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作办学或起“鲶鱼效应”

上海纽约大学各项筹建工作快速推进 高校合作办学或起“鲶鱼效应”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
  新学年,纽约大学的招生主页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选择——前往上海纽约大学学习。而在中国,上海纽约大学的教学大楼已经在繁华的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悄然露出地面。上海纽约大学正在等待教育部的最终审批,一旦去“筹”,招生将全面启动。

  从2006年2月纽约大学在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上海中心,到2011年1月1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筹备设立上海纽约大学的函》,经过一段时间磨合,上海纽约大学各项筹建工作正在快速推进。
  上海纽约大学的设立,将成为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与其他大学相比,上海纽约大学的独特之处在于,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汇聚在这座世界上伟大的城市之一,并共同构成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学生群体之一。”纽约大学校长约翰•萨克斯顿(John Sexton)在上海纽约大学奠基仪式上如此评价。而上海纽约大学(筹)校长俞立中则直言:“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在乎再多一所大学,更不在乎再多招一些大学生,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的大学、有特色的办学,需要的是改革的勇气和路径。”

  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直面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高等教育何以应对?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在积极探索。新世纪以来,纽约大学提出了全球教育体系(Global Network University)的理念,并逐步在伦敦、巴黎、布拉格、佛罗伦萨、柏林、安卡拉、马德里、上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世界各地的大都市设立了12个海外教学点;2007年在新加坡设立了艺术学院;2010年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成立了海外门户校区。
  同样,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也可以有一至三个学期的时间选择不同教学点完成学业。在一个教育体系的框架下,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流动,体验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拓展全球视野,加强跨文化沟通、交流、理解、合作的能力。事实上,纽约大学在上海的合作方华东师范大学,把推进国际化进程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战略路径之一,学校通过在校园内设立国际教育园区、加大全球招聘教授的力度、和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培养学生、拓宽学生海外游学渠道等举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内涵发展。国际化的理念把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这两所东西半球的大学联系在一起,促成了上海纽约大学中美合作办学的探索。
  2014年,一个国际化的校园会出现在陆家嘴地区金融机构的环抱中。这将是一所没有围墙、真正融入社区的学校。与其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相一致,国际化的校园首先体现在学生和教师的国际化。上海纽约大学从一开始就将在全球范围招生,计划在2013年招收约300名本科生,其中海外学生占49%。

  国际化的师资和学生
  在美国,上海纽约大学的师资招聘已经展开。而一流教授的全球招聘也将开始,约有40%的师资将通过这个途径吸纳。
  根据协议,上海纽约大学聘用的教授应相当于或高于纽约大学教授的平均水平。其余40%的教授由纽约大学派送,20%的教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已有近200名纽约大学教授表达了来上海纽约大学教学的意愿。翻开纽约大学提供的名单,其中不乏学术界的知名人物:托玛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系经济和商业教授,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7年任美国经济学会执行委员会会主席,2005年任计量经济学委员会主席,1989年至1992年担任动态经济学及控制学会主席;杰拉德•本-阿鲁斯(Gérard Ben-Arous),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数学教授、国际统计研究所成员……
  国际化的校园更显现在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模式上。上海纽约大学期待这样的学生:“具有冒险与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多元环境和文化;热爱尝试新事物,具备开拓与创业精神;向往充满活力的国际都市和上海所能赋予的丰富体验;有动力并渴望了解不同事物和观点;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不断丰富精神生活;渴望在中国和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中建立强大的纽带。”
  上海纽约大学也将充分利用纽约大学全球体系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一到三个学期的海外学习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群体、多元化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沟通合作的能力。上海纽约大学将推行本科通识教育模式,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身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业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在开学时为学生指定一名学术导师;学生在选定专业后,将选择一名教授作为导师。同时,上海纽约大学将秉承教、研相长的大学传统,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科研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校还将引进纽约大学的学生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生活、课外活动、职业规划等全方位的服务。以培养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事务将参照纽约大学的标准,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努力丰富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的生活体验,促进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成功与否看两个标志
  上海纽约大学的探索成功与否,要看两个标志:一是这所新型的大学能否成为世界高水平大学;二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能否给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启示和借鉴。“什么是好的大学?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来看。”在俞立中教授看来,“国际化”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把我们的眼界打开的过程,是反思自己的过程。眼界决定境界,没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就没有高水平之说。”
  把中国的大学教育坦然地放到国际高等教育平台上去考量和审视,不仅会更多地吸引国际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而且也有助于借鉴和体验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认真反思自己的发展理念和办学实践。
  当下的学子也是未来的建设者,他们将要面对的不只是国内竞争,也是国际竞争。在中国走向世界的今天,强调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重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俞立中告诉记者,上海纽约大学将把国际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科学实践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萨克斯顿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海纽约大学是如此独特,因此并非每个学生都适合这所大学。它需要的不是怯懦者,而是那些敢于冒险,勇于突破的学生。”
  “不同而和”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愿望。上海纽约大学将是多语言、多种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国际化大学,需要我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上海纽约大学将致力于建成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示范。

