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只需要一缕阳光--心理学关于幸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0-09-14作者:设置

    心理学是一门羞答答的学科,对公众而言,许多应该心理学早就研究的话题,却始终没见到心理学听到心理学的动静,关于幸福的研究也是如此。心理学在以前更多的时间里,关注的是人类心灵的阴暗面,在那个时候,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流行的时候也谈过一段自我和高峰体验的内容,但心理学家谈论更多的是心理障碍和心理治疗的话题。然而,在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刻,对人的心理积极层面的研究又成为心理学家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这当然包括对幸福的研究,而这种新的研究取向被人们称作积极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东西不象其它的一些学科,它给人的感觉更是谨小慎微的。哲学、文学、教育学都会对人的幸福感兴趣,它们通过或者是通过缜密的逻辑推演,或者通过专家头脑中思想火花的激发,会表达出各种各样吸引人或者不吸引人的关于幸福的学说。而当心理学把幸福作为对象的时候,先是小心地限定出“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类似的有着明确操作定义的概念,然后通过调查或者实验,小心翼翼地得出自己的结论。而这些结论也许和一些思想者灵机一动的想法没什么不同,或者有一些结论公众并不认可,但心理学就是那么不识趣,它始终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来行事,这样一来,一个在内容上本来很吸引人的学科可能却因此不招人喜欢了。

  在这里先说一个关于幸福的调查结果,那就是前些日子遭到众人唾弃的一个研究结论:农村人的幸福指数高于城市人。很多人认为这不可理解,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下,农村人的生活怎么会幸福,那么多的希望工程,那么多的多年不变的穷苦的山村,等等。然而,如果就“主观幸福感”而言,这确实可能是一种真实的结果。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其社会比较有关。用另外的话讲,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它的高低确实受经济条件影响,但也受一个人的社会比较影响,尤其是他所存在的小环境中与其他人相比较的影响。作为一个农民,他的生活可能并不富足,但如果和他的邻居比较,自己今年地里的收成更多一些,他就可能感到幸福;当然,如果他和城里人的生活相比较,他是会感觉不好。但是,一个小山村的农民,他是和周围的邻居比较多呢,还是和城里人的生活比较多,当然是前者。人们在进行社会比较的时候,更多的是和自己周围的人,而不是远在天边根本看不到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南的教师不会因为深圳教师的工资比他们多几倍而苦恼太多,但他(她)却可能因为一个学校内和其经历相仿的同事多得了几十块的奖金而怨气徒生。所以,人的幸福感其实是不理性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微小的事件,往往就会对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有人利用随机选择电话号码的方式,对一些人的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与周末调查相比较,周一调查中感到幸福的人明显少;而与阴天相比,在晴天的时候人们报告自己感到幸福的可能性更大。换句话说,让人们感到幸福是很简单的事,只要有一缕明媚的阳光,人们就自我感觉良好了。从这一点说,与广州相比,海南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他(她)们有着更多的明亮而有耀眼的阳光。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