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殷耀为2017级本科新生授“大学第一课”

文章来源:党委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16 浏览次数:108

1014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殷耀给2017级本科新生上“大学第一课”: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大学四年怎样度过。学工部负责人、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与2000多名2017级本科新生一起聆听了“大学第一课”。


大学是什么?“大学就是青春之大学、活力之大学、梦想之大学,成长之大学。”针对同学们入学后思考最多的问题,殷耀首先给予了回应,并结合中外大学的起源、迁移演变,对“大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针对这一问题,殷耀认为新生需要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学习目标的转变。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大学阶段需要自己设立目标。二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是探索真理、产生思想、崇尚学术的地方,大学阶段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三是社会角色的转变。大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性,需要用自己的眼睛来打量和观察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看待和分析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也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设计和发展自己。四是思维方式转变。大学学习,越学问题越多越好;在学习上要培养怀疑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重点在于培养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善于自己安排和规划学习,自主支配时间。

大学四年应该学会什么,怎么学?殷耀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是学会求知,就是要学会学习。学习不同于简单的信息获得和积累,而是基于价值观和方法论基础上,充分运用我们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来对我们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抽象、概括。学会求知的目的是要提升我们认知事物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概括和吸取。二是学会做事,即学会学以致用。目的是为了实践,在实践中经受了各种砺炼,关键在于我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最终做到知行合一,在做人做事、追求理想过程中要务本求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不断提升我们的实践能力:立大志、做小事、勤学习、重实践。三是学会共处,即学会共同生活,也就是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进行人际沟通,其要点是培养和发展健全的人格。学生在大学阶段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从事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协调,不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四是学会发展,就是建立在确立终身发展的视野、目标、方向,从实际出发确立目标后,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目标,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以期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实际,最客观、最有成功可能性的成长道路,其路径是:立志、学习、实践、砺炼、成才。

最后,殷耀深刻阐释了“诚信、宽容、博学、务实”校训精神内涵。他指出,校训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的文化精神的凝练表达和价值取向,也是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同学们应当牢记和弘扬校训精神,诚信立身、宽容待人、博学正业、务实做事,让校训精神内化为我们的一种价值尺度,一种精神坚守,引领我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大学第一课”结束时,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殷耀书记的“大学第一课” 是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回应了新生入学之初在心理适应、学习适应和生活适应等方面碰到的困惑,为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提供了重要指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