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联合举办的“走三农,看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专项社会实践分享会在学校图书馆思源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副校长徐永林,相关单位、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二级学院党委(总支)副书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出席本次分享会。分享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海泉主持。
分享会在本次专项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视频中拉开序幕,5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以“青春践行 告白祖国”为主题展示了实践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淑娟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作总结。她指出,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开门办思政课的方法。2018年以来马院连续开展了“走企业看改革”“走乡镇看巨变”,今年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策划了“走三农看小康”暑期专项社会实践。但在疫情情况下,马院组织学生以就近乡村调研、线上调研、城市和农村学生组队调研、教师线上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100支队伍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将思政课课堂办到了校外,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了学生“四个自信”。同时,本次社会实践的收获有效反哺课堂教学,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
徐永林宣读了本次专项社会实践的获奖团队与优秀指导老师名单,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奖团队与优秀指导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吕佳航和方旭光作为指导老师代表分享了本次社会实践的指导感受。他们表示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们的书本理论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让久居象牙塔的孩子们更贴近现实,激发起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国际经贸学院张怡安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茂越作为团队负责人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他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学真知,悟真谛,长本领。
最后,祁明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走三农,看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专项社会实践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相关要求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本次开展的暑期专项社会实践体现出主题鲜明、调研内容丰富、成果丰硕等特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可喜的成绩。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利用好国家一流课程的平台,做好每年暑期社会实践这个品牌,进一步完善我校实践育人体系,使之成为学校“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中的一个亮点,充分展现我校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二是继续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我校“大思政”的建设路径。三是积极探索校际之间特别是长三角地区高校之间社会实践的协同创新,构建区域社会实践资源共享机制。
据悉,本次专项实践活动共有100支调研队伍参与其中,以此献礼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100支调研队伍分别前往全国18个省、1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共计103个市县,以三农问题这一重要领域为切入点,深入实地了解中国农业的发展之路、农村的振兴之路以及农民的小康之路,感受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通过实地的调研与走访,同学们对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与丰富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情、强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