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上海市学位办获悉,我校2013届国际贸易硕士毕业生刘启仁学位论文《汇率弹性、市场机制与分频量化的“J曲线”:基于时域与频域的扩展研究》经专家评审,荣获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该论文是今年全市173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唯一一篇被评为优秀学位论文的应用经济学论文。我们知道,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与导师指导息息相关,为此,我们采访了刘启仁的导师张晓莉副教授,听听她培养刘启仁走上学术之路的经验和做法。
张晓莉老师介绍说,初见刘启仁,就觉得他比大多数研究生更加成熟稳重,经过交流才知道原来他比同届同学年长几岁,已经工作了多年再考上研究生回到校园深造。张晓莉老师问起刘启仁研究生阶段的目标时,发现刘启仁对于自身的目标较为清晰,他希望在学术道路上有所发展和收获,张晓莉老师为刘启仁的经历和决心而感动。而此时,正值张晓莉老师刚从英国杜伦大学进修归来,前期也积累了指导研究生获我校优秀毕业论文的经验。她希望把她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和传授给刘启仁,助这个迫切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学生一臂之力。
在张晓莉老师正式担任刘启仁导师之后,他们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张晓莉老师借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话告诉他:“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必须具有种种才能的结合”,这一点十分难能可贵。如果想要往学术方向发展,在研究生阶段要培养动手能力十分,加强数学功底,沉下心潜心研究,千万不能浮躁。为此,张晓莉老师给刘启仁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希望他在研一阶段,更新知识结构、加强数学基础和软件应用能力,并且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好的学术习惯。
在大一阶段,张晓莉老师要求刘启仁学习了蒋中一Alpha Chiang 《Fundamental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并就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向刘启仁作了讲解。通过学习,刘启仁对经济学研究中数学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张晓莉老师希望刘启仁静下心来阅读经典著作和文献,通过阅读文献掌握如何选择和查找对自己有用的文献。刘启仁通过认真研读汇率研究领域权威学者的代表性成果,了解汇率机制的发展历程,然后从代表性成果发散出去阅读相关文献,通过仔细的研读和对比,了解该领域内的前沿动态。
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和著作之后,张晓莉开始指导刘启仁如何通过运用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学术研究。为帮助刘启仁掌握研究方法,张晓莉老师让他参与到她主持的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和“085工程”项目的研究工作。参与过程中,张晓莉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刘启仁按照一定的范式思考、解析问题,从简单的数据收集工作开始,随后再增加难度,在参与课题的实践中使刘启仁逐步掌握研究方法。
2011年,张晓莉老师拟发表论文《汇率弹性、货币篮设计与政策实效分析》,让刘启仁一起参与到了论文的数据搜集和处理,最后该论文被A类核心期刊《经济研究》上成功录用。在论文的写作中,张晓莉老师对他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为他讲解如何建立模型,对收集的数据如何进行计量分析,又是如何用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论文发表中,张晓莉老师让刘启仁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出现在论文上,这给予了刘启仁莫大的鼓励。正是在张晓莉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下,帮助了刘启仁开启了学术论文发表的大门,使刘启仁站在更高的起点,拥有更广阔的平台去发挥和追寻自己的学术理想。
接下来,张晓莉老师鼓励刘启仁尝试着自己撰写论文。在张晓莉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刘启仁以第一作者,导师作为第二作者连续发表了《汇改对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影响测度与预测》和《私人消费、净产出与国际金融发展》两篇论文,分别被《国际贸易问题》和《上海经济研究》录用。最后,刘启仁又在国内期刊上独立发表了3篇论文,完成了3篇会议论文。
张晓莉老师对刘启仁在学术道路上取得优异成绩感到欣慰,同时也从刘启仁的人才培养中总结出了自己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及经验。谈起她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时,她说,研究生的培养要鼓励他们多读、多想、多写、多讲,要充分的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研究生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理论与分析工具的熟练应用,形成有自身特点的研究习惯,进而凝练研究兴趣,形成自身的研究风格,着眼于学科内某一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
通过采访张晓莉老师,我们发现研究生能取得成功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重要作用。刘启仁是我校优秀学术型研究生的代表,随着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生源质量的提升,相信会有更多像刘启仁一样优秀的学生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