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校是我的人生信条

——访退休校领导封福海教授

他是这样一位学者,无论学校经历何种风雨飘摇,始终坚定和坚守着从事外贸领域教学与科研的学术信念;他是这样一位领导,无论学校面临何种坎坷曲折,始终坚定和坚守着为师生谋发展的办学理念。他就是我们的前院长、归国华侨封福海教授。

封福海,教授,原籍广西,1936年出生于泰国。195312月回国定居,1964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外贸经济系毕业后,在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工作。1966年进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982-1984年被派往美国纽约大学学习。19861992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院长、19921995年任院长,1993年至1994年代理党委书记,卸任后赴丹麦任中国驻外参赞。

知者乐,仁者寿,80岁的老院长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的多。说话和举止都透着温和淡然,轻言轻语却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时而声音洪亮,充满感情地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让人感到随和又亲切。

虽风雨飘摇 却不离不弃

1966年踏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封老,正逢上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每个教职工的命运系于学校的命运,直至1978年再次复校后,带着对学校的深厚感情,他再次回到了外贸学院。“那时外贸学院的教师全部都在外国语学院,我是19793月份回来的,大部分老师都不回来,因为对外贸学院没有信心呀。学校三起两落,大家都被折腾得不想再回外贸学院。由于我本人是学外贸专业的,对外贸学院也很有感情,所以还是回来了。”再次回归学校,每一个回来的人都满腔热情、鼓足干劲,希冀在那片久已干涸的土壤上,注入新的甘甜雨露,使得我校在国际贸易领域展示了独特的学科发展优势。

适应国家经贸发展需要积极筹建国际企管系

1983910日,学校制定由原来2个系4个专业增改为5个系8个专业的教改方案,即增设国际企业管理系(企业管理专业、财会专业),国际经济法系(国际经济法专业),国际经济合作系(国际经济合作专业),报请经贸部审批,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合作三个专业的筹备工作,封老则是当时我校国际企业管理系和相关专业筹建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当时是由于外经贸形势发展需要,增加了国际企业管理系,我被调去参加国际企业管理系筹建的工作。那时,我们在国际企业管理方面还没有什么经验,ITC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国际贸易中心是联合国贸发会和世界贸易组织共同设立的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合作以促进贸易的重要机构)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派专家来考察;也给了我们很多出访名额,派老师去美国、英国、荷兰、法国、比利时进修、留学。ITC将美国、英国等各国的教授召集在一起,帮助我们设计国际企业管理课程,我也参加了这个课程的设计,首先是在美国休斯敦开会,一门一门的来讨论。198619871989连续三年到日内瓦开会讨论,将课程基本定下来。”

学校的学科优势非常明显,封老自豪地说,“当时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还有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开办外贸班,都请我们的老师去讲课。我从古北路校区骑车一个多小时,到浦东海运学院给他们的研究生上课,讲完再骑车回来,途中还要等船摆渡。”

骑自行车请评委 广积粮谋福利

历史上的艰难是我们现在很难想象的,封老略带思考地说,“87年还是88年(注:此时封老已经担任副院长),我们学校还没有评审委员会评选职称,要请其他学校的教授来参与初评,因为没有电话,为了通知他们,我就骑上自行车,到受邀教授家去逐一邀请他们来参加职称评审工作。那时我们跟部里通电话,有时一个上午就坐在那里摇电话,非常难接通。现在的条件就完全不一样了!”

为了给教职工谋福利,封老和当时的领导班子一起,竭尽全力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比如说当时我们给山东烟台的企业培训干部和学生,他们的经费有困难,每年过年过节就给我们学校送点海鲜、苹果、鸡啊等,用冷藏箱运过来,我还记得就在我们行政楼门前老师们分这些东西,连着几年我们就是用这种办法来改善一下教职工物质生活,条件实在太艰苦。”“还有住房问题,真头痛,我们也反复向部里跑,反复诉苦,最后他们总算支持我们,所以当时部里财务处的干部对我们也很头痛的。”“除此之外,我和前任老院长去一个个外贸公司筹款,还跑到南京、杭州去,因为这些公司的员工都是我们学校培养的。当时给的最多的兰生公司给了我们十万美元。”

如果不是听封老这样描述,我们又如何能感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这样幸福的时代,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当下、奋斗拼搏呢?我们又如何感受到学校领导班子的用心良苦呢?而教职工也让封老感动,“特别是一些老教师特别负责任。当时有个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深刻还特意带学生去宝山看集装箱,因为当时集装箱也还没普及,学生不了解。”在他沉思的瞬间,我们看着眼前这满头银发的老人家,仿佛在看世间最美丽的风景。

从一名普通教师到院长,经历了学校的起起落落,凭着什么信念坚持下来?封老充满感慨地说,“的确是感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了,很有奔头。我们也感到可以为我们国家培养这么多外经贸人才,很光荣。”封老最后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学校几十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希望莘莘学子们,要珍惜现今的学习机会,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外语强、业务精、懂法律的基础上,开拓国际视野,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新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