◆上海中医药大学:把传统医学教育推广到国外
  上海中医药大学与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合作的“(中泰合作)中医药学本科专业”,自从2010年第一批学生毕业至今,已经培养了数百名中医专业的学生。
  作为泰国首个中医药学本科教育项目,“(中泰合作)中医药学本科专业”项目由泰国卫生部牵头,合作双方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根据合作协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派出专业教师授课,所有的中医药学专业课程全部采用中文教材。专业学制为6年,前4年在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后两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完成一年后期临床课程和为期6个月的毕业实习。目前,项目的首批中医专业毕业生活跃在泰国中医药医疗和教学等领域的第一线,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传统医学以及我国的中医药教学在泰国的影响力。
  除了走出国门办专业或者吸引留学生到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至今还举办了240多期国际针灸培训基础班。今年的培训班又于9月5日开学,参加本期培训班的17名学员分别来自墨西哥、德国、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法国、荷兰、比利时、马来西亚、巴西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他们是以针灸师、理疗师或医学生的身份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参加针灸培训,经过3个月的课堂理论学习和临床见实习,通过结业考试。至今学校已经培养了数千名留学生。

◆上海海事大学:把“物流管理”专业送到海外
  上海海事大学去年将教室开到了非洲加纳。经我国教育部批准的上海海事大学——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项目去年在非洲加纳顺利开班。
  上海海事大学推出的这个合作项目,是上海市地方高校首个海外合作办学项目,双方将携手将该项目发展成中国和非洲教育合作的优秀典范。该项目首次招生42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均按照上海海事大学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制定。学生第一、二、四学年在加纳学习,教学由两校共同承担,但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师以上海海事大学派出的教师为主。学生的第三学年将在国内度过,并在沪完成企业实习环节。完成学业的学生将被授予我国教育部颁发的理学学士学位、上海海事大学毕业证书以及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的学历学位证书。

◆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让外国孩子从小了解中国文化
  把特色学科推广到海外,通过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流实现教育国际化,这是大多数高校正在努力的事情,但在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还有一个特色项目,那就是每年都派出一批学生赴俄勒冈大学第二语言研究中心等海外机构实习。他们除在俄勒冈大学获得一定的学分外,主要赴8所当地的中小学实习,这8所小学代表了美国教育制度下的不同类别的学校:教会学校、普通公立学校、特色公立学校(charter school)以及蒙特梭利(Montessori)学校。
  派出学生参与教学工作,例如帮助老师准备上课材料、主持小组讨论、一对一帮助后进学生的数学或阅读,最后独自上一些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或者数学阅读等课程。这个阶段历时3个月左右。
  去年派出的9位同学都出色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得到了实习学校老师的高度赞扬。这8所学校都在申请下一个学年度再次接收华东师范大学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将根据每所学校的不同情况,设计他们的教学大纲,自己开发适合本地情况的教学材料。俄勒冈大学所在地Eugene华人不多,很多学校的孩子从来没有和中国人接触过,派出的这些学生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做了很大的努力。有同学还别出心裁,组织开设了“中文俱乐部”和“中文时间”课,深得美国学生喜爱和校方赞赏。

◆上海外国语大学:双向交流提升国际化办学层次和规模
  外语与国际交流关系密切,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已与48个国家和地区的218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交流。
  上外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拥有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点。以相关学科为支撑,上外大力发展留学生汉语教学,从长、短期的汉语进修班,到留学生学历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汉语教学模式,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等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了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根据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共有88个国家的3844名学生在上外学习,其中本科、硕士、博士共计906人,汉语进修生为1567名。
  近几年来,上外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与金融贸易学院积极合作,为留学生开设了工商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新专业,提供了更丰富的菜单式选择。
  上外还和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韩国的釜山外国语大学开展本科“2+2”、“3+1”模式的合作办学。和马来西亚林登大学的本科合作培养项目,也将有望于年内正式启动。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让每个专业都有合作的海外名校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有国务院第一个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经贸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的国际运输和物流管理本科。从1995年至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几乎每个专业都有合作的海外名校,引进优质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国际化人才。
  上外贸现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澳曼特国际商学院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中兰开夏英语和商务学院,还开展了多个合作项目,包括经贸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合作的国际贸易大专、国际商务本科、国际运输和物流管理本科及硕士项目,外语学院与英国中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合作的商务英语大专、英语本科和新闻学本科项目,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的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项目,以及金融学院与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Douglas College)合作的金融学和财务管理本科项目。

◆东华大学:与时尚之都的名校共同打造“时尚圈”
  东华大学与世界时尚之都的名校都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将与这些名校在长宁区共建“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上海时尚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产学研用及国际资源协同创新的新平台。其中,东华核心区的建设内容主要可概括为“一中心、一学院、一基地”,即成立一个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打造一个国际时尚发展中心,建设一个新锐设计师的创业孵化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国际市场创意学院将是国内高校首次尝试 “1对N”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即一个学校对应N个学校或国家,且选择的合作学校与国家均应走在时尚创意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前沿尖端。同时,在课程设计上,东华大学也将整合国内外的资源,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
  事实上,这样的设计思路源于东华大学近年来在国际合作办学上的成功实践。以该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为例,该学院迄今已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包括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及日本东京等世界五大时尚之都的著名服装院校。学院同时还邀请了12个国家的80多位教师开展了72门合作课程,东华大学的学生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世界优秀师资的教学法和教育理念。

新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