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今年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6月上旬,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在党的99周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参加《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表达了青年学子做《共产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和决心。
“七一”前夕,习近平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深情嘱托,殷殷期待,激励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担当、砥砺前行。回信内容如下:
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同志:
来信收悉。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你们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复旦大学党委第一时间召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座谈,共同学习总书记回信。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道:“总书记的回信,是对陈望道老校长首译《共产党宣言》的高度评价,是对志愿服务队积极宣讲老校长首译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充分肯定,是对学校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更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全国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的明确要求。全校上下都要迅速行动起来,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及时进行传达、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星火’志愿服务队要积极承担重要任务,努力发挥更大作用。”
6月30日下午,上海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座谈会,会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做到知行合一,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把“四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活教材,从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大精神力量,奋发有为,拼搏奋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扎实行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5月,依托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旧居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这一红色景点实体建立,旨在培养具有高质量讲解能力的宣言精神传播者、能做扎实理论研究的宣言精神研究者、素质过硬志愿奉献的宣言精神实践者。“星火”,取意自“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寓意每一位队员都能成为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学思践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星火”由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党员联合组成,覆盖文、社、理、工、医各个学科。他们伴随展馆开放积极探索、勇于尝试,迅速成长。两年多来,“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服务来自学校、社会各界参观者近5万人次,年均讲解700多场。在广泛的志愿讲解过程中,“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逐步探索出自身的功能绝不仅仅是讲解服务,更是承载着历史教育、理论阐释、价值引导和人才培养的多重职能。
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
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能不提陈望道。从《共产党宣言》1848年在欧洲发表,到陈望道1920年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迅速传播、发展。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影响和培育了无数先进分子投身革命,促使他们由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曾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心中,使我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之一即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启发。
上海是《共产党宣言》最初印行地,陈望道是首位中文译者。他也是复旦校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早年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1920年进复旦,从中国文学教员、中文系主任、新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到1952年起出任复旦大学校长,直至1977年,对这座巍巍学府影响至深。如今,他工作生活20多年的望道旧居,修缮而为校史馆专题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得其所哉,相映成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边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来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他就是陈望道。”这则故事发生在1920年早春,陈望道回到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老宅。简陋的柴屋,一盏煤油灯、一块铺板、两条长凳,他凭借一本日文版、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废寝忘食,翻译得太忘我,竟蘸着误作红糖的墨水,吃下了母亲送来的粽子。
有人把陈望道形容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窃火者”,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虽然诞生于小山村不足以照亮斗室的灯光里却最终以夺目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中国1920年8月首印1000册被一抢而空,1920年9月再版1000册迅速售罄至1926年已印至17版,然而,在反动统治下陈望道顶着“头号禁书”译者的头衔一再受到迫害。在血雨腥风之中陈望道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我要恸哭死者,凭吊生人!愿千千万万的生命不要这样抛了就算了。”陈望道和无数马克思主义者对真理的共同坚守最终换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文章内容来源:
中国教育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求是》2019年第22期、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