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载教育春秋,办特色经贸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50年办学纪实

文章来源:党委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0-18 浏览次数:1329

【来源:《文汇报》10月10日第八版】

  适应新中国对外经贸事业发展的需要,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于1960年建校,是国家对外贸易部部属高等院校,1994年9月,划转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4大学科门类,32个本科专业(方向),12个硕士点。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本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金融学、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财务管理和国际贸易实务为国家精品课程,市场营销学、证券投资分析、商业物流学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工商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800余名,研究生、本专科学生万余名。2006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培养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适度、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经贸大学。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培养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

  五十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培养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的基础,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理论教育入手,学校注重第一课堂的建设,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投身于本科教学,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选用成熟的教材,建立以国际商务为背景的宽口径知识培养体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从事国际经贸的入门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学校通过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全校共同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教育课五个一级课程模块,加强本科教育。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法研究,并把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教改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

  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学校把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近年来,学校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网络视听中心,将外语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跟着教师学延伸到学生自主学,为学生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衔接的自主学习平台,开拓学生外语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学校建立了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建有国际贸易流程实验室、英语语言中心、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室、金融模拟工作室、ERP实验室、模拟法庭、会展实务工作室、旅游管理实验室、律师工作室。学校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格局,突破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界限,积极探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现已建成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以“国际商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载体,集“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于一体、“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学生在国内外各类专业赛事中多次夺魁。2005年在第一届加拿大IVEY商学院中国案例分析大赛中获得冠军;2006年在全球大学生商业策划大赛中获得总冠军;2007年在第三届“用友杯”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2008年在剑桥商务英语大赛亚洲区半决赛中获得一等奖;2009年在中国会展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冠军;2010年在“e路通”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三个一等奖。

  2、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检验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指标。学校在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在第一课堂增加了社会实践教育环节。2005年学校建立了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开放型公共教育培训平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位后培训基地。学位后培训基地引进并借鉴海外通行的学位后培训、毕业前“最后一哩”的职前培训和“一站式、多选择”培训基地的概念和做法,设置与学校研究生和本科教学各学科、专业和课程相衔接的学位后职业培训项目,并列入学校教学计划,计为学分。通过“学历、学位教育+职业发展培训”,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链,学生完成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后,在学校的模拟环境中初步了解课堂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过程,缩短大学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学校在第二课堂设立了“大学生事业发展促进会”、“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自励中心”等,搭建学校与社会、学生与企业相连接的桥梁。“大学生创业中心”由学生自主管理,已经有85家学生公司入驻,其中18家为实体公司、67家为虚拟公司,学生的创业实践,为日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了实践基础。学校通过举行毕业生推介会和组织低年级学生去用人单位推介毕业生的做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市场意识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学校毕业生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

  高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就业岗位的竞争者,更要为社会培养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这是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更高境界。学校积极推进创业教育的国际化,成为英国大学生创业全国委员会(NCGE)在中国的第一个合作高校,与荷兰鹿特丹商学院联合开设创业选修课“创业计划与实践”,与英国中兰开夏大学、考文垂大学联合参与英国“首相倡议项目”,与英国大学生创业全国委员会合作编写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教材,2010年承办了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创业教育教学法”高级研修班。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的毕业生创造的就业岗位已经远远超过了毕业生的总数,实现了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更高境界。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

  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培养,重点是培养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塑造的过程中,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基本要求是诚信、宽容和守法。学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学生社区由学生直选产生“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贸院居民委员会”,通过学生社区自治组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2008年,贸院居民委员会获得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二等奖。学校把学生在校内勤工助学活动和社团管理纳入到职业素养培养的轨道,实行合同管理、岗位职责管理和工作绩效管理,使学生在校内就开始养成合同诚信观念。

  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核心是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勇于担当起当代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针对80后、9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的现状,培养他们感恩社会、感恩家人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开展了“一封家书”、“成才规划”、“讨压岁言”等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社会各大媒体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多次集中报道宣传。2007年11月,教育部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了专题简报,肯定了学校立足实际,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开展了以学生自励教育为主体的多种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初步实现了学生自我教育、自主教育、自发教育的良性循环。

