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树立正确审美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艺术教育中心2015-2016年度遵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结合市教委“彩虹行动计划”提出的上海市到2020年“实现惠及全体的艺术教育、提供丰富优质的艺术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艺术教育”这一目标,在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积极开展各项校内艺术教育活动,取得了积极的反响,在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一、工作总体情况
(一)领导重视,保障落实到位
两年来,市教委和学校配备艺术教育专项资金超过百万元,用于艺术团的建设、日常训练、作品创作、设备购买、演出比赛、观摩学习等。在行知楼新建艺术教育中心场地,包括合唱排练厅、舞蹈排练厅、民乐排练厅、西乐排练厅、综合排练厅、钢琴房12间、办公室1间,总面积约900m²,保障学生的练习需求,积极传递艺术的内涵与精神。
学校聘请了音乐副教授进行专职授课和艺术教育中心管理工作。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团被批准为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团成员团体(筹),学校专门为舞蹈团聘请了2名上海歌舞团、上戏舞蹈学院的专业教师进行舞蹈的教学及作品编创,邀请上海师范大学万方交响乐团的副团长等老师作为乐团的艺术指导老师。
(二)加强管理,规范工作制度
为了更好地做好艺术教育工作,学校艺术教育中心先后前往华政、华理、海洋、海事、同济等高校,就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学习工作模式和流程。为了更好的管理大学生艺术团,艺术教育中心下发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总章程》,对大学生艺术团的组织机构、人事管理、纪律管理、人事考评及奖惩、硬件管理、财务管理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制度。制定艺术团期满离团成员的学分认定办法,包括社会实践学分的授予流程、艺体选修课学分的认定等。成立艺术团办公室,负责相应的艺术团日常管理工作。
(三)固本强基,教育惠及全体
1.建设大学生艺术团,当好艺术教育领头羊。
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日常训练。校艺术教育中心下设大学生艺术团,在原有的合唱团、舞蹈团、西洋乐团、民乐团、钢琴表演艺术团得基础上,又增加了语言艺术团,共6个艺术团体,将学校内有艺术特长和爱好艺术的学生组织起来,为每个团聘请1-2名专业教师对大学生艺术团的各个艺术团体进行艺术指导,保证每周3-4小时的常规训练及更多时间的自主练习,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演水平,每个艺术团体每年完成200小时的训练任务。
注重训练成果的集中展示。每学期,每个专业团体至少组织开展一场专场汇报演出,让全校同学共享艺术集中教育的成果,丰富校园文化,在繁荣艺术氛围的工作中起到领头羊作用,营造校园高雅艺术氛围。近两年,校艺术教育中心在校内举办了“舞林夕秀”、“溯舞流韵”舞蹈团专场演出、“倾城”民乐团专场演出、两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冬之韵·乐之彩”、“音乐之声”新年音乐会、“仲夏夜之梦”、“声如夏花”合唱团专场演出、“莘琴并贸”钢琴专场演出等各类专场演出,并在上海大学生旅游节、校体育节闭幕式、五四歌会、毕业典礼上献演。
主动将艺术教育贴近普通学生需求。艺术团集中了一批校园内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而为了防止出现艺术团“自娱自乐”、“阳春白雪”等脱离群众的情况,艺术团一直着力于走出排练厅、舞台,走到广大同学中间。坚持了三年的草坪音乐会现已成为校内的响亮品牌,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喜爱。此外,团委和艺术教育中心在行知楼打造了“行知艺术沙龙”、“行知艺术公开课”两个艺术品牌,“行知艺术沙龙”通过小场地月演,与同学们进行零距离的互动,而“行知艺术公开课”通过对零基础同学的教学和讲解、开放观摩等形式,让同学们对艺术有具体的认识和了解,进而进一步产生兴趣。
鼓励艺术团原创作品的培育。原创作品是艺术的灵魂,在常规训练多为经典作品的基础上,鼓励师生进行贴近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作品原创,带动校园原创精神的崛起和传播。艺术教育中心为原创歌曲录制了首张校园原创歌曲专辑“SUPER SUIBER SHOW”,举办“我的中国梦”书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
重视校外集体观摩和参赛。通过与相关团体的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艺术团的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校外比赛,以赛带练,激发艺术团成员的练习热情,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
2.搭建学习实践平台,全方位普及艺术教育。
丰富选修课的形式和内容。聘请专业教师教授更多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艺术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艺术、走近艺术。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音乐选修课,通过演唱及听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美的感受,从开设至今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每学期的教学评估接近满分。
支持艺术类社团发展。学校现有的十余个艺术类社团涉及歌唱、舞蹈、乐器、话剧、主持朗诵、礼仪模特、文学创作等各艺术领域。每学期通过竞标的方式为社团配备一定的资金,供其进行作品创作、社员培养等。通过社团活动月、广场文化等集中展示社团的文化活动成果,为学生搭建一个全方位的艺术舞台,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
开展惠及全体的艺术活动。建设班、院、校三层组织架构开展艺术活动选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发掘自身对艺术的兴趣和追求。每年参与举办各类文艺汇演、新生班级合唱比赛、迎新晚会、毕业献礼等活动。
引进校外资源拓展艺术教育范围。积极与相关艺术专业团体或个人联系,进行广泛的艺术交流,开办艺术讲座、艺术体验等活动,对接“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在最大程度上做到艺术教育的普及性,让艺术欣赏成为每个学生的大学“必修课”。
3.拓展国外交流渠道,寻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国际上展示中国艺术。学校派出擅长传统艺术表演的学生出国参与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孔子学院夏令营交流,教授外国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如民族乐器演奏等,大学生艺术团还多次参与学校国际交流学院的圣诞晚会,充分向外国友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与合作共建国外高校进行艺术交流。通过联系与我校建有中外交流合作关系的学校,邀请他们的艺术团来中国进行艺术交流与访问,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进一步营造学校国际化的艺术氛围。举办了美国北方州立大学管乐团专场音乐会,我校民乐团在音乐会作欢迎演出。
二、工作效果和思考
1.以学生成才为本,加强了艺术教育的实效性。
接受艺术的教育和熏陶是每一个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成才需要,艺术教育中心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广泛地设计开展了一系列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感受的艺术活动,使艺术教育没有脱离学生的校园生活,反而与他们息息相关起来,在每个学生的艺术实践中渗透艺术教育,真正加强了艺术教育的效果。
2.注重学生参与,提升了艺术教育的惠及率。
艺术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更不是个别教育,而应该是惠及全体的教育。近两年,我校重视学生对于艺术活动的参与程度,精心设计了学生参与度高、惠及面广的活动形式,使得在校大一、大二全体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参与艺术展演活动,大大提升了艺术教育的普及程度,为每一位热爱艺术的同学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展示平台。
3.融入时代特征,引领了校园艺术风尚
我校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注重融入了时代特征,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引领了校园文化艺术的新风尚,进一步改善了商科类大学的艺术氛围,激发了同学们的艺术热情和艺术兴趣,更好地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