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分别于1月14日、1月15日在上海世博中心胜利闭幕。我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尽责、献言建策,听听他们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都说了啥?
市人大代表、我校汪荣明校长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上海三大先导产为例,目前许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重依赖进口,难以建设完整的国内产业链。与此同时,由于核心知识产权限制带来的数据安全和合规风险等问题,企业未来发展面临潜在风险,影响企业创新前景和步伐。他建议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国际知识产权布局,从知识产权的源头建立“护城河”。建立核心领域知识产权维权预警机制,进一步维护核心产业利益。
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原文
市政协常务委员、我校于雪梅副校长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准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的提案,她希望加强相关教育提升公民环保和节约意识,细化推进垃圾分类,建设节约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杜绝资源浪费,推动上海朝着节约型城市不断发展。
市人大代表、我校WTO亚太培训中心主任、国际经贸学院黄建忠教授在接受上海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促进地摊经济发展,让城市更有烟火气。他建议放宽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各部门相互协调起来,给予更加周到的政策扶持和帮助,为该业态的发展培育更合适的土壤。
市人大代表、我校WTO亚太培训中心主任、国际经贸学院黄建忠教授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3%左右。这一指标十分关键,代表着上海科技投入力度持续提升的努力。他说,从数据来看,定在4.3%的占比很合理,因为上海的科研基础较高,而一般来看,研发占比超过4.0%,就已经超过了创新型城市的指标。黄建忠认为,4.3%的数字,不能仅仅看占比,更应该看其结构。上海这几年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很大,但是从基础科研到应用科技的转换方面还要提质。特别是,科技投入要讲究结构和效益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扩大总量和规模,实现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对GDP的拉动效应。学习强国上海地方平台“两会时间”栏目也对此报道进行了转载。
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