  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学生在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中,以高度责任感提出了“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重大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被评为全国一等奖。学生在参加各类志愿服务中,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他们活跃在APEC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涉外志愿服务和特奥会、女足世界杯、北京奥运会等志愿服务中,得到高度评价。2010年,三千余名学生担任中国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圆满完成任务。上海市委、市政府授予学校“参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贡献奖”的表彰,共青团上海市委授予学校团委2007-2008年度上海市志愿者行动最佳组织奖。

  二、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决策咨询中发挥积极作用

  建校以来,学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政策决策咨询,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学校培养了一批知名的WTO研究专家,为国家和上海市的决策作出了贡献。

  1、加强机制建设,搭建灵活高效的科研平台

  学校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1986年,学校发起创立上海关贸总协定研究中心(现世界贸易组织上海研究中心),先后出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论》等著作,创办《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杂志,为我国争取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出了贡献。2000年,由我校教授为主要骨干的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成立,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和咨询服务工作,该中心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WTO事务咨询机构之一。学校成立了WTO教育研究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被批准为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获准成立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建立了开放性的国际贸易论坛平台,全方位地开展与WTO、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等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型研究。

  学校围绕WTO研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出版70多部教材、著作或译著,发表200多篇论文,多项成果获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著作奖、优秀论文奖。

  学校学术声誉不断扩大,分别与《经济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贸易增长、贸易利益与贸易模式变革”理论研讨会、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北外滩国际航运和国际贸易融合发展研讨会,承办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论坛、第十三届中国财务学年会暨财务理论与实务论坛、第四届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论坛等学术研讨会。

  2、集聚专家队伍,形成科研创新的人才高地

  学校原名誉校长裘劭恒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法、英美法律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他曾在1946年作为东京大审判检察官助理,1983年担任审判“四人帮”特别法庭顾问,1990年担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汪尧田教授作为国际贸易学学科带头人,为我国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了大量理论和对策研究工作。由汪尧田与周汉民教授合著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论》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校前任校长王新奎教授多年从事贸易运行监控预警方面的研究,是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的首席专家和领军人物。2007年9月王新奎教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4次集体学习会上,作了“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专题讲解。

  2009年学校获得世界贸易组织教席计划,1名教师获得教席主持人,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亲临学校授铭牌。一批国际经济贸易研究,特别是从事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理论和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脱颖而出。学校教师积极围绕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开展政策研究,出版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国国际加工贸易模式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文献综述》等专著并发表论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深入开展中外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就重视与国外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开展了合作办学、合作研究、教师交流、学生交换等国际交流活动,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现有1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财务管理合作项目曾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加拿大联邦政府杰出国际教育奖。

  1、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加强对话与合作

  学校自1980年起开始聘请外国专家、教师上课,开办进修班培训中青年教师。1980至1983年,先后聘请美、日、法、澳、加拿大等国专家和教师10余人担任英、日、法语言的教学工作,20余人次来校讲学。1984年后,学校加大对外交流力度,学校教师先后出访墨西哥、瑞士、美国、日本等国,参加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教材会议等国际会议,交流学术报告,开设讲座。1984年至1987年,学校先后接待了来自美、日、法、澳、法、荷兰、加拿大等国的来访者百余批次。至1987年底,先后同荷兰商学院,日本东洋大学,美国西南大学、林肯大学、旧金山大学、东华盛顿大学,法国巴黎高等管理学院、马赛高等商学院等签订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并与“美中教育服务机构”合作,举办强化英语教学班,由该机构派教师来校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

  目前,学校与境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有30余名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希腊副议长、法国贸易部长、美国贸易副代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WTO总干事等高层人士先后来访。

