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庾向芳”工作室举办了主题为“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学术工作坊,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以及杉达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等学校的马院院长与多位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围绕文化自信在“大思政课”中的关键作用展开深入讨论,为新时代“大思政课”提供创新思维和实践路径。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与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庾向芳致欢迎辞,她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马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与取得成就,希望本次工作坊汇集各位专家理论的智慧,发现真问题,找出新方法,为“大思政课”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提升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上海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吕东卉主持第一阶段主旨发言。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光寿提出,“大思政课”应“顶天立地”,既要关注国家发展,又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其在全球视野中增强文化自信。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鹏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角度探讨了文化自信对“大思政课”的驱动力,强调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文化传播和诠释的能力。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以“上海工人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为题,介绍了工人文化的集体记忆如何融入“大思政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指出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医药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健康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强调,应重视意识形态创新与“两个结合”之间的关联研究,尤其是和第二个结合的紧密联系。
第二阶段主旨发言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国辉主持。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内在逻辑,探讨了其在“大思政课”中的重要作用。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游昀之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文化意蕴,分析了“和”文化在全球化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视野与包容心态。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文越强调职业教育中文化自信的独特挑战,提出在“大思政课”中引导高职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职业道德基础。
庾向芳详细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学校思政课建设力量根基的丰富内涵,分析三大文化赋能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通过“一体四维六联动”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合力育人的效用。
主旨发言结束后,与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交流讨论,围绕如何在“大思政课”中更好地构建文化自信、创新教学方式展开热烈探讨。徐光寿最后作总结发言,他强调此次工作坊以“内容为核心”,主题鲜明,不仅涵盖了理论层面的深入研讨,还涉及了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意识明确,直击思政课教学中的关键议题,专家们提出的策略措施也极具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