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4月,学校成功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十年来,学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实践行服务贸易强国和教育强国的使命担当,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对外经贸人才,为谱写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面总结回顾“上经贸大这十年”发展成就,我们将从“党的建设”“思政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国际交流”“校园文化”“大学治理”“统一战线”等10个方面进行宣传展示,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在新征程上自信自强、团结奋进,为学校再续辉煌接续奋斗。
做好有组织的科研
学校学术声誉持续提升
近年来,为适应转型发展和博士点建设需要,学校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以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为目标,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学校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抓好“有组织的科研”,切实加强科研团队和智库平台建设,科研实力持续攀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国家重大项目、高水平论文发表、科研平台层次提升和科研成果产出及转化运用等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形成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和特色研究领域,提高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级。
一、深化科研机制改革,重大项目成果实现新突破
学校围绕“放管服”,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持续改进科研评价体系,优化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制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科研成果工作量核算办法》,全面修订中英文期刊等级分类目录,拓展科研及社会服务类成果认定范围;逐步健全科研管理服务体系,制定并实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实施办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有效推动了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制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强化对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创新科研项目申报组织管理,实施国家基金项目预申报评审制度,大大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修订完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并完成学术委员会的换届,为推动实现教授治学和学术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学校申报国家重大项目持续实现新突破。2015年,孙海鸣教授领衔的《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演进与国际经贸格局变迁研究》首次中标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实现了学校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零的突破。2016年,齐佳音教授团队获得国家社科重大立项,对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繁荣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起到积极的作用。2022年,黄建忠教授团队获2022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刘永辉教授团队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黄梅波教授团队获得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立项(这也是我校教师首次入选)。国家重大项目连续立项,标志着新时代学校在重大项目领域的研究能力进一步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和认同。
学校科研奖励收获喜人。2011-2015年期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5项;2020年,张翼飞教授和齐佳音教授分别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这是学校首次在国家级科研奖项上获得突破;2022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获奖数量创历年之最,其中汪荣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荣获第十三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这也是学校连续二届获得决策类一等奖;学校5项成果获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其中黄建忠教授研究团队成果获得一等奖。
“十三五”期间学校国家级课题获批立项数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67.6%,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批立项数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33.03%。2016-2020年,学校国内权威期刊论文发表数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90.82%,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数(SSCI、SCI、A&HCI、EI、ISTP)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41.82%。
二、高水平创会办刊,服务学术共同体繁荣发展
学校以服务区域、国家需要为牵引,举办高端学术论坛,集中展示学校学术内涵建设发展新成果。学校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等举办7届“国际贸易青年学者论坛”;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等举办6届“中国服务经济与贸易论坛”;2014年,创办“贸易与金融统计上海论坛”(每年举办一次);2017年,举办全国首届文学与经济跨学科学术研讨会。
在学术共同体建设中,学校主动发挥牵头引领作用,联合创建并积极参与诸多高水平学术团体。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等发起设立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创立协作组青年论坛、国际商务论坛、自贸区研究联盟等,成为业内最富影响力的品牌论坛;发起成立上海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会,主办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发起成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专业委员会,并成为理事长单位;与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成立“《资本论》与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学校努力办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和《国际商务研究》期刊特色,启动高层次学术期刊培育计划,特别是聚焦上海市在开放型经济学科建设和研究方面,两本期刊已经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学校与WTO每年合作出版世界贸易组织讲席丛书,以书代刊出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评论》和《国际经贸治理评论》,为中国参与全球经贸治理合作提供智力服务;以书代刊出版《服务贸易评论》系列专辑,成为国内服务贸易领域代表性文库。学校通过期刊建设与创办学术专辑,总结开放型经济建设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区域经济、行业发展发出中国学者声音。
三、发挥决策咨询优势,智库实绩居上海高校前列
近年来,学校新增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7个,其中新增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孙海鸣工作室、黄建忠工作室、“高端开放与国际规则”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新增上海高校智库2个(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由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转为上海高校智库;新增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数据科学与管理决策重点实验室)。学校相继成立世界贸易组织讲席(中国)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自由贸易港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等实体研究院,着力打造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等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新增校级非常设研究机构38个。通过校内资源整合,建立起汇集科研资源、鼓励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
学校决策咨询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打造成为国家和地方重要的战略咨询智库,决策咨询成果数量在上海市属高校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单,成为全国“A区高校智库”。学校在全球经贸治理与多边贸易体系改革、国际发展合作等领域的决策咨询方面成果突出,被国家和上海有关部门采纳,并获党和国家领导及市领导批示的专报数量位居上海高校前列,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四、聚焦服务贸易强国,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学校首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蓝皮书》,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的蓝皮书,是我校专家关于上海自贸区建设战略、政策和实践的思考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布《中国战略性大宗商品发展报告(2014-2015)》,已连续六年出版,该报告是国内大宗商品领域基础的信息资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出版《国际贸易法论丛》,迄今共出版9卷,已在中国的国际法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力;首创《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辑刊,深化了外语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学校围绕学科特点,在开放型经济方面,开发数个有影响力的经济指数,中国-中东欧贸易指数、进博会主宾国进口贸易指数、中非投资指数、中国-东盟贸易指数、中国进口食品贸易指数等。
2022年,上经贸大受邀出席2022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峰会并发布中国进口食品贸易指数
2019年,上经贸大与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共同发布第二届进博会主宾国贸易指数
2013年,学校成立自贸区研究团队,为自贸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与3所高校签署协议,共建上海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与海关总署共建“全球贸易分析监测中心”,与松江区政府共建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2019年,获WTO独家授权,与商务部、上海市共建“WTO亚太培训中心”,作为中国高校成功跻身世贸组织规则培训基地行列。2019年,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单,成为全国“A区高校智库”;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入选中宣部“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地方性大学研究机构。2021年,上海市开源数字“一带一路”协同创新中心获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培育。2023年,学校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合作成立上海知识产权联合研究院。
上经贸大与商务部、上海市共建“WTO亚太培训中心”
上海知识产权联合研究院揭牌仪式
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对标对表贸易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新开放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紧密契合国家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深耕特色智库品牌,发挥决策咨询研究优势,产出更多具有影响力和促进对外开放事业的标志性成果。