术研究,还包括应用领域,如国际事务、跨国企业、国际援助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实践将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
在主旨报告阶段,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主持工作)王启龙作了题为“区域国别学建设的西部思考”的报告;外交学院副校长孙吉胜作了题为“做好外语学科的区域国别研究”的报告;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余江作了题为“区域国别学与国际传播及国际中文教育”的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作了题为“区域国别学如何做到顶天立地两头落地”的报告;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郑春荣作了题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域下的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建设”的报告;华中农业大学特聘教授王战作了题为“区域国别学的实践思考——以法国和非洲法语国家为例”的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彭青龙作了题为“区域国别学的现实需求、理论来源及知识体系旨归”的报告;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杨明星作了题为“马克思恩格斯区域国别学思想对外交话语学科建设的意义”的报告;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壮鹰作了题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刍议”的报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吴军作了题为“对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建设路径的思考”的报告;西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家瑞作了题为“英语专业区域国别师资队伍建设刍议”的报告;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陈杰作了题为“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本硕博贯通设计”的报告;北京洪堡论坛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冯晓虎作了题为“关于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的报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欧洲学院副院长方友忠作了题为“区域国别研究基础与方法”的报告;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作了题为“外语学科的区域国别研究转型”的报告;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科办副主任张蔚磊作了题为“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国际范式”的报告。
学校相关部门、学院和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负责人主持了本次会议致辞和主旨报告环节。
论坛闭幕式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刘根春主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处处长闫海洲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回顾了论坛的精彩报告内容,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分享、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本次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第二个十年区域国别学的新使命,深入探讨了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模式与路径等内容,对区域国别学在新时代的体系化、系统化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