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叶坚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12 浏览次数:1986

沉锋一叶砺而愈坚

——访我校1968届校友、原江苏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厅长叶坚

  从1974年离开劳动锻炼并工作了六年半的吕泗渔港,到1983年出任江苏省外经贸副厅长,再从1992年起连任两届江苏省外经贸厅厅长,至2002年离任去省人大常委会供职。30年间,叶坚经历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参与了江苏外经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整个发展过程,使江苏省由一个农业大省,发展成为外贸、外资、外经名列中国前茅、开放型经济全面发展的对外开放大省。对此,叶坚充满感情地说:“我把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江苏外经贸事业,我为之感到欣慰和快乐。”

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时代的洪流和个人的意志将叶坚的成长与中国的外经贸事业紧密相系。

1964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好转,于1960年建立、1962年被撤销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复校。高中毕业正在填报志愿的叶坚偶然中看到了学校的招生简章,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初步填报的第一志愿改成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当时谁会想到这一改竟改定了他今后的人生道路!更有趣的是,贸院录取通知书竟赶在军校——重点院校发榜前送到了家中。于是,十八岁的他成了外贸学院经济系英语专业的一名新生。

懂得了什么叫中国国情

  大学毕业后,叶坚被分配到了江苏启东县,在黄海边的吕泗渔港劳动锻炼,而后又在那里工作,前后六年半。确实,从原定劳动锻炼一年到一干就是六年半的经历,让叶坚的内心倍感迷茫,前途未可预知。

  “黄海边的六年多,使我懂得了什么叫基层,什么叫社会,什么叫老百姓。”这段历史深深地烙在了青年叶坚的心里,即使后来走上领导岗位也不曾忘却。叶坚说,这是我人生的一段极为重要的经历。

一定要把这步站住

  从197411日起,中国外贸事业悄悄地走出了并不为人很注意的一步:位居沿海但不是外贸口岸的江苏省,在“广大上青天”(即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和天津五大外贸口岸)之后,被国家批准成为新的外贸口岸。叶坚于次年进入江苏外经贸系统,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1975年,叶坚被派到上海,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在上海港搞出口中转。由于没有必需的办公、仓储、运输和人才条件,叶坚的工作困难重重。当时有人劝说江苏知难而退,大家的回答是,“一定要把这步站住!”

1980年,江苏外贸实现了全面自营,进出口初成规模。当时有一个生动的说法,“上海港伤风,江苏外贸感冒”。于是,促成长江港口对外开放成了叶坚和他的同事们梦牵魂绕的追求。

用“大经贸思想”统领全局

1983年,37岁的叶坚被选拔为江苏省对外经济贸易厅副厅长,成为当时全国年轻的副厅级干部。19928月,升任江苏省对外经济贸易厅厅长、党组书记直到2002年。

  首先,放开外贸经营权,大力培养多元化经营主体。各市县,各种生产厂家,大量的外资企业纷纷进入国际市场。到2000年江苏各类外贸企业达到6000多家,进出口总额达到456.38亿美元。2003年,江苏进出口规模超过上海,仅次于广东。

  其次,实施大放权,促进利用外资大发展。从1988年起,叶坚把国家授权的3000万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外资项目审批权下放到13个市,后来又扩权到部分县()。这项措施提高了项目的审批效率和水平,优化了投资环境,调动了基层利用外资和外商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全省利用外资步伐明显加快。长期以来,江苏利用外资一直名列榜首,占全国总量变1/4以上。

  再次,组建大集团,培育主力军。省级外贸企业是江苏外贸的长子,是在计划经济的温室里喂养大的宝宝,几代外贸人对之充满了感情。放开外贸经营权,首先要把它们从温室里赶出来参与市场竞争。挑战首当其冲。在一片争议中,它们接受了挑战并且抓住了机遇,十年寒霜苦,它们中的大多数有了一定的积累,过上了小康日子。但是这些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管理领导层素质参差不齐,对政府主管部门依赖性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叶坚提出了组建外贸企业集团的设想。首先花两年建成舜天和汇鸿两个集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此后,又花5年时间,在全省形成十大外贸集团。这是历史性的一步,在全国原国有外贸普遍蓑落,甚至纷纷解体的情况下,十大集团依然业绩骄人,成为江苏外贸的一张独特名片。与此同时,叶坚还在建立完善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外经贸体制和营造良好的外经贸经营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给江苏开放型经济创造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  

我是一棵扎根的树

  叶坚在外经贸战线30余年,在厅局级岗位近20年,各种升迁机会很多,如去北京有关部门工作或到市里担任党政领导职务,但他都以自己不合适而婉言谢绝了。他说,“树挪死,我大概是棵扎根的树吧。”

  叶坚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一棵小树,命运把我移栽到大树边,周边有许多大树。但我不能攀援而上。因为我是一棵树,不是藤蔓。树是要慢慢地长的,能长多大就多大……

  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代,叶坚经历了艰辛和困难,承担了历史责任,为社会做出了努力和贡献。这位由于工作而跑遍了各地,见识了世界的长者已经没有任何虚妄的念头。在他看来,如今的年轻人也许不象他们那代人那样单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年轻人靠自己的智慧、勤奋、运气谋划自己的未来。但是,叶坚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这个使命不应该遗忘。即使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下,年轻人仍然需要有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切莫急功近利。做人与做事,永远要记得那一撇和一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