  2、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核心课程,推进课程的国际化。学校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的物流专业引进了外方22门课程、与英国中兰开夏大学合作的商务英语专业引进了12门课程,与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合作的金融学和财务管理本科合作项目的20门专业课则全部按照世界名校商学院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在引进国外核心课程的同时,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推进教材的国际化。中加合作金融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有18门课程采用原版教材,中澳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有16门课程采用原版教材。国际经贸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宏观经济学、商务统计、营销学等课程,都采用最新原版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

  引进国外培养经贸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国外高校培养经贸应用型人才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熟知案例。引进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组建了案例教学研究中心,与加拿大IVEY商学院合作开设工商案例课程,培养了一支能够进行全英语案例教学的师资队伍,骨干教师已经成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负责人。

  3、加大培养培训力度,鼓励教师“走出去”

  学校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注重选派教师去合作的外方大学,带任务进修提高,被选派的教师要达到国外大学课程建设的要求,能顺利承担合作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校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需要,对同一任课教师采取不间断的培训方式。经过十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形成一支能用国外原版教材,达到国外高校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至今每年都有几位教师被邀请去国外大学讲授相关课程。

  学校在运用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师资的同时,面向全校教师启动了“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支持包括非中外合作专业在内的师资进修提高,每年资助一批骨干教师赴海外知名大学研修深造。

  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带着研究课题做访问学者或参加各类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一方面加强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扩大了学校在国外的知名度,至今已经有几位教师被国外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与外方大学的博导一起指导博士研究生。

  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学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成为承担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和上海市085工程建设的骨干,他们与海外同行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在国际贸易、澳大利亚文学、国际金融、国际会计、国际企业、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等研究中,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获得了同行高度认可。

  4、拓展渠道,推动学生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推动与国外大学开展互派学生、互认学分交流项目,目前已经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国的27所大学建立学生交流项目合作,学生在参加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流项目后,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国际交往能力和学习的能力。从2008年开始,学校与包括英国牛津大学等在内的世界名校合作,开展学生暑期学习之旅项目,每年有近百位学生赴国外进行短期交流学习,学生良好的素质得到了国外教师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学校通过各种途径输送了700多位学生参加国外交流学习。学校接收了来自50个国家的1000多位各类外国留学生。2010年,经国家汉办批准并经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同意,学校和卢布尔雅那大学共同建立全球第284家孔子学院,也是我国继伦敦和哥本哈根之后的第三家商务孔子学院。

  四、以学生成才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作为追求目标。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才能确定准确的定位,在遵循教育规律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五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2003年10月4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我校时,寄语我校大学生:希望你们政治上进步,学业上进步,能够成为国家外贸事业需要的栋梁人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周济等曾莅临学校视察,鼓励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2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视察学校时,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给予充分肯定。2006年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在完成对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认为:“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对外贸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进行顶层设计,按照综合素质培养与基础理论知识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与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相结合的思路,抓住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实践教学、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等各个基础性环节,构建起集学科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于一体的对外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等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学校建校50周年之际,教育部在贺信中说,“建校50年来,你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需要,坚持特色办学、内涵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对外贸易人才,为国家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的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多年来,学校生源好、质量高,新生录取分数线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全国22个省市招生中,录取分数线都超过了当地重点控制线,在上海市高校招生中,连年出现二本专业的录取新生分数线均在一本控制线以上,学生和家长给了我们信任票。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前列,2005届-2008届的就业率分别为99.08%,99.22%,99.22%,98.13%。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三万余名国际经贸专业人才。2006年,学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达到97%以上。学生的就业行业去向主要分布于工贸公司、金融机构(含证券银行保险)、咨询机构(含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物流航运、广告传媒、旅游地产、政府事业等。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企业界的领袖人物、跨国公司或涉外企业的精英骨干,在世界经贸舞台发挥才干。

  五十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五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国际经贸优秀人才;五十年来,学校为国家、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咨询。五十年的风风雨雨,她砥砺前行,硕果累累、桃李盈门;五十年的办学历程,她本色不变,奏出半世纪华章!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新一轮大发展的契机,全面推进落实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经贸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党委宣传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