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提升学科水平的关键在于主动对接基础上的协同创新。“十三五”时期,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上海也在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对接国家和上海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着力提高上海高校学科整体实力。基于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在主动对接基础上抓好协同创新,积极支持各学科均向“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标准看齐,坚持需求导向,找准发展方向,在主动服务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积极探索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不断增强学科集群优势,力争在“高原”上筑“高峰”,切实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化特色基础上的传承发展。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卓越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一方面,以深入推进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完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依托创业学院、众创空间等平台,进一步整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资源,逐步构建起优势互补、互相衔接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
第三,构筑人才高地的关键在于引育并举基础上的团队打造。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必须坚持“引育并举”,促进团队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以优秀拔尖人才特别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优秀教师为骨干,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富有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一方面,依托“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规划,大力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重点学科建设所需的学术领军人才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努力构建人才高地;另一方面,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和绩效激励制度,促进优秀教学团队和跨学科研究团队建设。
第四,拓展国际交流的关键在于学习借鉴基础上的积极作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并行,致力于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举措,并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要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水平,进一步加强建章立制、政策指导和管理培训;积极探索“双向”留学体制机制,优化留学生结构层次,注重特色塑造与质量提升。同时,力争加入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国际战略联盟,大力支持教师参与高端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到海外知名院校进修访学,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第五,优化治理效能的关键在于依法治校基础上的活力激发。当前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依据学校《章程》来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建设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实施和完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学术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办学软实力,进一步巩固和传承特色文化,优化管理服务效能。其重中之重是要不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地厘清校院责权边界,加强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绩效考核,充分激发学院办学活力。
第六,全面加强党建的关键在于从严从实基础上的责任担当。要注重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探索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制度化、常态化机制;注重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思政主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以突显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为统领,进一步优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鼓励基层创新实践,打造党建工作品牌;注重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做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以项目化推进方式,实现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注重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对优秀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从严从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和考核,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担当意识。
《教卫动态》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